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03-19 13:28:03
原標題:提升海岸帶生態景觀質量助力青島城市更新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提升海岸帶生態景觀質量助力青島城市更新
來源:青島日報
宋麗 杜金龍
隨著城市經濟和文化快速發展,我國已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將城市更新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城市更新過程中,需要對環境資源進行平衡與補充,通過對城市經濟、公共基礎設施、人文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系統化建設,將城市更新與良性發展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中。
《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海洋命運共同體先行示范區”等,這標志著青島將逐步實現由“中國區域性城市”向“國際化區域中心城市”的轉型,未來將成為面向世界,開放、整合全球資源要素的新高地。作為城市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岸帶景觀成為拓展城市空間、提質生活方式、優化產業格局的重要因素,海岸帶的質量反映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公眾的滿意度。應聚焦青島城市海岸帶,合理有效提升海岸帶生態景觀,激發城市濱海活力,塑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公共空間,從藝術、生態、場地等角度,對青島海岸帶進行更新修復治理,把場地功能格局置入城市規劃大環境中,從而創造出一個穩定長久的景觀系統。
青島市海岸帶景觀提升的必要性
第一,海岸帶的空間功能相對單一,亟須科學、合理規劃建設海岸帶景觀。青島擁有730.64公里的大陸海岸線,近年來,通過海水浴場、海濱棧道、城市會客廳的建設,部分海岸帶景觀得到大幅提升,但尚未得到整合和深入挖掘,局部岸線景觀碎片化現象仍然存在,陸海統籌、區域帶動也需進一步加強。
第二,海岸帶生態系統脆弱,亟須提升生態韌性。城市發展進程與環境破壞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關系,當海岸帶生態遭受的破壞程度超過其自我調節能力時,很難完成自我修復,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提升海岸帶景觀生態韌性,可以避免海岸帶開發的自發性與盲目性,基于海岸帶資源保護利用的設計出發點,可以有效地解決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平衡,構建結構穩定、功能多樣、環境協調的濱海生態系統。
第三,地域特色有待深挖,青島城市魅力期待持續釋放。旅游業發展與城市建設息息相關,海岸帶景觀提升在推動旅游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海岸帶景觀的提升,應融合沿海景觀空間,提高景觀辨識度,形成特點鮮明、獨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青島市海岸帶景觀更新的策略與方法
青島市海岸帶景觀的更新提升,是基于目前基礎上的更新實踐。要充分考慮原有基地環境和已被認可的特征元素,通過營造策略和設計手法,將新的空間與現狀場地組織結合,增強使用者的認同感,讓空間得以激活、再生。
第一,以生態修復為基礎,重塑海岸帶自然景觀,促進人與海洋、自然與城市的和諧共生。海岸帶景觀的更新提升應從原有的地形地貌、生態群落入手,在科學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展示出最具青島地域特色的海岸帶景觀,優化提升海岸帶環境的生態活力,營造出原生態、自循環、自生長的海岸帶生態景觀效果,提高海岸線生態韌性。對于生態環境基礎較差的空間,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擴大沙灘面積,減緩海岸侵蝕,恢復生態環境。對海岸線的修復可以通過灘肩補沙、人工沙丘構建、水下沙壩和沙堤吹填等方法,增加海灘使用面積,遏制海岸侵蝕,改善海岸環境,提升沙灘美感,滿足人的親水性。
第二,融入多種景觀元素,呈現整體統一、各具特色的海岸帶景觀。在海岸帶景觀的更新實踐中,充分分析基地特點,關注沙灘、濱海道路及周圍建筑、開放空間景觀,調查設計區域周邊環境及主要服務人群,確定空間主題及功能,形成符合青島城市特色的獨特海岸帶景觀空間,重點考慮海岸帶景觀特色元素的呈現與表達。
