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發布客戶端
2022-07-28 21:28:07
原標題:X光下的舞者——記濟南市第八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劉萬勝
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
X光,也稱X射線,是醫學上常用的射線,眾所周知的拍胸片、做CT,利用的就是X射線。大家都知道X射線有輻射,盡量不去接觸,但在醫院卻有這么一群人,必須在X射線的照射下工作,用靈巧的雙手與X光共舞,為患者排憂解難。他們,就是“介入醫生”。濟南市第八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劉萬勝就是其中的一員。
介入是一門相對較新的醫療技術,是一門可以與內科藥物、外科手術并列的第三學科。這門學科的治療疾病范圍非常廣泛,比如血管狹窄了可以放支架、血管堵塞了可以取出血栓、肌體得了腫瘤可以栓塞腫瘤血管“餓”死腫瘤或者一根消融針“燒”死腫瘤、出血了可以栓塞止血、梗阻了可以疏通……當然,這只是列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夸張地說,介入可以治療的疾病林林總總,大大超乎人們想象。
初識介入,一見鐘情
2009年,劉萬勝被選派到山東省醫學影像學研究所血管內介入研究室學習,從此走上了介入之路,做起了“X光下的舞者”,這樣一干就是13年。
一接觸介入,劉萬勝就被她的魅力所驚艷。由于有扎實的影像學基礎,劉萬勝在臺下僅用一周時間就熟悉了麻醉、穿刺、插管、造影、栓塞、支架植入、壓迫止血等整個操作流程;一周后,老師就帶他上臺。在半年的學習時間里,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病房,查看病人病情、解答患者疑問,病人有特殊情況的馬上匯報給老師。他超高的悟性和刻苦鉆研的精神打動了老師,老師們都喜歡帶他上臺,手把手地帶教。在眾多的進修生中,劉萬勝是上臺最多的,有些教授甚至帶他外出會診、手術。有時他跟老師們一天做5臺手術,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老師們輪流休息,他卻一直在忙。當老師問他累不累時,他說:“我沉浸在介入手術中,累并快樂著!”對一些高難度的手術,如全腦血管造影術、膽道支架植入術等,一般進修生沒機會上臺,劉萬勝卻跟著上臺做了多例,這些經歷對他醫術的提高起到了十分寶貴的作用。臨近結業時,老師告訴他:“從今天開始,你單獨上臺,我在臺下指導。”這是多年來進修生沒有過的優厚待遇,劉萬勝的技術水平進步神速。他立志,一定做一名優秀的介入醫生!
進修結束后回到醫院,從給主任當副手,到單獨上臺完成手術,再到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大步往前走。那時候,他每年完成各類介入手術約300例,療效顯著。其間,他還開展了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膽道支架植入等多項新技術項目,為廣大患者尤其是癌癥患者解除了痛苦。
再學介入,二見傾心
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多,劉萬勝發現血管內介入局限性很大,不能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
2016年,有兩位肝癌患者采用了非血管介入治療,也就是射頻消融,但他們治療后復查發現有腫瘤殘留,需再次治療。看著患者被疾病折磨得痛苦萬分,生存質量不高,劉萬勝下決心要學成非血管介入這一技術。在當時,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是國內開展非血管介入最早的醫院之一。2016年7月,他毅然南下學習。劉萬勝沒有體會到廣州的夏天有多熱,在半年的學習期間,他幾乎沒出過醫院門,每天宿舍、科室兩點一線。帶著目標和經驗來學習,他工作起來更游刃有余。每天他早早到病區查看手術患者,掌握病區內患者病情,對介入方法和穿刺點選擇、并發癥處理、患者預后情況等進行思考,遇到問題隨時請教老師。射頻消融的關鍵點是穿刺,對一些解剖位置特殊(如肺尖部以及靠近大血管、膽囊、腸管等空腔臟器)的病變穿刺難度大。經過半年的學習,劉萬勝逐漸掌握了各種消融技術以及粒子植入等非血管介入的操作,穿刺成功的腫瘤最小直徑只有5毫米。在歡送會上,老師當著所有進修生的面表揚他:“這個學生我教不了了,穿刺太準了!”
