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8-19 08:56:08
原標題:蹲點深一度丨“無廢城市”,一場全民尋寶實踐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垃圾填埋場“續命”的秘密
讓這個垃圾填埋場“續命”更長時間,還需要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采訪中,多位受訪者表示,要在源頭上進行控制,在原材料選擇上優先選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產品報廢后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而要形成這樣的綠色鏈條,遠非一家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能力所及,需要更系統的設計。
◎海洋和旅游的無廢探索
做好海洋和旅游的“無廢”文章,卞大鵬覺得可以適當提高海水養殖行業的準入門檻,清理“小散弱”,“讓真正有意愿、有實力的企業擔起‘無廢’探索的擔子。”
◎“無廢細胞”的建設實踐
原慶丹認為,“無廢社區”、“無廢校園”都是“無廢城市”中的一個個“細胞”。通過“無廢細胞”建設,才能提升公眾參與度和滿意度,以點帶面,形成覆蓋全社會、全民參與的“無廢城市”的運轉模式。
填埋場里深埋多年的垃圾,堆積如小山般的牡蠣殼,食堂剩菜回收桶里的剩飯……看似無用的廢物,置于另一個循環中就是有用的資源。
在威海,一場全民參與、變廢物為資源的“尋寶”正在進行。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確定全國11個城市作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威海成為山東唯一入圍城市。三年來,威海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力圖從“獲取-制造-使用-丟棄”線性生產模式中尋找新的連接點,圈出更多廢物變資源的閉合曲線。
固體廢物種類繁多,物理化學性質千差萬別,這場“尋寶”自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威海如何應對?
垃圾填埋場“續命”的秘密
雨后,榮成市固廢綜合處理與應用產業園(以下簡稱固廢產業園)一片微微隆起的土地上,簇簇野草頂著露珠,顯得格外茂盛。這是一處容量90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按照最初設計,2018年填滿封場。然而時至今日,這里依然還在消納垃圾。
填埋場里,一條條噸袋(一種柔性運輸包裝容器)包裹著的灰色水泥狀物質,是填埋場“續命”的秘密。
“這是垃圾焚燒后產生的飛灰固化后的產物。”固廢產業園經理王曉明親眼見證著填埋場的變化。“以前生活垃圾直接入場填埋,每年填埋量大約在22萬-26萬噸。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后,改為填埋飛灰,填埋量只有之前的3%左右。照目前速度,使用壽命至少延續10年。”
垃圾焚燒發電廠進進出出的車輛,周圍密布的管道,表明了被減掉垃圾的去處,以及處理垃圾過程中產生的收益——
駛出廠區的貨車上,裝載的是加氣砌塊,由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爐渣制成,每年產量可達20萬立方米;
焚燒垃圾產生的蒸汽,每天供應相關企業300多噸;
加熱產生的低溫循環水,每個取暖季向榮成1.1萬戶居民供暖;
焚燒垃圾發出的電力,每年超1億度;
滲濾液經過深度處理后作為工業用水,通過管道連通到園區各處…………
曾經被扔掉的爐渣、流掉的廢水、散逸掉的熱能和氣體,通過精細化利用,成為固廢產業園重要的盈利點,構筑起“無廢城市”的重要一環。
以焚燒方式讓生活垃圾減量,并非簡單的“一燒了之”,精細化的設計、操作貫穿了收集、利用、監管全過程。
“榮成的垃圾桶有所不同,綠桶收集可燃垃圾,灰桶收集不可燃垃圾。”來到一處垃圾暫存點,威海市生態環境局榮成分局管理科科長劉永杰打開一個灰色桶,各類貝殼堆放其中。
劉永杰說,榮成是沿海城市,生活垃圾中海鮮貝殼及渣土占比較大,不能燃燒,進入焚燒發電系統后,會降低熱值和發電量。同時,榮成冬季氣溫低,無法促進垃圾發酵,不適宜對濕垃圾單獨收集。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榮成選擇在垃圾收集前端就把不可燃垃圾分離出來。
