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5-04 20:21:05
原標題:田間地頭奉獻青春 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團隊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金珊 濟南報道
5月3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共同頒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表彰青年中的優秀典型和模范代表。山東農業大學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被授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山東農業大學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歷經20多年首次找到小麥“癌癥”克星—抗赤霉病關鍵基因Fhb7,攻克了小麥赤霉病世界性難題,突破了抗赤霉病種質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把小麥抗赤霉病關鍵種質資源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中,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入選由兩院院士評選的“2020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小麥種質創新與利用團隊創制200余份具有不同性狀特點的小麥種質材料發放全國育種利用,培育出山農38、山農48等高產優質、抗病抗逆系列小麥新品種并大面積推廣種植。他們厚植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堅定接過中國現代小麥栽培學奠基人余松烈院士的“接力棒”,賡續弘揚、勇毅前行,在于振文院士帶領下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獲評山東省“干事創業好團隊”,涌現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等先優典型,團隊所在基層黨委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和“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40位團隊成員中,35周歲以下青年數占比87.5%,實驗室里有他們的夢想和汗水,田間地頭有他們的青春和奉獻。
初心如炬,勇做科技高峰的攀登者
小麥赤霉病是威脅世界糧食生產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難題,嚴重時減產超過50%,其產生的嘔吐毒素更是嚴重污染食品和飼料,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三級致癌物,可引起人畜中毒。2020年9月,小麥赤霉病被我國農業農村部列入《一類農作物病害名錄》。只有培育抗病品種,才能從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20年前,還在美國學習深造的孔令讓向這一世界性難題發起了挑戰。
2008年,孔令讓回國后立即著手申請課題、組建團隊,把滿腔熱情和所學知識全都傾注到了抗病基因挖掘、種質創新、小麥新品種培育中。為早日實現關鍵性突破,他們與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為了克隆抗赤霉病基因,團隊僅2016年以來就分析了累計4萬余株小麥實驗群體,完成至少30萬次DNA擴增實驗,團隊成員總是早來晚走,通宵達旦也是常態。
十年磨劍、集智攻關、團結協作,該團隊歷經20年完成抗赤霉病基因初定位、精細定位、圖位克隆、抗病分子機制解析等工作,最終成功將抗赤霉病基因Fhb7轉移至栽培小麥品種,并明確了其在小麥抗病育種中的應用價值。2020年5月,Science期刊以封面文章發表了這一重要學術突破,這是我國小麥研究領域首篇Science文章,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20中國十大科技進展”“2020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2020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21中國農業科學十大進展”等。
這一發現為全球麥類作物抗赤霉病遺傳改良提供了寶貴基因資源,受到國內外同行科學家的高度評價。
使命在肩,甘做大地豐收的守望者
長期以來,團隊成員一直奔波于科研、生產一線,忙碌在實驗室、田間地頭,他們時刻牢記心中的責任, 根植厚土,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糧食增產增收積極奉獻。其中,團隊培育的攜帶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第一個小麥新品種已于2021年通過審定并大面積推廣種植,多個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系已進入國家和多個省的區域試驗,為有效抵御小麥赤霉病,保障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基因資源。
科研工作堅持“頂天”,更注重“立地”。在團隊成員中,多人擔任農業行業崗位專家、科普大使、科技顧問等,為了把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他們積極探索科技扶貧與提質增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校企合作促進小麥產業發展的新路徑。作為山東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率領創新團隊在全省各地建立試驗示范基地40余處,培育小麥新品種40個、綠色新技術11項,累計推廣面積9000余萬畝,為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優質山東糧做出積極貢獻。
賡續前行,爭做強農報國的踐行者
改革開放以來,一代代山東農大人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服務國家,創制的100余個小麥品種和技術在國家糧食增產中凸顯“山農大力量”,榮獲了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在內的30余項國家級科研獎勵。邁入新時代,團隊中的青年人堅定地接過“接力棒”,他們賡續傳承、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吹響了“強農有我、請黨放心”的青春號角。
團隊青年教師不斷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信念中汲取精神滋養,他們砥礪品格、積蓄力量,積極實現著人生的蛻變。王宏偉承擔了團隊許多關鍵性工作,為攻克難題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成績的背后有著常人不知的艱辛,他的愛人有時只能無奈地“抱怨”:“他這個人從來就沒有休息的概念,晚上兩點前就沒有睡過覺”。過度勞累,導致了王宏偉腰椎間盤突出,在辦公室他把電腦抬高站著工作,回到家則趴在地墊上繼續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在小麥嘔吐毒素脫毒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有望在小麥免嘔吐毒素種質創新與利用上實現新突破,為保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團隊培養的畢業生走向科研創新、鄉村振興、技術推廣等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擦亮了團隊強農報國的初心。涌現出了國家“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以及“濟南市鄉村好青年”,延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濰坊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一批先優典型,團隊的優異基因已在他們身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強農夢的倍增效應得到充分釋放。
用奮斗擦亮青春底色,以實干擔當時代重任。在校研究生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扛起時代賦予的強農使命,博士研究生呂忠璠心里一直有一個要“打造中國人自己的‘種子芯片’”的夢想,在團隊老師指導下,積極組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2021年10月,在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她帶領的“麥麥相承——抗赤霉病小麥助力鄉村振興”團隊榮獲全國金獎。她通過和種子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指導他們進行良種繁育和推廣工作,使團隊培育的小麥新品種推廣面積迅速擴大,培養了自己“一懂兩愛”的三農情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