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2021-12-22 06:12:12
原標題:博采眾長成鄉土藝術,山東濰坊“追風”手藝飛舞新花樣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濰坊風箏博采眾長,形成獨特的鄉土藝術風采
“追風”手藝飛舞新花樣
□記者張鵬報道 正在放飛中的龍頭蜈蚣風箏。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興勝在制作龍頭蜈蚣風箏。
□ 記者 張 鵬 通訊員 呂宣龍 蘇明策
12月3日,冬日暖陽下,濰河水靜靜地流淌。沿河岸進入濰坊市坊子工業發展區王家莊子村,紅瓦白墻,少有行人,一輛輛物流車不時從胡同里緩緩開出,然后一路向北,經過村頭“中國風箏產業第一村”的巨大牌樓駛往全國各地。
“銀線連四海,風箏冠五洲”,牌樓兩側的對聯是這個村風箏產業的真實寫照。王家莊子村大大小小的風箏扎制廠有100多家,年產風箏8000余萬只,產值近3億元。濰坊風箏占國際市場的70%以上,而這里占濰坊風箏總銷量的80%。
“王家莊子村的風箏主要有三種基本造型:串式、硬翅式和簡形式。其中串式以龍頭蜈蚣為代表,據說是受了龍骨水車的啟發而制作的。現在已經發展成許多品種,小的可置于掌上,大的有幾百米長。”坊子區風箏產業協會秘書長王鐵源介紹。
王家莊子村的風箏產業越做越大,銷售更多的是“現代風箏”,它們身著現代紡織的外衣,骨骼是不易折斷的玻璃鋼。相比之下,傳統手藝人的作品因其珍貴和放飛難度較大,更多被收藏在展廳或在節會中放飛,王興勝就是為數不多仍然堅持做傳統風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一。
一捆捆竹竿斜靠在兩棵銀杏樹上,樹后是王興勝的西屋,記者見到他時,他正手持特質的耙刀劈竹片,一手握耙刀,一手捏住竹片下沿,刀進手退,瞬間成片。
“扎風箏刀功是基礎,我劈的這些竹片都是0.5厘米厚度,厚薄一致才能讓風箏的骨架一致,平衡性好才能飛得起來。”王興勝說話間,竹片已經劈好擺在地上,“一小時600根,不用數,這是我多年練成的技術。”記者看到,他的手上結了厚厚的老繭。
龍頭蜈蚣是濰坊風箏的代表,吻短口方,眼睛寬大,可以隨風轉動,既靈活又不失威嚴。其制作工藝之繁雜、難度之高,堪稱世界風箏之最。以龍角為例,一根龍角就需要13根料37個夾子固定粘貼點。一個直徑15厘米的龍頭蜈蚣,一般需要157根料。王興勝劈完竹片后,就與妻子組成“小流水線”,一人造型、一人扎制,一天能做出五六個小的龍頭蜈蚣骨架。傳承和發揚著老手藝,王興勝每年都能扎制出新產品,獅子魚、蝸牛、田螺、螞蚱等動物風箏深受歡迎。
長達百余米的龍頭蜈蚣風箏如何飛上天?王鐵源告訴記者:“放飛時先要將龍尾和串串腰身漸次放起,靠幾十節腰身所產生的提升力把巨大的頭部送往高空。腰身的連綴是按照力學原理系結,系繩之間有嚴格的角度和距離要求。”
喜愛風箏的自由撰稿人王炳利說:“濰坊風箏具有濃郁的東方工藝風格與獨特神韻。濰坊風箏造型優美、扎制精巧、形態逼真,它吸收木版年畫等民間藝術特點,博京津畫技之長,又融詩、書、畫、戲劇等藝術于一體,雅俗共賞。”
悠久的文化歷史和精湛的手工技巧,形成了濰坊風箏的鄉土藝術風采。從很簡單的白紙糊身、紅紙糊頭、不畫一筆、不染一色的蜈蚣風箏,到色彩繽紛、繪金描銀的九頭神龍風箏;從構思奇妙的二龍戲珠到三條巨龍在空中呈“Y”字形飛行的“哪吒鬧海”,濰坊風箏千變萬化,奇巧百出。
三年前,坊子區風箏產業協會成立,王鐵源一直關注著村里風箏產業的動向,并設法通過協會引導,發展電商營銷和高端風箏制作。憑借手藝招引人,依靠產業聚財富,王家莊子村的客戶與游客越來越多。人手不夠用,王家莊子四村黨支部書記王振華成了解說員,時常要往風箏文化館跑,講解風箏制作的大致方法和幾款經典產品。
如今,在歷屆國際風箏會的帶動下,風箏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其競賽規則已相當完善。作為“世界風箏之都”,濰坊正圍繞風箏進行國際標準的制定,完善集生產、推廣、營銷、工藝、材料、文化等于一體的的產業鏈條,并制作更多的旅游產品。
11月8日,濰坊市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稱號。“風箏隨風飛舞,產業也要跟上風頭。當下緊要的是要培育自己的品牌與文化,讓風箏在國際市場飛出新花樣。”王鐵源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