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2-07-13 10:08:07
原標題: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丨荒山上的致富路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記者 陳曉婉 張曉帆
每天一早,程顯璞都要雷打不動地“巡山”——依山而建的3000畝葡萄園是他的管護對象。盛夏的葡萄園一片碧綠,整齊排列的葡萄樹與橙色屋頂的葡萄酒莊交相輝映,仿佛步入油畫中。
夏日多雨,站在有些泥濘的葡萄園里,程顯璞對記者說:“咱們腳下這片葡萄地,之前就是很深的礦坑,又陡又有鋒利的石頭,很是危險。現在不僅填起來了,還種上了葡萄,真是變廢為寶了。”
萊西市院上鎮的山口村是程顯璞的家。他工作的這處葡萄園,位于村子東北方向的九頂山上,曾經這里有一處安山巖礦場。程顯璞今年60歲,在他的記憶中,轟隆隆的采石聲音就沒斷過:“周圍誰家蓋房子、包括修工程,都是從山上挖石頭。”
多年的開采對礦區地形地貌、植被景觀和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更是遺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廢棄礦坑兩處,分布于山坡的北、西兩側,坡體存在多處不穩定的危巖體。“挖久了,山成了坑。亂石、砂子裸露著,種莊稼根本種不活。風一吹,塵土飛揚。”程顯璞說。
2008年,九頂山安山巖礦山被關停,萊西對廢棄礦坑進行整治。恰逢國外客商在中國尋找適合建造葡萄酒廠的場地。這里因采礦遺留下來的礦坑,正好為建設恒溫恒濕的酒窖提供了便利。同時憑借適宜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等因素,這片“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力壓全國50多個候選對象中選。該填的地方填,該建的地方建,從2008年第一株葡萄在石頭地里生根發芽,昔日礦坑的地貌景觀不斷恢復,久違的綠色鋪滿山間。
2015年,當時還是村里農業生產技術員的程顯璞前來應聘,成了葡萄酒莊園的“工頭”,帶領四五十個村民來葡萄園當起了“葡萄管護”。“這一片是赤霞珠,那一片是霞多麗,往那兒一片是小芒森。你看這些葡萄種的時候很有講究,行距2米,每列里頭植株相隔1米,根據品種的不同,每棵植株留10個、12個或者14個枝條,這都是嚴謹地算過的,這樣種出來的葡萄最好。”現在,程顯璞對葡萄的管護如數家珍。
辛勤的工作也為靠天吃飯的農民們帶來了一份相對穩定的收入。“我是天天來上班,一個月3000塊錢。還有日結、月結的短工,他們根據時段也能拿到一天80塊—100塊的工錢。”程顯璞說。
歷史遺留的殘垣斷壁、高陡邊坡、采石礦坑等廢棄礦山是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據調查,全省有破損山體4706處、露天采坑3109處,占損土地約5萬公頃。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礦山修復,重點實施了2013年以來關停露天開采礦山生態修復和“三區兩線”可視范圍內、京津冀周邊重點區域、黃河流域廢棄露天礦山、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歷史遺留露天開采礦山生態修復項目。“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治理廢棄礦山3247處,治理面積46萬畝,治理面積、治理個數、投入總額位居全國第一。”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二級調研員韓景敏介紹。
通過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不僅消除了地質環境災害隱患,還極大改善了項目周邊區域生態環境,提高了項目周邊居民生產生活品質。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公布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我省三地上榜,萊西就在其中。
站在山頂眺望千畝葡萄園,萬綠叢中,總能看到工人們辛勤勞作的身影。“政府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前我是不懂,現在懂了。塵土飛揚地開山時,咱們沒富起來,現在環境好了,腰包也鼓了。”程顯璞感嘆。8月底,葡萄園要迎來今年成熟的第一批葡萄。每一個勞作田間的新農人,都在等待著豐收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