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1-04 11:17:01
原標題:山東:手藝,讓生活更美好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山東:手藝,讓生活更美好
來源:人民日報
山東,濰坊。走進楊家埠村一間敞亮的大屋,就仿佛走進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么多的“蝴蝶”集中一處等待上色,它們要比原本更加漂亮;那么多的“蜻蜓”排成一排等待穿衣,它們要比先前更加精美;那是一只“仙鶴”,有著長長的腿和脖子,也在等待著美麗的變身。
一把鋒利的小刀把半截竹筒剖開,再將其分成一根根細條。細條在酒精燈下一點點變彎。如何定型,全在張志強的手上功夫。墻上掛著已做好的天牛風箏,那彎曲的觸角,便由兩根削成絲狀的竹篾制成。還有堅實的翅膀,也由竹篾編就,放飛時會張開。做這樣一個天牛風箏,得花一個月時間。
另一間屋子里,陳令榮在裱糊,這是制作風箏的第二道工序。她的動作十分麻利,鳥的竹子骨架,三兩下就涂好乳膠,而后將輕柔的絲絹覆在骨架上。
一支畫筆在絹面上游走,只幾下,就出現了一只鳥的圖案,線條生動流暢。王春燕在做第三道工序。湊近了看,卻聞不到顏料的味道。王春燕說,風箏與人頻頻接觸,顏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院子里,有兩個巨大的竹編柱子,還有一個矗立著的架子。主人說,這是他們已經做好的“鯉魚躍龍門”的支撐柱。兩個柱子有八米長,再加上一個兩層樓高的“龍門”,總共有十幾米。難以想象,如此巨大而沉重的物體,可以飛到天上。
藍天無垠,春風廣闊,人們手持風箏,盡情奔跑,把自由與祥和的情懷傳遞給天空。這片北臨渤海、南望泰沂的土地,有著悠久的風箏制作歷史,如今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風箏都出自濰坊。
一個個清寂的小院里,一位位民間藝人沉潛其中。他們堅守著對手藝的喜好與癡迷,滿足于一刀刀一筆筆一線線的凝結與細致。在濰坊一處處轉,先前對時代大潮沖擊下傳統手藝發展的隱憂,逐漸消失。
另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這家風箏作坊的主人是楊氏風箏第十六代傳人楊紅衛。楊紅衛是地道的楊家埠人,很小的時候就看爺爺做風箏,跟著爺爺試飛。1984年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爺爺做出了一只“大蜈蚣”。放風箏現場,看著那超長超大的風箏,楊紅衛真有些擔心。“大蜈蚣”一飛沖天。爺爺為楊家埠爭了光,更為濰坊爭了光。
作為楊氏風箏的傳人,楊紅衛也很爭氣。她的風箏越做越細,越做越大,越做越奇,制作的風箏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獲獎,作品遠銷幾十個國家。
屋子里,還有一位頭發花白的大嫂和兩個年輕女子。楊紅衛介紹,年紀大的是她的大姐,另兩個是外甥女。一個叫徐洋,中專畢業后就在風箏作坊干活,現在已有了豐富的風箏扎制經驗。在全國性的傳統風箏創意扎制比賽中,她都能穩操勝券。眼下,徐洋正在一絲不茍地操作,邊干活邊跟我搭話,似乎那親切的物件與手是一對好友,形影不離。另一個外甥女叫徐玉真,也參加過各種風箏邀請賽,每次都能拿回獎項。這兩個年輕人將楊家埠年畫技藝移植到風箏制作中,扎制的風箏不僅線條流暢,而且色彩鮮艷。
有時候趕活,加班加到月光灑滿院子。她們就著月光,將星星點綴在風箏上。窗紙白了又黑,歲月就這樣走過。楊紅衛說,現在很多都是家庭風箏作坊,當地這些村子里從事風箏相關工作的有幾萬人,大家都體會到了手藝帶來的樂趣,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收獲。
楊紅衛帶著新做的風箏走出家門,那些風箏大都是新花樣,要經過試飛。楊紅衛拉著尾部拖曳很長的“鳳凰”向前跑去。那是一條奔跑的路,也是一條攀登的路。村子里的人早已熟悉了她的奔跑,他們知道,楊紅衛的每一次奔跑,都是又有了新方向。
一塊厚實的梨木板,楊乃東正在木板上下刀,刻著一幅老虎圖案。走近后,我看到,木板上是密密麻麻的經絡和細如發絲的虎毛,還看到了楊乃東滿是刀痕的手。
