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wǎng)
2023-04-03 16:50:04
原標題:文化之窗|“大秦嶺”“大泰山”地域文化如何深挖
來源:大眾報業(yè)·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文化之窗|“大秦嶺”“大泰山”地域文化如何深挖
來源:大眾報業(yè)·大眾日報客戶端
日前,話劇《主角》帶著黃土地上的一股“陜風”強勢登陸山東省會大劇院,開票以來便備受關(guān)注。它延續(xù)了話劇《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對于文學傳統(tǒng)的回歸和“秦人秦事”的堅守,三部話劇擦亮了陜西人藝“茅獎三部曲”的文化招牌。
放眼當下文化界,話劇舞臺之外,陜北味的文藝作品在大小熒幕上皆吃得開,為何“額”一出口就是討喜,陜北地域文化究竟魅力幾許?能給我省文藝創(chuàng)作帶來怎樣的啟示?
吼一聲秦腔,
“不煎不熬不成角兒”
“我無法想象一個作家如何寫他不熟悉的生活?!标兗骷谊悘年兡系拇笊街凶叱觯瑤е鴮释恋碾y舍把他熟悉的戲劇舞臺寫進了小說《主角》。2019年,《主角》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2022年,陜西人民藝術(shù)劇院和編劇曹路生九易其稿,將70萬字小說改編成3萬字劇本,把《主角》搬上了話劇舞臺。
何謂主角?戲里說,“不苦不累不成角兒”“不傷不悲不成角兒”“不患不難不成角兒”“不煎不熬不成角兒”“不屈不辱不成角兒”“不容不忍也不成角兒”。《主角》的主人公憶秦娥從放羊的娃娃到一代秦腔金皇后,她人生起點不能再低了,大山里的放羊娃跟著舅舅進了縣劇團,因為在伙房燒火時練功,被四位秦腔師傅慧眼識珠。憶秦娥似乎生來就是要成為主角的,然而生活注定不讓她順遂。成為主角給她帶來的不是掌聲與祝福,而是來自同伴的流言和誹謗,只身一人的她在孤獨的泥沼里越陷越深。登上藝術(shù)的頂峰,卻淪陷于愛情的低谷。初戀被她的“光環(huán)”埋葬,為了自證清白與花花公子劉紅兵成婚,卻遭到背叛;離婚后與畫家石懷玉交往,卻因此斷送了兒子的生命。
“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烤的那個人,而我愿意做那個把自己架到火上烤的人?!边@是憶秦娥的扮演者劉李優(yōu)優(yōu)在建組時告訴自己的話,為了飾演憶秦娥,沒有舞蹈和戲曲基礎(chǔ)的她提前兩年進行戲曲訓練,從壓腿踩胯開始,感受角色,坐著時將腿盤成臥魚狀,巡演路上隨身帶著一根燒火棍,利用休息時間獨自練習……“前期一切的準備工作都是為了在演員心里種下一顆種子,隨著排練的時間慢慢推移,在人物之間的磨合中,種子慢慢生長,人物也逐漸豐滿”,劇中劉紅兵的扮演者安猛講出了話劇演出的魅力所在?!把莸谝粓龊脱莸谝话賵觯_詞是一樣的,但感受不一樣,我覺得一開始的種子也很重要,然后慢慢地開花結(jié)果也很重要?!?/p>
表演之外,編劇曹路生巧妙地把劇本結(jié)構(gòu)用秦腔經(jīng)典劇目的擇選作為主要場次的劃分,《楊排風》《白蛇傳》《游西湖》等劇目伴隨著憶秦娥情感命運的波瀾起伏,描摹著憶秦娥藝術(shù)生命的航行軌跡。秦腔的生命力來源于黃土地,在黃天厚土走了一遭又流淌回秦人的血液中,成為他們身體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的加入和融合讓整個作品豐富飽滿,蕩氣回腸。
“西北風”的底氣:
戲劇創(chuàng)作回歸文學傳統(tǒng)
不久前,著名作家賈平凹出席首屆濟南書市開幕式并致辭。去年,他剛剛出版了長篇小說《秦嶺記》,“生在秦嶺,我寫的東西沒有辦法繞開秦嶺。”不難看出,陜西作家的筆下大多離不開生長的土地,那是歷史的厚土,也是文學的厚土,柳青、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陳彥等一大批作家扎根生活,在文壇形成了一支獨樹一幟、難以效仿的文學陜軍,這是西北風勁吹的底氣所在。
《主角》等作品的舞臺化,被視為戲劇創(chuàng)作回歸文學傳統(tǒng)的范本。未來五年,陜西人藝計劃再推出兩部文學名著改編新作,分別是作家李佩甫的《生命冊》和陳彥的《裝臺》。其中,劇版《裝臺》已于2020年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在陜西本土文學影視化過程中,《白鹿原》就有多個版本的電視劇集和電影,路遙的《平凡的世界》1990年就被拍成電視劇,而后在2015年由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等主演的新版《平凡的世界》同樣口碑不俗。
除去經(jīng)典文學的劇本加持,陜西的地域文化符號也是影視作品中的常客。20世紀80年代,中國第五代導(dǎo)演行走于大西北,拍攝了一系列反映西部民風民俗的電影。《黃土地》《秋菊打官司》在人民日常生活狀態(tài)的描繪間呈現(xiàn)出了大量的西部民俗事象。《武林外傳》中的佟湘玉可能是不少觀眾印象里陜西人的典型代表,“額錯咧,額真滴錯咧”,一口地道關(guān)中話的加持讓角色形象更加迷人。近年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長安十二時辰》中都有不少陜西美食的特寫,同樣是地方小吃,周瑩愛吃軟糯香甜的甄糕,張小敬喜歡熱騰騰的水盆羊肉,人物性格從地方吃食上可窺一二。
