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2-08-15 10:05:08
原標題:濰坊市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構建“輕負優質”教育生態
來源:山東教育報
濰坊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憑借承擔的15項國家級和20項省級改革試點的先行先試優勢,將教育評價改革作為“龍頭之戰”強力推進,高標準出臺義務教育評價模型和評價方案,綜合施策、系統發力,堅持走“輕負優質”素質教育之路,全市教育呈現出“各類教育協調、城鄉區域均衡、質量優質高位、群眾滿意認可”的良好生態。
一、聚焦“科學履職”,創新黨政評價教育機制
濰坊市以黨的強有力領導為根本保證,積極引導黨委政府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重塑一系列教育制度機制,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一是黨委政府傾力支持教育。市委、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教育改革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黨委常委會、深改委會議和政府常務會研究教育工作。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晰了未來3—5年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方向。
二是強化領導小組職能發揮。在全國率先以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名義發布《新時代教育治理評價改革關鍵要素模型》,構建起區域教育治理評價、黨政履行發展教育職責評價、學校立德樹人評價、教師教書育人評價、學生“五育并舉”評價為一體的“1+4”評價體系。在全國率先實施縣(市、區)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抓黨建、抓改革、抓人才述職評議;建立對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調研決策教育情況的月度通報制度,先后印發33期通報,推動調研決策教育1840人次。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專題刊發濰坊經驗做法。
三是科學履行發展教育職責。出臺《濰坊市縣(市、區)黨委政府履行發展教育職責清單》,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聚焦優先發展戰略,市政府每年推出教育民生實事,僅今年確立的40件民生實事中,教育就占了12件;聚焦公平優質均衡,對縣(市、區)重點考核教育改革政策落實和群眾滿意度。目前,熟悉教育、關心教育、研究教育已成為全市黨政共識,爭當“教育書記”“教育市長”蔚然成風。
二、聚焦“立德樹人”,創新學校評價機制
濰坊市堅持“管得越少、辦得越好”的辦學理念,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評價學校的根本標準,建立“基礎規范+創新發展+滿意度”的學校評價體系。
一是構建科學的學校評價體系。基礎規范方面,突出學校必須做好的37項底線清單;創新發展方面,圍繞學生成長、教師發展、課程建設、學校文化等開展評價;滿意度方面,學校好不好,師生家長最有發言權。出臺《濰坊市縣(市、區)辦學水平評價實施方案》,形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等4類評價辦法。同時,持續壓減面向學校的檢查、驗收、評比等事項,發布《統籌規范非教學類事務“進校園”管理辦法》,讓學校靜心辦學。
二是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濰坊市率先在全國取消中小學校行政級別,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后備人才、公開遴選、職級評定、績效薪酬、任職交流、延長退職年齡、校長退出以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班子專業化等一整套有利于專家辦學的制度體系;深入實施三年一周期的校長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校長領軍人才培育工程,開展校長治校育人方略展示、“未來教育家”路演大賽等活動,讓教育家辦學制度化、長效化。
三是升級課后服務。自2014年在全省率先開展學校課后服務以來,堅持將其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在全省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求學生課后服務“兩個全覆蓋”。率先在全省出臺學校課后服務工作規范和45條實施細則,著力打造“全覆蓋推進、課程化實施、個性化選擇、全方位保障、制度化評價”的課后服務濰坊樣本。同時,濰坊在全國率先推出小學生寒暑假學校免費托管服務,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
三、聚焦“教書育人”,創新教師評價機制
濰坊市緊緊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關鍵,以評價促發展、提素質,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過硬、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一是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將師德表現作為檢驗教師素質的首要標準,制定《師德考核十條意見》,畫出有償家教等36條教師不得逾越的“紅線”,由學校自主實施,一學期一考核,師德“優秀”比例與學校滿意度考核結果掛鉤,建立起涵蓋9.6萬名教師、市縣校三級聯動的師德考核數據庫。凡涉及評優樹先、職稱評聘的事項,如果師德不過關,則“一票否優”。
二是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作為全國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試點市,堅持“學校的事情學校說了算、教師的事情教師商量著辦”原則,將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職稱競聘等事項,交由學校“一校一方案”、85%以上的人通過后實施。學校在制定崗位評聘標準時重點突出體現教師教學能力、師德表現、擔任班主任和育人業績等,并將職稱評聘與教師學年度考核等掛鉤,讓“教師干好干差不一樣”。
三是深化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堅持“聘任是最好的評價”,先后完成5輪教師“縣管校聘”,累計完成校內聘任33.16萬人次、跨校競聘2.1萬人次,7708名教師由城區交流到農村,教師的進退去留全憑師德表現、育人業績和專業水平。濰坊市多次在全國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四是推行教師管理“三定三聘三評”改革。全面實行“定編制總量、定崗位總量、定績效總量,聘工作崗位、聘職稱崗位、聘層級崗位,評師德素養、評業績表現、評專業水平”,完善班級管理團隊激勵機制、普通高中超工作量專項經費等機制,突出教學水平和育人實效,讓教師更有動力與活力。
四、聚焦“五育并舉”,創新學生評價機制
濰坊市作為全國素質教育先行區、全國中考改革試點市、全省唯一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和普通高中綜合改革試點市,始終堅持把學生放在學校中央。
一是深化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引領育人方式變革的突破口,建立“量表+標志性成果+底線”三位一體的評價機制,相繼出臺關于思政課、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等實施意見,通過等級評價、綜合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此項改革榮獲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被教育部專題推介。
二是深化課堂課程改革。實施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教學改進、卓越學生培養、隊伍鍛造、條件保障“五大行動”,加快推進教學評一致性改進行動,組建“核心研究共同體”,與省教科院共建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區,實現“輕負擔、高質量”,助力學生成長。堅持作業育人,建立“三個十條”作業管理機制,入選全國十大“雙減”典型。
三是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積極銜接“新高考”,突出基礎學科重要性,建立“6選4”錄取機制,普通高中依據辦學特色確定錄取科目,學校根據自身優勢和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學校;始終堅持“等級表達、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推進由“育分”向“育人”轉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教育部推廣了濰坊做法。
五、聚焦“共享共治”,創新社會參與教育評價
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個方面通力配合、協同推進,共創良好發展環境。
一是創新運用第三方評價。對學校業績考核、校長職級評定、教師成果認定、機關內部科室的考評等,引入第三方專業團隊進行評價,客觀公正看工作實績、育人實效。將評價的過程轉化為診斷、指導、培訓、引領的專業活動,有效提升了社會參與學校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深化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全面停止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面開展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工作。聘請了53名“兩代表一委員”、媒體記者、學生家長代表擔任市級校外培訓規范治理社會監督員,對無證機構實行重獎舉報。建立了“1+10+N”的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長效機制。教育部“雙減”簡報多次刊發濰坊典型做法。
三是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在全國率先推出“濰坊好家長標準”,全國首創社區教育服務崗,設立家庭教育協調員;建設教育惠民服務區、家校育人課程超市、家校權責清單等,引導家長科學育兒。堅持開門辦教育,將學校理事會、家委會作為學校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社會各界、家長參與教育治理和評價,使其成為教育評價改革的堅定擁護者和支持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