實現精細化利用并不容易,技術門檻就能攔住很多好想法。生活垃圾中會殘存一些金屬,不能通過焚燒降解,含金屬爐渣如果做成建材會降低產品質量。投產伊始,固廢產業園的爐渣處理項目沒少產生這樣的次品。
鐵塊、鐵釘、鐵屑,在爐渣處理項目的觀摩區,從垃圾中挑選出來的鐵制品一一陳列。“都是通過不同工序回收來的鐵。”王曉明說,最初選鐵只有18道工序,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后又增加了永磁磁選、搖床磁選等不同工藝,工序數量增至32道,并持續改進調整順序,最終產出了品質高且穩定的建材產品。
相較早期投產的1號、2號垃圾焚燒爐,2018年上的3號爐有不少新變化,比如爐排設計更寬更大,增加了垃圾翻動環節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負責人、榮成市長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經理宋傳波打了個比方:“好比燒火用上了燒火棍,垃圾燃燒更加充分。”
宋傳波說,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設置了價格糾偏機制。如果運營成本下浮超過一定比例,下一個運營年限政府付費就會相應下調。為了確保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每年還會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審計,“每一筆賬都算得明明白白。”
可也不能只算經濟賬。全國垃圾焚燒企業煙氣減排控制能力排行榜的單爐榜中,榮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3號爐躋身全國前十。“原因之一在于舍得投入。”宋傳波打開環保耗材使用記錄:垃圾焚燒過程中,氫氧化鈣起到脫酸作用,按規定每噸用量8公斤左右,企業實際用量為24公斤;活性炭吸附重金屬,每標立方煙氣用量50毫克,實際用量120毫克左右。
讓這個垃圾填埋場“續命”更長時間,還需要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采訪中,多位受訪者表示,要在源頭上進行控制,在原材料選擇上優先選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產品報廢后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而要形成這樣的綠色鏈條,遠非一家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能力所及,需要更系統的設計。
海洋和旅游的無廢探索
條條大路通羅馬,建設“無廢城市”的路徑當然不只一條。
乘船登上劉公島,威海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宋巖習慣性地盯著垃圾箱。“不同的人群垃圾分類的習慣不同,對垃圾箱的使用習慣也不一樣。”宋巖觀察發現,智能垃圾箱受年輕人歡迎,他們會圍著操作屏點點戳戳。老年人不熟悉數字化操作,傾向于一股腦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垃圾分類是劉公島建設“無廢景區”的重要支點。2019年啟動“無廢景區”建設后,宋巖到三亞參觀,蜈支洲島的垃圾分類讓他印象深刻——純人工,十多個工人對一件件垃圾細致分類。
“這種分類方式基于蜈支洲島自身特點。”宋巖分析,蜈支洲島面積小,游客數量多,產生的垃圾量大,靠游客自覺很難細致分類,因此要“先粗后細”:垃圾箱增加數量,擴大容量,簡化分類方式。垃圾收集上來后再集中以人工方式在島內細致分類。
同為環境封閉的島嶼型景區,劉公島的情況不盡相同。劉公島3.15平方公里,是蜈支洲島的兩倍多,近期游覽高峰日游客接待量在10000人左右,每天產生的垃圾一個中轉箱就能承載,處理壓力相對較小。“客觀條件不同,還是要走因地制宜的路線。”宋巖和同事們幾經考量,確定了游客+工人二次分類的方法,先引導游客分類投放,再人工分揀。
