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德州日報
2022-06-22 10:03:06
原標題:隋唐時期德州區域中心城市變遷
來源:德州日報
□梁國楹
早在夏朝有鬲氏時代,今德城區抬頭寺鎮武莊一帶就建有有鬲氏之國,春秋時齊在有鬲氏故址筑鬲邑城,漢代平原郡鬲縣以此為縣治,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在此修建土城,北齊天保七年(556)鬲縣并入安德縣后,“有鬲故城”逐漸荒廢。廣川縣重建于隋文帝開皇六年(586)。隋唐之際,因為永濟渠的影響,廣川縣治在最初230年的時間里尚不固定,經歷了時而在運河東岸時而在運河西岸,東西搖擺不定的狀態,最終在唐憲宗元和十年(815)才固定在了運河東岸明清德州城的位置(今德城)。
對此,《舊唐書·地理志》說的還是比較清楚的:“長河,漢廣川縣,屬信都國,后廢。隋于舊廣川縣東八十里置新縣,今治是也。尋改為長河縣,為水所壞。元和四年十月,移就白橋,于永濟河西岸置縣,東去故城十三里。十年,又置河東小胡城。”也是就是說,長河,最初是西漢信都國下屬的一個縣,魏晉北朝時期因為戰亂造成的人口流亡而省廢了。隋初重新設置的長河縣治,在漢代廣川縣治(西漢廣川縣治在今河北景縣廣川鎮)以東八十里處。初名為廣川縣,仁壽元年(601),因為避太子(楊廣)諱,而改名為長河縣。元和四年(809),因廣川縣城被大水所毀,縣治遂遷移到了永濟渠西岸的白橋,距離長河故城十三里。元和十年(815),又在永濟渠東岸設置小壺城(“小胡城”有兩種記載:清乾隆《山東通志》認為是唐初竇建德部將王小胡所建;清乾隆《德州志》認為是唐代德州觀察使王士真之子王承宗所建)并將縣治移至與此,即今德城區位置。
乾隆《德州志》曰:“廣川有六,惟隋廣川是今州地”。開皇六年(586),改安德縣名為安樂縣(今陵城),在鬲縣故址以西則另立繹幕縣,后因繹幕縣距離安樂太近而并入安樂。但是,安樂迤西去蓧縣、安陵、棗強、歷亭、漳南又較遠,于是在舊漢廣川縣以東八十里、安樂縣西北五十里置新廣川縣,縣治為“方山店”(今德城區曹村一帶)。明清時期,德州城東有傅家寺,寺西有一方形高地,名“方山”,冬天雪后望之,宛如雪山,這就是長河故城,也是“德州十景詩”《方山暮雪》的第一景:“數仭煙云隔市嘩,紛紛薄暮散銀砂。巖崖無處不堆玉,草木扶風盡放花。抱子玄猿渾失洞,負薪野老欲迷家。詩翁吟賞登高處,一片水壺絕點暇。”(嘉靖《德州志》卷三《雜著志·詩》)那么,《舊唐書·地理志》所言“白橋”的具體位置在哪里呢?目前已難以確定。《續山東考古錄》曰:“唐長河縣西城在衛河西岸,元和四年徙。”《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曰:“白橋,在直隸故城南,跨永濟渠,即唐長河縣治”(臧勵龢:《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
隋唐時期,長河縣盡管只是一個縣級地方行政機構,但是它的設立卻標志著德州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始。一方面,由于大運河的孕育和滋養,今德州市區一帶逐漸發展成為匯通南北、物資豐饒、人氣旺盛的新興城鎮,進而成為新的縣治所在地。另一方面,這里“川陸經途,轉輸津口,州在南北間,實必爭之所也”(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三一《山東二》),逐漸成為華北水陸交通要道與包括漕運倉儲在內的重要貨物轉輸要津,占有重要的政治軍事地位,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從而為明清時期德州行政中心的變遷和德州城市的全面繁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