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在臨沂客戶端
2022-07-21 11:11:07
原標題:奔赴 | 臨沂市疾控中心流調隊員們的戰“疫”312個小時
來源:臨報融媒
從7月6日到7月19日,對流調隊員們來說,是312個小時的堅守和付出。他們晝夜不分、黑白顛倒,習慣了趴在桌子上休息,能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一頓飯,手套下是被汗水泡脹的手,面罩后是充滿血絲的眼睛……
吹響“集結號”與病毒賽跑
7月6日凌晨,市公衛大樓前,臨沂市疾控中心流調隊整裝待發,就在幾小時前,蘭山區在例行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了一份異常樣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臨沂市疾控中心流調隊迅速與縣區流調隊組建了臨時流行病學調查組,對這名陽性病例展開了緊張的流調。
“因為第一例陽性是在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的,傳染源頭、傳播情況均不清楚,感染者活動情況也十分復雜,我們必須迅速調查清楚感染者近幾天的行動軌跡與接觸人員情況,任務十分艱巨。”臨沂市疾控中心流調隊員陳翠霞告訴臨報融媒記者,疫情初期,新增感染者每天都在增加,特別是蘭陵縣也發現了陽性新增,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疫情初發的兩天,我們幾乎都沒合過眼,流調任務一個接一個的發來,我們只能趁著任務間隙稍微趴一會。”
流調隊員們年紀最大的近60歲,馬上臨近退休,最小的只有23歲,參加工作不到一年。他們或撥打電話,或現場調查,或摸排風險人群,或統計數據,或撰寫報告,為了遏制疫情的擴散,他們不眠不休,奮戰到底。
同織一張網 共阻病毒傳播
電話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中最常見的方式,流調隊員要通過電話核實市民身份,詢問家庭狀況及近期行程等。
“您好,我是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人員,耽誤您幾分鐘時間,向您了解一下情況……”流調隊員陳麗琴正在做電話流調,“我們要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陽性人員進行精確到分鐘的流調詢問,讓其盡量詳細回憶行動軌跡,不漏過任何信息,然后匯總出核心信息,疫情防控指揮部再根據我們提供的核心信息,第一時間劃定并公布風險區。”
流調隊員高銘嶼說:“一天撥打數百個電話是很正常的,遇到市民不信任,我們需要耐心地對其解釋,有時還要聯系公安部門幫助證明身份,對行程信息調查得越詳細,就越能阻擋住病毒的傳播,這就好比織一張網,網越細越密,病毒就越逃脫不了。”織密這張網離不開每個市民的配合,“有一次凌晨一點,我對一位市民進行電話流調,市民不僅十分配合,而且在結束時告訴我‘你們辛苦了,向你們致敬。’我瞬間覺得自己十幾天來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流調隊員陳麗琴說。
疫情現場的“福爾摩斯”
“現場流調也是疫情防控重要的一環,在病毒傳播的疫區,我們必須跑得比病毒還要快。”王紅說,現場流調不僅要以快制快,還要心細如發,流調隊員接到陽性報告后,必須馬上趕到現場進行調查和環境采樣。
遇到軌跡查不清,市民回憶困難的情況,還要公安、工信部門的協同配合,調查出清晰的活動軌跡,并確定密接人員。“有些感染者的活動軌跡十分復雜,排查的工作量也十分大,有一次為了排查出與感染者共用衛生間的密接人員,我們對照7000多張監控照片,將人員一一比對了出來。”王紅說。
流調“參謀部” 運籌帷幄
信息組聯合流調隊數據信息交換中樞,主要負責收集、整理、匯總和分析各類疫情防控信息。“信息組的隊員必須擅長溝通與協調,掌握過硬的計算機辦公軟件能力,當然還需要具備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熬夜’。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3點左右,疫情初期連續2天徹夜未眠。”組員李印邦介紹。
面對一串串數字,信息組全體成員靠著過硬的專業素養、夜以繼日的堅守,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在蘭陵的十多個日夜里,信息組處理了全部確診病例和疑似確診病例的流調信息,4500多密切接觸者或者次密切接觸者流調信息,查重和審核數據達到30萬余次。李印邦說:“作為流行病學調查組‘參謀部’,我們要準確預測疫情上升、下降走勢,為防控力量的精準投放提供信息支撐,為指揮部把握疫情概況、指導和推進相關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據。”
他們是戰“疫”的偵察兵,與病毒賽跑;他們深入疫區,對病毒“圍追堵截”;他們心細如發,是疫情現場的“福爾摩斯”;他們膽大如斗,奮戰在戰“疫”的一線;他們不為功名,只為遏制疫情擴散,守護人民健康!
(臨報融媒記者 孔令華 通訊員 苑克宗 周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