陜西地域色彩為何能在影視圈留下濃墨重彩?西北風頻頻吹拂的原因不外乎地杰人靈。“峻嶺登臨最上層,飛埃漠漠草稜稜”秦嶺架起她的骨骼,黃河流淌她的血液,秦、漢、唐三朝就為陜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革命圣地延安為革命以及軍旅題材的作品創(chuàng)作提供了生長的搖籃。黃天厚土孕育出陜西人的靈氣兒和能干事的拼勁兒,“老陜”的故事還得老陜來講,陜籍影視從業(yè)者懷著對故鄉(xiāng)深沉的情懷和愛憐,從生活里尋找靈感,人物的生命表達飽滿而富有層次,“瓜”得淳樸可愛,“慫”得老實憨厚,“楞”得率真熱烈,“罵人他最狠,心眼他最實”,黃土的性格就是他們的性格,大山的性格就是他們的性格。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劉佳認為,土地的廣袤與恢宏,秦腔的高亢與渾厚,白羊肚毛巾的樸實與簡練,歸根結(jié)底都是為了呈現(xiàn)陜西人的質(zhì)樸豪邁,人的精神、品質(zhì),人的真實、淳樸,才是最觸動人心、最打動觀眾的關(guān)鍵點,是陜西影視傳播的軟形象和地域文化的靈魂。
坐擁“文學陜軍”“長安畫派”,陜西期待再打出“西部影視”的品牌,讓陜西影視文化的高原再起高峰。要把陜西故事講活,首先就要注重講法,比如大家都愛聽的陜西方言,在傳播上同樣有取舍,《主角》在巡演時會根據(jù)受眾文化差異在全方言的基礎(chǔ)上進行微調(diào),比如刪去一些原生的諺語表達,一切以戲劇效果呈現(xiàn)為轉(zhuǎn)移,讓陜西人聽著親切,外地人聽著新鮮也聽得懂。地道的方言正是作品的加分項,不僅兩位主演對此十分確定,也是文藝創(chuàng)作者的共識。
“大秦嶺,大泰山,
都有理由寫得好一些”
山東與陜西兩省同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賈平凹來濟時曾說,山東與陜西之所以是文化大省、強省,與我們腳下的大地有關(guān)系,與泰山和秦嶺有關(guān)系。“無論生在大秦嶺,還是生在大泰山,只要從事寫作,都有理由寫得好一些,因為你的資源豐富?!?/p>
近年來,在山東影視文化工作者對魯劇“守正創(chuàng)新”的精神追求下,一批富有濃厚的山東味道的電視劇集登上熒幕。去年春天登上了央視綜合頻道的《三泉溪暖》,就將龍山黑陶、鐵藝非遺產(chǎn)業(yè)、山東快書、山東琴書、山東呂劇等富含地方特色的文化符號與劇情相結(jié)合,山東人文特質(zhì)與時代風貌也在劇中得以展示。其取景地朱家峪還曾拍攝過《闖關(guān)東》《南下》《老農(nóng)民》《青島往事》等多部山東氣質(zhì)滿滿的高口碑作品。在緊跟時代步伐的創(chuàng)作主題下,《溫暖的味道》以打造當代精品鄉(xiāng)村題材影視劇為探索方向,講山東人的事,也幫山東人做事。拍攝地后石溝村,起初缺少人氣,在劇集熱播后,劇中許多頗具生活氣息的特色布景變成游客的打卡地,這是一次“影視產(chǎn)業(yè)+美麗鄉(xiāng)村”的成功嘗試,文化旅游業(yè)的提振,是文藝作品與城市形象互動后最直接的社會效益。
如果說陜劇中的陜西人形象是“不變中的萬變”,那么魯劇中的山東人可能是“萬變中的不變”。媒體呈現(xiàn)的山東人,在本分仗義等共通的北方性格下又是令人驚喜的:坐擁脫口秀王國半壁江山,時不時因為倒裝句上個熱搜,賈玲都在春晚小品里說起山東方言“吃蛤蜊,哈啤酒”,基因里的幽默無處藏匿。
山東守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有的是登上熒幕的底氣,同時在資源的挖掘和轉(zhuǎn)化上,特別是在舞臺劇的創(chuàng)作上,還有極大的空間可以轉(zhuǎn)化、開拓,比如除了孔孟、二安,齊魯大地上諸多名士的故事也亟待更生動的講述,像柳子戲、琴書、快書等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也期待更多樣更精巧的糅合呈現(xiàn),而現(xiàn)有的展示山東特色的經(jīng)典、名作怎樣進行二創(chuàng)形成精品也成為一個可以進一步探討的課題。時代感不僅是對過往史實的回溯,還有對新時代的熱切期盼,對新興文化的選擇性吸納,和對經(jīng)典與傳統(tǒng)的適當改編,話劇《主角》將文學、戲曲、方言灌注于大眾舞臺,即一次叫好又叫座的錘煉。沿著這樣的思路,或能將山東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山東人的特質(zhì)有機融進具有時代感、創(chuàng)新性的文藝作品中,全方位全景式展現(xiàn)新時代的氣象。(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可新 實習生 張銘?zhàn)蟮溃?/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