從廣州回來后,劉萬勝開展了新項目腫瘤微創消融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17年,患者姜某患晚期肝癌,確診時整個左半肝都是腫瘤并侵犯門靜脈左支,輾轉北京、濟南等多家醫院,卻被告知生存期大約只有3到6個月。后來患者到北京進行左半肝切除術,術后到市八院繼續治療。患者術后3個月復查時,發現肝右葉又長出來4個轉移癌。面對這樣棘手的病例,劉萬勝沒有放棄,聯合肝膽胃腸小兒外科制定了系統的治療方案,為其進行了微波消融治療,首次消融后肝內病灶得到了控制。細心的劉萬勝發現患者的AFP(甲胎蛋白)并沒有降到正常值,事出反常必有妖,對患者再次行強化CT時檢查發現心膈角處有3個轉移小淋巴結,最小的直徑不到1厘米。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劉萬勝在全麻下又對淋巴結進行了微波消融,患者AFP降至了正常。該患者前后共做了四次微波消融,每三個月到半年復查一次,到今年5月份復查,患者各項指標良好,術后存活時間已達5年。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正是劉萬勝永不言棄的精神給患者帶來了奇跡!劉萬勝覺得,從事介入工作越來越有意義!截至目前,劉萬勝已完成各類消融手術150余例,使市八院在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方面走在了魯中地區前列,標志著該院的腫瘤微創治療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學介入,情定終生
學無止境。劉萬勝認準了一輩子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做好介入。
為了促進市八院卒中中心建設,2021年,劉萬勝和神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于振江一起去臨沂市人民醫院神經介入科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學習,此次重點學習的內容是腦動脈機械取栓等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
2021年5月,對患者薛某來講是不幸的,他突發昏迷、肢體癱瘓,隨后被確診為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患者堵塞的是大血管,位置重要且面積大,如不及時治療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同時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劉萬勝和于振江這樣的好醫生。在向家屬詳細講解治療方案后,在患者發病僅4個小時內,劉萬勝和于振江就連夜為其進行了大腦中動脈閉塞的機械取栓治療,手術取得圓滿成功!由于搶救及時,患者從術前的昏迷狀態中清醒過來,意識逐漸恢復,很快脫離了生命危險。該患者后期經過康復鍛煉,目前已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首例介入取栓的成功增加了劉萬勝的信心,一年來,劉萬勝、于振江兩位醫師密切協作,成功完成了近20例取栓治療,使市八院的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由單純的溶栓治療時代,跨入了溶栓取栓相結合的“橋接治療”時代。后來,劉萬勝和于振江合作,先后開展了頸動脈支架、椎動脈支架、鎖骨下動脈支架等一系列的神經介入手術,開啟了市八院神經介入的新篇章。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劉萬勝逐漸得到了患者的認可。介入治療最突出的特點是微創,創傷小、痛苦小、療效好。經他治療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存活壽命大大延長,甚至有存活十年以上的。同時,劉萬勝也得到了同行的認可,他先后被聘任為濟南醫學會介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介入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綜合介入醫師分會青年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肝臟介入治療分會委員等;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3篇;2018年主持開展的新項目《安柯瑞在腫瘤術后復發臨床治療中的應用》,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他也先后被評為萊鋼先進工作者、萊鋼醫院優秀共產黨員、杰出青年、優秀醫師等。
從事介入工作久了,辛苦是一定的。為了減少射線輻射傷害,每次做介入時,劉萬勝都需要穿著幾十斤的鉛衣,有時一臺手術要做5、6個小時,手術結束后渾身都濕透了。雖然有鉛衣的保護,但四肢和頭部卻要暴露在外,長年累月地在射線下工作,劉萬勝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勞、指甲上出現了“放射紋”。 對此,劉萬勝毫不在意,他輕松地說:“每次手術后休息一下就恢復過來了……”
介入的發展日新月異,患者的需求越來越高。一路走來,劉萬勝對介入從相識到喜歡,由喜歡到熱愛,由熱愛到堅守,介入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