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村大眾報
2022-04-21 18:29:04
原標題:解放濟南解放閣 英雄城市英雄山
來源:農村大眾報
黑虎泉畔,護城河邊,聳立著濟南的地標性建筑之一——解放閣。站在閣頂,南望千佛山、北眺大明湖、西看趵突泉,泉城萬象盡收眼底。春日里,來黑虎泉賞景和打水的市民絡繹不絕。在泉城人民心中,這里不僅映照著他們幸福生活的點滴,還銘刻著濟南的紅色記憶。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對國民黨軍重兵守備的濟南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攻堅戰,這也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一次“破局”之戰,史稱“濟南戰役”。經過8晝夜的激烈作戰,我軍取得全面勝利,濟南宣告解放。美聯社曾對此評論:“自今而后,共產黨要到何處、就到何處,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沒有什么阻擋了。”
為紀念濟南戰役的勝利,濟南市在當時的攻城突破口處砌筑臺基,后又在臺上建閣,于1988年建成了現在的解放閣。臺基東側,解放濟南戰役革命烈士紀念碑貼壁佇立,上面刻著在濟南戰役中壯烈犧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
“我們都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曾參加過濟南戰役的趙同秋今年87歲,離休后,只要天氣和身體允許,他都會在周末乘十幾站公交來到解放閣,志愿為游客講解紅色故事,一講就講了18年。
“有的孩子想參軍,有的對武器感興趣,要讓他們了解歷史,理解紅色文化。”看著眼前的這些孩子,趙同秋不禁又想起十幾歲時并肩戰斗的戰友。
在革命年代,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先進革命思想與文化;站在新時代,繼承與弘揚則成為“主旋律”。青年人需要完成紅色基因的“交接棒”,使其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趙同秋老人的“同事”、山東科技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鄭鴻飛,是一名地道的濟南人,進入大學后加入了系里的青年志愿者協會。“我想通過自己的一點力量,把家鄉宣傳好。”鄭鴻飛基本每周六都會到解放閣進行志愿服務。她說,一天結束,心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就又多一分,亦能感受到自己對于社會的價值。
“在志愿服務中,我了解了解放軍戰士的英勇事跡,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重要內涵,再將這些故事傳遞出去。我想,這就是一種潛移默化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鄭鴻飛目光堅定。
戰云散去,浩氣長存。如今,人們在紀念碑前追憶憑吊,在歷史遺址前徜徉沉思。據2021年的統計數字,濟南市共有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遺址、遺跡和紀念場所210余處,這些紅色資源都是紅色基因的“孕育地”“儲存庫”,每一處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
從解放閣西行至趵突泉,向南到經十路,再向西不遠,就到了英雄山。英雄山景區內的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濟南戰役紀念館)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息在此的革命烈士是濟南永遠的豐碑。紅色基因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紅色場館歷經修整,煥發獨特的紅色生機。
2018年,濟南戰役紀念館完成展陳的首次升級改造。改造后的紀念館融入了十九大精神等時代內容,進一步突出了濟南戰役在解放戰爭歷史上的地位和意義。依托館內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為機關院校和社會各界群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活動提供服務和保障。
濟南戰役紀念館的南側,即為烈士陵園。墓區共安葬1700余名革命烈士,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均長眠于此。去年,在保持其他原有墓基不變的基礎上,陵園對烈士墓加蓋美化,將立碑改為臥碑。既保持了烈士墓的歷史風貌,更顯肅穆莊重,又完成了符合當代社會需要和審美的提升。
革命烈士紀念塔腳下,雙擁廣場里,孩子們三五成群,跑來跑去,笑聲回蕩在長廊;一對年邁夫婦執手前行,蹣跚遛彎;年輕人呼朋喚友,在路邊長椅上談天說地;太極拳隊伍伴著悠揚的音樂,一招一式盡顯剛柔之美……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日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們每年接待游客約60萬人,光青少年就占了三分之一。”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濟南戰役紀念館)主任孫曉峰介紹,近年來,自發前來學習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家長主動帶孩子領悟紅色精神已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風氣。“老百姓能自覺培養下一代的精神信仰,非常令人欣慰和感動,這也是紅色基因代代傳續最好的證明。”孫曉峰感慨地說。
園(館)還開展了“小小講解員”公益培訓活動,吸引未成年人走進紀念館感受紅色文化和英烈精神。目前,已有56位小學員成為館內“小小講解員”,于假期、周末等時間在紀念館展廳進行實地講解,以點滴微光匯聚紅色文化傳播火種,凝聚紅色基因傳承薪火。
時空流轉、歲月更迭,一串串紅色足跡、一段段紅色歷史早已與濟南這片土地相互交融,革命先烈用鮮血凝成的紅色基因早已根植于后人血脈,生生不息、永續相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