早晨,遠離景區的劉公島景區垃圾中轉站,碩大的中轉箱空空蕩蕩。“昨晚一箱垃圾剛轉運出島。”中轉站負責人江慶福說,島上垃圾一到兩天集中轉運一次,登陸艇20分鐘就能送出,不會產生堆積。垃圾壓縮前,環衛人員會先把塑料瓶、紙箱、塑料紙、泡沫箱等挑選出來,送到島上的回收企業,剩余垃圾再壓縮處理,總量減少約30%。
對景區而言,垃圾減量立竿見影的方式是扎緊入口,比如有的景區禁止攜帶食品飲料進入,有的減少垃圾桶數量引導游客把垃圾帶走。
劉公島景區游客服務中心門口,游客往來穿梭,不少人手里拎著塑料袋,里面裝著礦泉水、面包、火腿腸。“自帶餐食,在景區盡量不消費,這是我們游客的習慣,短期內無法改變。”宋巖說,建設“無廢景區”需要游客參與,但景區不能把責任統統甩給游客。制訂“無廢”方案必須尊重習慣習俗,考慮現實情況。
對廢棄物進行精細化處理的理念,威海并不陌生。以“精致城市”作為自身定位的威海,近年來將“精致”融入經濟社會方方面面。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原慶丹說,威海創新性地把“無廢城市”建設與“精致城市”建設相結合,將“無廢城市”作為建設“精致城市”的抓手,聚焦生活源固體廢物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探索一條精致化的“無廢生活”之路。
原慶丹還認為,威海既有海洋經濟又有濱海旅游業,做好海洋和旅游的“無廢”文章,是威海的使命所在。
牡蠣殼是威海主要的生活廢棄物之一,無法燃燒,以往多通過簡單粉碎制成禽類飼料添加劑。
山東地寶土壤修復科技有限公司就曾是這樣一家企業。由于殼上附著的閉殼肌難以完全清除干凈,容易滋生細菌。對此,山東地寶找到了一條新賽道——利用高溫增氧活化等技術,以牡蠣殼為原料生產功能性土壤調理劑。“無論是鹽堿地開發還是退化耕地的土壤調理都可以應用,市場前景廣闊。”8月14日上午,公司總經理李實凱接待了兩撥前來洽談的外地客商。“現在工廠滿負荷運轉,每天產量在300噸左右,正準備新建兩座廠房。”
夏末的愛倫灣一碧萬頃,水下潛藏著一座生態寶庫。
靠近海面的水域種植海帶,海帶下養殖濾食性貝類,底層養殖海參。“通過生態位互補穩定水質,循環利用營養物,減少病害等效果,綜合收益提高二到三成。”說起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尋山集團愛倫灣海洋牧場運營經理卞大鵬直言“好處多”。
還有一個好處,他格外期待:貝類生長的過程是固碳的過程,它們把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鈣結合形成貝殼,使其固化,不再排放到海里或陸地。以目前企業養殖量計算,年固碳量可達11萬噸,相當于陸地上12萬公頃森林的固碳效果。去年,尋山集團獲得全國首例以海產品養殖減碳量遠期收益權為質押的“綠色貸款”。
做好海洋和旅游的“無廢”文章,卞大鵬覺得可以適當提高海水養殖行業的準入門檻,清理“小散弱”,“讓真正有意愿、有實力的企業擔起‘無廢’探索的擔子。”
“無廢細胞”的建設實踐
“無廢城市”建設,難在哪里?很多人回答:難在人。“無廢城市”需要全民參與,公眾對于廢棄物的觀念和處理廢棄物的方式有待進一步更新、轉變。
“說不定什么時候用得上。”很多老年人心中沒有“廢”的概念,破木片、舊自行車、廢輪胎……凡是用廢的物品都要積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久而久之,生活空間反倒被廢品侵占、填滿。老年住戶居多的環翠區花園新村,就曾是這樣一個被廢品“困”住的社區。
“有廢不扔不等于無廢,把‘廢’激發出新的活力,變成生活中的寶,才體現無廢的意義。”年輕的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張靜,帶領社區大叔大姨們開始了一場社區的尋寶用廢實踐:家里多年不用的“壓箱底”,樓道里無人問津的“破爛”,都成了他們的創意對象。
如今走進花園社區,由廢變寶的個例隨處可見。
舊輪胎涂上鮮艷的顏色,三個一組摞在一起,上面加個木蓋子,變成了休閑凳,坐上去彈性十足;填上泥土,變成美化環境的花壇;居民巧手裁剪,組合成一只只丹頂鶴,化身為小區里的小景觀。
錘子、扳手、螺絲刀,家家都有幾件多余的五金工具,扔了可惜,放在家里就變成了真正的“廢品”。花園社區設置了小區共享工具間,居民們把自己多余的工具貢獻出來,有需要的直接來工具間借用,數百件“沉睡”的工具“復活”了。
不少人喜歡用廢棄的泡沫箱種菜,房前屋后擺得到處都是。廢品是利用起來了,可影響了環境美觀。對這樣的利用,需要調整一下思路,加以引導。
