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3-21 09:48:03
原標題:記者蹲點丨山東省提前三年完成7047萬畝農業水價改革任務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記者蹲點丨山東省提前三年完成7047萬畝農業水價改革任務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我省提前三年完成7047萬畝農業水價改革任務,用水觀念轉變,節水效益明顯
價格杠桿倒逼農業節水
□記者 方壘
陽春時節,齊魯大地陸續進入小麥灌溉高峰期。
山東是農業大省,農業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總量的60%。面對水資源短缺的省情水情,我省因水制宜,多措并舉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于2016年起試點推進農業水價改革,探索利用價格杠桿倒逼節水增效。截至2022年底,全省7047萬畝的改革任務全面完成,比計劃提前三年。近日,記者走訪東營、濱州、德州等市,看一看水價改革杠桿如何推動農業節水。
計量到戶
3月13日,陽信縣金陽街道西邊村的麥田里,農民正搶抓小麥返青關鍵期,給麥苗澆水。
“只需打一個電話就能澆地!”陽信縣金陽街道種糧大戶王玉將IC卡插入灌溉泵站控制箱,拿出手機撥通電話,隨著電話里嘟聲響起,眼前的出水口便噴出了水。“這樣的出水口大概每隔50米就設置一個,需要澆哪塊地,撥打電話發送指令,即可實現遠程開關。”
如今,像這樣的智慧灌溉模式已經覆蓋了陽信縣40萬畝農業水價改革試點區。“每個灌溉設備都安裝了射頻控制系統,群眾插卡取電,手機遙控,通過以電折水就能實現計量到戶。”陽信縣城鄉水務局局長劉希柱說。
用多少水,交多少錢,老百姓的節水意識也慢慢樹立起來。“以前是大水漫灌,一畝地澆一次怎么也得100多立方米水,還得自己拉著柴油機,架上‘小白龍’從河里抽水,費時又費力。”王玉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現在輸水管道直接入地通往田間地頭,既減少了滲漏,又能精準控制,每畝次可節水約20立方米,設備錢也省了,澆一畝地的成本從原來40元降到現在的20元左右。
為確保節水效益持續,陽信縣探索實施“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管理”模式,將灌溉工程經營權移交相關公司,逐步實現水費征收、工程管護規范化和專業化。“公司24小時全天候服務,對群眾反映的出水口損壞、管道破壞、控制系統故障等問題能及時搶修。”劉希柱介紹,全縣40萬畝改革面積,實現畝均節水約40立方米,年節水1600萬立方米。“按去年用水量折算,相當于省出全縣一年半的城鄉生活用水。”
明晰水權
“一畝地每年的水權指標是179立方米,節水改造后,不僅能滿足澆地需求,省下的水村委會還能回購。”近日,寧津縣劉營伍鄉村民張霞正忙著澆小麥。這幾年通過水權交易,她嘗到精打細算省水的甜頭。
張霞口中的“水權”,是寧津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中的一項制度創新。寧津縣按照“區域分配原則”,將全縣1.5億立方米農業用水指標作為初始水權,分配到各鄉鎮。水權確權到戶、發證到村,向村委會頒發集體水權證書,注明每戶水權量、可轉讓水量、轉讓條件等信息,真正使水權看得見、摸得著、可轉讓。
“當用水戶用水量超過其水權時,就需要重新購買水權,否則無法實現灌溉。相反,結余下來的水權可以交易。”寧津縣水利局副局長孫洪亮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縣累計水權交易645萬立方米,交易金額32.25萬元。
此外,寧津縣還配套建立超定額累進加價、節水獎勵等機制,尤其是對節水成效顯著的合作社、種糧大戶等給予補貼。“過去澆地按畝收費,現在按水量收費,少用少花錢,還能得獎勵。”寧津縣劉營伍鄉龐寨子村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海瑞說,去年1200畝土地拿到了1萬多元節水獎勵。
“有了激勵,大家都想盡方法節水。”孫洪亮說,比如農戶自發改大畦為小畦,田畦變窄變短,水流更快;家庭農場推廣卷盤式噴灌機、半固定式噴灌機等節水設備。
省水利廳農水處處長修婷介紹,目前我省改革區內核定的農業水價基本達到了運行維護成本水平,下一步我省還將開展末級渠系以下農業水價執行情況摸底調查,同時督促各地繼續探索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節水的積極性。
灌區改造
得益于農業水價改革和國家引黃灌區續建配套等政策,去年7月起,東營市墾利區投資2500余萬元,對路莊灌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包括干支渠節水襯砌,未襯砌渠道進行邊坡整修,新(改)建節制閘等水工建筑物60余座等,大大提升了引水灌溉過程的節水能力和灌溉效率。
“如今春灌期4.5萬畝灌溉面積,澆頭一茬返青水只需要10天時間、540立方米水就能完成,比之前少2天,還能省下160萬立方米水。”墾利區水利局副局長邊永平說,以前引水渠道都是土渠,輸水過程滲漏嚴重,再加上部分支渠、斗渠節制閘老化失修,供水效率大打折扣。
灌區的現代化遠不止于此,借助我省數字孿生水利改革試點契機,如今在墾利區0.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已實現由“憑經驗要水”向“憑數據供水”轉變。“利用田間安裝的土壤墑情監測站、氣象站,結合衛星遙感影像分析數據,可實時感知農作物的種類、種植面積、土壤含水量等數據,依據數學模型和算法,能測算出不同生長時期的灌溉需求,如什么時候開始灌、大約需要多少水。”邊永平說。
統計顯示,近兩年,我省沿黃9市65處灌區均完成農業節水工程,共整治襯砌渠系1.49萬公里,配套改造涵閘、渡槽等建筑物1.54萬座,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800余萬畝,灌區骨干工程渠系水利用系數達到0.7以上,灌溉周期平均縮短3.3天,連續多年實現增產增效不增水。全省6處灌區正開展數字孿生灌區試點,通過先行先試深入推進灌區現代化。
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宋書強介紹,今年,水利部將啟動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我省將抓住試點的有利契機,緊緊抓住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這個“牛鼻子”,進一步挖掘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深入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