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3-08 10:23:03
原標題:薪資、學歷、年齡……穩就業,如何穩?
來源:中新經緯
原標題:薪資、學歷、年齡……穩就業,如何穩?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3月8日電 (董文博)“中傳碩士曾在火鍋店當保潔”“一本院校招聘會現多家酒店招洗碗工”“211文科男碩士吐槽招聘會均薪5000”等多條涉及就業的話題近期上榜熱搜,崗位、學歷、薪資等詞匯頻頻挑動著網友的神經。
就業關乎千家萬戶,是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事關穩就業,代表委員們說了些什么?
目標:新增就業1200萬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比去年“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有所上調;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指出,1200萬人的就業目標是歷屆政府工作報告中最高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新增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15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僅僅滿足這一群體的就業需求就需要新增1100萬以上的就業崗位。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今年目標任務比去年凈增100萬人,“這個目標的制定我們是有充分信心的”。
政府工作報告同時提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
溫彬認為,今年雖然任務重,壓力大,但仍有支撐,一是在疫情防控持續優化之后,服務業將會持續恢復發展,將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二是雖然出口面臨較大壓力,但平臺經濟、房地產發展等領域等獲得政策支持之后,將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起點并不代表以后”
形勢一片大好, 那么,對于找工作這事,代表委員們又是怎么看的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建議,畢業生應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既要立足當下,又要著眼未來。當下,平等、寬容的就業氛圍越來越濃,能讓畢業生自食其力、自立自強的工作崗位數不勝數。未來,希望畢業生在謀生的基礎上,能夠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在自己喜歡的平臺上發揮專長、貢獻力量、成就自我。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也鼓勵大學生先就業,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起點并不代表以后,只要真的是人才,到單位以后努力工作,發展空間是無限的。”
倪閩景還稱,“我覺得大學生們不要太在意剛入職的收入,而是要考慮這個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有沒有發展前途,要考慮將來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打破技能人才成長“天花板”
與就業密不可分的“教育”也被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被寫入了今年的工作重點。
全國人大代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羅丹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也意味著作為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連的職業教育在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在羅丹看來,伴隨產業轉型升級,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為此,她建議,加快推進國家資格框架建設,以國家資格等級及標準為依據,指導推動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與培訓改革,實現“人人成才,人盡其才”。
全國人大代表、德州恒豐集團高技能教練王曉菲指出,報考職業院校某種程度上仍然是考生的“無奈之舉”“末路選擇”,建議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讓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成為人們心中偶像,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技能、崇尚實踐的技能文化,讓更多人愿意主動選擇職業院校。
在3月7日舉行的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表示,發展職業教育,就是要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充分實現個人才干增長和價值提升。要完善職教高考,擴大職教本科規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長的“天花板”,讓職教學生“升學有道,就業有門,創業有方”。
全國人大代表、謝家灣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劉希婭建議,改善職業教育畢業學生就業環境,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不得隨意拔高用人學歷要求,在用人上不唯學歷,不拔高學歷,不得設置對同等職業教育學歷的歧視性門檻。此外,各級政府部門應積極推動構建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職業教育畢業生對口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高競爭力,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非學歷職業培訓教育。《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未來投資調研報告(2023-2029年)》顯示,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市場規模2021年達2215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2670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啟元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袁愛平表示,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是對傳統學歷教育的有效補充,完成學習階段的青年勞動者往往對切合市場的職業培訓和長期收入增長具有較強需求。袁愛平建議,有關部門應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嚴格區分合法教育培訓和非法辦學機構,統一明確非學歷職業培訓教育貸款的貸款條件,適度支持發展非學歷職業培訓教育貸款,多元化拓展學員培訓費用的金融解決渠道。
“3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35歲,職場的“隱形門檻”,困于年齡歧視的打工人不在少數。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主任呂國泉稱,35歲仿佛是一扇“玻璃門”,使一些人面臨求職難、流動難、晉升難、再就業難。全國政協委員、編劇蔣勝男表示,“3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不應該成為被邊緣化的對象。”
為此,呂國泉建議,要強化法律制度保障,明確就業年齡歧視判定標準,增加監管處罰可操作性,對各年齡段勞動者給予平等就業保護,要求用人單位不得將年齡作為招聘、晉升或辭退的紅線。同時,機關單位應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探索放開公務員考試35周歲限制,推動形成尊重中高齡就業者的良好社會風尚和積極心理預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建議,企事業單位應結合實際,考慮不同種類工作的特性和年齡匹配度,對一些需要豐富經驗和閱歷的崗位,應當向35歲以上群體傾斜。
此外,呂國泉還關注到了“35歲+”群體職業培訓問題。呂國泉稱,政府、用人單位等應完善職工培訓機制,擴大中高齡勞動者教育資源供給,提供更多崗位技能、再就業培訓等精準服務,提高其就業率和競爭力。(中新經緯AP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