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1-11-19 08:44:11
原標題:淄博生態賦能助推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環境報
◆本報通訊員 高忠傳 劉巨貴 魯記
“在這附近生活了六十多年,說什么也沒想到孝婦河能治理得這么漂亮,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實事。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和老伴來散步,別提心情有多好了。”家住山東省淄博市孝婦河濕地公園附近的市民鄭先生高興地說。
孝婦河濕地公園是淄博市為構建“八河聯通、六水共用、清水潤城”的主城區生態水系而精心打造的生態、休閑城市濕地公園,也是淄博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淄博市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方向,以減污降碳為總抓手,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大力實施生態賦能和生態質量提升攻堅行動,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臭氧污染防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近年來,臭氧污染問題凸顯,是影響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重要因素。為有效遏制臭氧污染,推動環境空氣質量穩定向好,淄博市創新全員環保長效工作機制,優化執法資源,調動全市環境執法力量打響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
2021年伊始,淄博市制訂《2021年揮發性有機物整治行動方案》《2021年淄博市臭氧污染管控方案》,針對VOCs排放量大的重點行業企業分等級、分時段和實施差異化管控,堅持有組織排放與無組織排放“兩手抓”,工程措施與管理措施共同推進,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大力推進VOCs綜合治理,有效降低VOCs排放量。
淄博市組織各區縣開展督查整改,建立VOCs治理臺賬,集中監測監控、數據分析和執法力量等資源,積極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活動,通過組織專題培訓、現場指導、新媒體信息推送、發放服務手冊等多種方式,向企業詳細解讀排查整治工作要求。3月-7月,全市共組織開展9次VOCs專項整治環境綜合執法行動,執法力量全線下沉,出動執法、監測人員380人,檢查企業1259家,有力地解決了涉VOCs企業無組織排放問題突出、治理設施單一、治理效率低下、正常工況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源頭控制力度不足等問題。
為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培養一支作風頑強、業務高超的執法隊伍,淄博市采取實戰錘煉和輪流練兵的方式,讓全市環境執法人員交叉執法幫扶、輪流參與。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滿軍要求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發揚生態環保鐵軍精神,勇扛生態環境最美戰旗,精準科學治污,對環境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形成震懾。
統計數據表明,與2020年同期相比,截至今年8月,淄博市臭氧改善率為12.08%,PM2.5改善率為11.3%,PM10改善率為6.98%,臭氧阻擊戰取得了顯著成效。
開展水質提升行動,構建長效治理機制
圍繞水環境質量改善,今年以來,淄博市從污水治理、隱患排查等方面重點開展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同時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提高優良水體比例。
淄博市大力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專項排查,按照污水處理廠自查自糾、區縣排查、市局抽查的方式,全面摸清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處置處理能力及管理運營現狀,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狀況,嚴厲打擊數據造假和不達標排放情況。
實施2021年度汛前河湖水質超標隱患排查整治,細分工作任務,明確責任部門,對全市13條河流約29公里河道進行清淤疏浚。排查污水處理廠及涉水企業171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66處,開展化工企業圍堰、雨水收集設施、事故應急池等關鍵部位隱患檢查,發現42處安全隱患,均已整改。
開展入河排污口專項溯源整治,成立工作專班協調相關部門解決重難點問題。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的目標、原則、任務、時間節點及要求,采取月調度的方法推進溯源整治工作推進。
同時,淄博市從構建長效機制入手,建立水質反彈斷面督辦制度,對河流斷面水質出現反彈的區縣進行督辦,上半年下達督辦單10項;對省級通報的超標斷面,進行現場督辦,指導區縣制定整治措施。完善水生態環境質量情況通報制度,每月對各區縣打分排名及通報,對排名連續靠后區縣進行約談,倒逼區縣開展治理。
掀起“達峰降碳”熱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淄博市把“生態+”理念融入轉型升級中,掀起“達峰降碳”熱潮,為企業注入更多綠色能量。
在淄博市東華水泥廠調度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熟料產量、發電負荷、單位標煤、單位電耗……重要生產數據一目了然。“我們以打造國家級綠色工廠示范企業為統領,與阿里云合作開發了水泥工業智慧大腦項目。”東華水泥副總經理徐路表示,工業大腦上線運行后,綜合能耗下降6.73%。2020年實現同比節約標準煤1.54萬噸,節電242.3萬千瓦時。
綠色化轉型發展是生態發展的需要,更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淄博市計劃,到2025年,全市熱電、石化、化工、建材等高排放行業減碳降碳將取得明顯成效,11家省級以上園區創建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示范園區,創建50家以上國家、省、市級綠色工廠,形成“典型帶動、全員跟進”的綠色制造模式。
“當初建水泥廠的初衷是消化公司的工業固廢——赤泥,沒想到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山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環境新材料副總經理張曉陽說,上半年,主要排污口污染物平均排放遠遠低于全省建材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去年,水泥產量近290萬噸,產值12億元。更令人驚喜的是,用生產水泥余熱發電實現了降本增效。去年回收水泥生產余熱發電7000萬千瓦時,進行技術改造節煤4600噸,合計減排二氧化碳6.43萬噸。這是淄博市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碳的又一經典案例。
傳統產業是淄博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和優勢,近年來,淄博市大力發展“制造業+互聯網”“制造業+人工智能”“制造業+大數據”,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傳統產業,助力工業企業綠色發展,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下一步,全市將全面落實“五個優化”,三年內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全覆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