“這幾天雨水多,生菜長得格外旺。”花園新村11號樓東側的路邊護欄處,居民羅春華正在“責任田”里掐黃葉。為了引導居民正確用廢,花園社區將雨水管改造成長約200米的“墻上農場”,538個管口變成種植孔,有種菜需要的居民可申請認領。
“居民‘用廢’的熱情宜疏不宜堵,‘墻上農場’的建設減少了去除泡沫菜箱的阻力,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張靜說,“墻上農場”蔬菜成熟后,社區牽頭集體采摘、清洗、包餃子,送給孤寡老人,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花園社區老年人多,新鮮事物接受的速度慢。比如廢物重新利用,垃圾分類等,社區干部講得口干舌燥,老人們往往還是不明白、記不住。“最好的辦法是‘小手拉大手’,通過兒童影響家里的成年人。”張靜認為,建立新觀念比扭轉舊觀念更容易。
通過孩子向家庭傳達無廢理念,正是劉曉波這些來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身為威海市望島小學校長,劉曉波卻有個愛翻垃圾箱的“習慣”。在校園里,他翻教室的垃圾箱,看哪個學生的本子沒用完就扔掉;翻辦公室的垃圾箱,看老師有沒有把可回收的快遞包裝箱投入生活垃圾箱。“通過檢查,督促大家在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進行無廢實踐。”
讓劉曉波滿意的是,如今望島小學的學生都已對“無廢”耳熟能詳:午餐剩下的果皮果核、落葉收集起來,發酵成肥料用于綠化;用不完的作業本把空白處撕下來,攢多了釘一起合成新本子;用舊報紙、廣告紙而不是塑料紙包書皮……
下一步,就是把家長們吸納進學校的無廢環境中來。廢物漂流,請同學們把家里閑置的玩具圖書拿到學校交換;在運動會上,把同學們用廢品制作的手工藝品向家長展示;組織同學和家長,一起利用廢品制作創意作品等,潛移默化影響家庭。
望島小學的一名學生家長在乳企工作,公司淘汰了一個大型奶牛擺件,家長得知后聯系學校,詢問正在布置校園景觀的望島小學愿不愿接收。如今,這頭“奶牛”就立在學校雙碳科普廣場的一角。
今年7月,《山東省“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印發實施。按照規劃,今年全省16個設區市將全部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基本建成“威海市引領帶動、沿黃9市重點推進、其他城市梯次發展”的“無廢城市”集群。
原慶丹認為,“無廢社區”、“無廢校園”都是“無廢城市”中的一個個“細胞”。通過“無廢細胞”建設,才能提升公眾參與度和滿意度,以點帶面,形成覆蓋全社會、全民參與的“無廢城市”的運轉模式。
“無廢城市”需要人人添磚加瓦
□記者 李振
一座城市的建立,始于一磚一瓦的壘砌。建設“無廢城市”,同樣需要每一個城市的參與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設“無廢城市”,需要從生產企業抓起。企業應主動擔起責任,控住廢棄物產生的第一道關口,杜絕過度包裝,把那些先是紙袋,再是紙盒,打開來錦緞絲絨,鐵罐包裹的豪華禮盒清出市場。在生產環節就考慮到廢棄后有用材料的回收利用,通過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使用環境友好的材料等方式從源頭削減垃圾。
建設“無廢城市”,需要城市管理更精細。建立和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機制,約束生產者產生更多廢棄物,倒逼產生廢棄物的企業履行應盡的義務。建立完善線上線下的二手交易市場和二手交易保障機制,促進閑置物品流動和提高物品使用壽命。
建設“無廢城市”,需要每一個市民參與。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讓渡生活中的一點點快捷和便利,有意識地視需而取、物盡其用,把自己這枚“小顆粒”嵌入無廢化的時代變奏之中。
“無廢城市”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中期階段,廢棄物產生率高、利用不充分等情況仍高發頻發,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還有較大差距。為建設“無廢城市”美好生活添磚加瓦,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