第三,根據功能定位,弱化城市“邊界”,優化原有城市空間結構及聯系。利用海岸線的變化,串聯不同的休閑廊道及活動區域,將海岸帶與城市公共空間系統統一規劃。利用合理的游憩設施布局及活動內容設定引導、規范游人活動范圍與行為,降低人為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同時針對民宿、碼頭、酒店等區域,合理布置附屬配套設施,增加特色景觀亮化功能,著力改善和提升空間環境品質,滿足不同類型人群對濱海空間及配套服務的全面需求,營造公共優先、親近自然、繽紛多彩的濱海城市公共生活。
第四,打造智慧景觀,為智慧城市添磚加瓦。公共藝術設計應以互動性景觀為主,增加景觀趣味性,提升人們參與感。景觀材料首選場地內原生材料,結合耐腐蝕的金屬型材、硬木、新型玻璃、再生石料等新型材料,在滿足自然生態、海綿城市的景觀需求同時,使其處處散發時代氣息。基于數字技術與建造技術,遵循智慧景觀的建設思路及目標,加強5G技術、人工智能、全息光影技術等科技手段應用,利用AI人工智能互動裝置激發的游戲、燈光、設施、小品等,可以更好地增強游客的參與感,同時也為海岸帶景觀賦予網紅屬性。
提升海岸帶景觀助力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進程中,漸進的“生態更新”模式逐漸成為城市建設發展的主流。日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式發布了《青島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未來城市更新將構建“一環一帶兩軸”的更新軸帶、培育“一核五極”的更新引擎,同時也將生態環境修復列入城市更新八項任務。青島是山海城相融合的特色城市,青島海岸帶景觀是串聯海與城的重要紐帶,也是《專項規劃》中“一環”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整體定位,系統更新,融合發展,呈現海岸帶與城市共榮。青島市海岸帶串聯自然空間、老城區、新城區、工業區等不同的城市空間形態,海岸帶景觀提升過程中,鼓勵將海岸帶景觀更新與周邊城市空間更新作為整體考慮,突出自然生態理念的同時,與區域城市空間形態相融合,優化區域特色,充分尊重并保護現狀海岸線自然生態,融入青島人文歷史元素,塑造舒適安全、生態穩定、特色鮮明的青島市海岸帶景觀。
第二,片區融合,特色發展,激發山海城共榮。青島市海岸帶景觀提升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立山、海、城共生共榮的協調發展格局。青島市有很高價值的建筑、景觀、文化元素等多位于海岸帶周邊,通過深挖人文歷史文化,結合海洋文化與地域歷史文化,為城市更新釋放文化氣息,可以將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文化資源融入老城區海岸休閑帶,將工業遺產、現代工業元素融入工業區海岸帶景觀。
第三,文化為紐帶,串聯海岸帶特色片區,實現城市文脈傳承。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既有大珠山舊石器遺址、瑯琊臺、三里河遺址、齊長城、天柱山摩崖石刻、道教建筑群、即墨古城等一批歷史遺跡,也有八大關近代建筑和文化名人故居群為代表的城市建筑景觀,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文化賦能城市肌理煥新與海岸帶景觀提升,打造連續的、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海岸帶生態休閑景觀界面,形成片區化由城市功能更新向海岸帶生態更新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青島年輕友好型濱海公園城市的特色競爭力。
海岸帶是自然與人文的紐帶,是城市發展的載體。青島海岸帶景觀生態更新,既是自然的生態,也是一種文化的生態,通過海岸帶景觀生態更新提升城市整體風貌,讓海岸帶與城市、人文環境的更新發展融為一體,最大程度發揮海岸帶對促進生態保護、文化傳承、旅游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保證景觀的實用性、可參與性前提下,重點體現生態屬性和人文屬性,突出海岸帶生態景觀在城市更新發展中的紐帶和傳承作用,推進青島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富有青島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作者單位:青島城市學院 青島華城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系青島市社科規劃研究項目 編號QDSKL2101341)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