楊家埠不僅風箏扎制聞名,還是中國三大木版年畫基地之一。楊乃東的父親楊明智做了一輩子木版年畫。現在,他自己也已經成了當地有名的傳承人。
屋內,一個手拿刻刀的女孩一直低著頭認真刻著。一問才知,女孩不是本地人,是來這里拜師學藝的,正在成都讀大學,學的就是與民間藝術有關的專業。楊乃東說,現在的年輕人可學的東西太多了,但是這孩子喜歡木版年畫,他們一定要支持。一旁,楊乃東的妻子接過話來:“這孩子用心,楊家埠的木版年畫如果能在這樣的年輕人手上得到傳承,也是一件好事情。”
我聽了十分感慨,楊家埠人考慮的不光是自己,更多的是民間技藝和文化的接續與傳承。
那邊,還有個年輕人,是楊乃東的兒媳楊靜。她本來在機場從事安檢工作,那年到楊家埠來買年畫,認識了楊乃東一家人。現在,楊靜夫婦都回村里來了。楊靜還兼顧網上推廣和銷售,忙得不亦樂乎。電商平臺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手工藝品的產銷模式,如今這種模式已普及楊家埠全村。
談起木版年畫,楊乃東興奮地打開了話匣子。首先,要把年畫圖案流暢圓潤地勾勒到紙上。然后,貼在梨木上刻。刻好模板,才能印刷。印時,要把顏墨抹均勻,帶彩的要反復上色。最后,把彩繪后的年畫裝裱好,才算完成。
也許,有人會問,當今高科技的機器早已取代了人工,為何還會有手工的存在?走進濰坊你會發現,仍然有很多人在堅守著古老的技藝,相比機器,手工制成的東西更細致、更有親和力。同時,人們通過自己的手藝來獲取勞動價值,老祖宗留下的手藝,正在為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發揮著重要作用。
王建學正在全神貫注地雕刻著,手與目光全在一個小小的桃核上。他要利用桃核上縱橫無序、深淺不定的天然形態,精雕細鏤,于方寸間創造出精妙絕倫的神奇世界。那一招一式里,灌注著雕刻者的氣息和情感。漸漸地,“風箏情”的主題一點點顯露出來,彰顯出濰坊的地方特色。在濰坊這片文化沃土里,還有獨具特色的核雕技藝,傳承者眾多。
十幾對木質小棒在手中不斷地回旋穿插。那神奇的編織過程,猶如一群精靈在舞動。還沒等看分明,一組透空而有浮雕效果的圖案已經織成,實在讓人驚嘆。這是“青州花邊”,魯繡的一種,是經編織、刺繡制成的手工藝品。今天,那些年輕人依然雙手撥弄著小棒,按照自己的所想,編織出一片錦繡。
眼前這個眉眼都笑著的女子,是青州花毽傳承人李敬,做毽子已有三十年。李敬從小便跟著父親上手,直到成為城里的名人。幾十年來,毽子在她的手上和腳上翻飛。“張飛跨馬”“二郎擔山”“蘇秦背劍”,各個招式不僅雅致優美、生動詼諧,且驚險刺激、扣人心弦。李敬讓我看她自己設計并制作的“一鶴沖天”“牛氣沖天”“五谷豐登”“心想事成”,那些毽子都超出了司空見慣的式樣,置入了多種羽毛和多種色彩,匠心獨運。青州花毽不僅制作精良,而且色澤艷麗,其中近一半涵蓋了濰坊的風土民情、山川景物。
手藝是歷史的印記,也是文明的記憶,凝聚著民間的智慧與審美情趣。如今,濰坊積極推動手工制造賦能鄉村振興,拓展新業態,融入振興潮。
走進臨朐平安峪村的老劉家手工編織品廠,我看到了農家人用的箅子。隨著社會的發展,不銹鋼及塑料制品已經進入千家萬戶,箅子的制作工藝幾近失傳。但是在劉岳清這里,我卻看到了高粱稈做的水餃箅子、元寶箅子等幾十個品種。老劉成立的這個手工編織品廠,為三十多名殘疾人和當地婦女提供了就業崗位。他也成了非遺傳承人、鄉村振興帶頭人。
再到臨朐北楊善村。走進村子,見村民們正在忙碌著。近年來,這個村子在傳統手藝中融入時代特色,用剪紙、年畫創作出百草中藥、二十四節氣等文創作品,通過電商及民俗游覽、年會等形式,吸引來一批批參觀者和回頭客,走出了一條文化致富的新路。
風箏、剪紙、刺繡、年畫、核雕、嵌銀、花毽、土陶、花邊、編織……那些猶如明珠般璀璨的手藝,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濰坊,如今也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這一雙雙勤勞的手。獨具特色的手藝,仿佛翩翩飛舞的蝶,翻飛著民間藝術之花,絢麗著時代大潮之彩。它們,讓生活更美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