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4-25 16:07:04
原標題:“沿黃水利行”走進菏澤,水文化孕育新發展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沿黃水利行”走進菏澤,水文化孕育新發展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九曲黃河潤澤山東大地,綿延千里,哺育齊魯兒女,留下了深厚寶貴的歷史文化。4月20日至21日,由山東省水利廳、省文旅廳、山東黃河河務局主辦的“弘揚水文化 沿黃水利行”媒體采風活動走進菏澤,近20家媒體記者走上黃河堤壩、探訪閘涵、深入干渠、了解村臺,見證菏澤市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的生動實踐。
菏澤市是黃河入魯第一市。黃河在菏澤境內全長185公里,流經東明、牡丹區、鄄城和鄆城四縣區。獨特的區位優勢,為菏澤賦予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機遇,也讓菏澤在國家黃河戰略中擔負著更重要的使命。
高村是黃河進入山東由寬河道突然變窄的隘口,高村險工以上66公里是山東黃河范圍內唯一的一段游蕩性河道,也是歷史上典型的“豆腐腰”河道代表。在這里,坐落著高村黃河歷史文化苑,講述黃河高村搶險歷史,還配套建設了治黃歷史碑廊和現代治黃碑廊,再現人民治黃生動實踐。
高村灌區通過高村引黃閘引調黃河水,經多年發展,形成以東干渠、南干渠為主要干渠的灌溉渠系,有效灌溉面積12.5萬畝。兩干渠同時承擔東明縣生活和工業供水任務。近年來,水利部將高村灌區納入國家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通過對灌區內干渠襯砌、配套建筑物建設、計量設施安裝等提升改造,使高村灌區綜合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寄托著灘區群眾百年的“安居夢”“致富夢”。在鄄城縣舊城鎮六合社區,高高的村臺上矗立著一幢幢白墻黛瓦的房屋,昔日灘區上四處分散的一座座“孤島”已不復存在。
六合社區為村臺搬遷社區,位于鄄城黃河灘區內。“三年攢錢、三年墊臺、三年蓋房、三年還賬”,曾經是這里灘區群眾艱苦生活的寫照。為解決灘區百姓之困,推進黃河下游灘區治理和灘區群眾脫貧致富工作,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規劃》中明確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的范圍,涉及菏澤、濟寧、泰安、濟南、濱州、淄博、東營7個市17個縣區,惠及60.62萬灘區群眾。
六合社區則利用黃河灘區的遷建契機,徹底解決灘區群眾生活生產不便及居住環境差的局面,配套社區服務中心、商業街、公廁、學校、創業車間、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基礎設施,為群眾生活、就業、教育、娛樂提供了方便,實現了灘區群眾千年以來的安居夢。
“搬遷之前都是外出打工,顧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生活越來越好了!”六合社區創業車間的女工蘇翠芝說道。如今,六合社區通過創業車間與配套公建,有效帶動了周邊百姓就地就業增收。同時,依托灘區肥沃的水土資源和沿黃地理優勢,六合社區大力發展高效經濟果林種植和鄉村旅游,力爭走出一條黃河灘區村莊振興之路。
如今在鄆城縣,水滸文化已然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在這里,水滸好漢城是一座集中陳列和展示水滸文化的博物館,鄆城縣衙、晁家莊、忠義樓等36院落、72景觀、108個景點,將一部《水滸傳》立體呈現。
“春節期間,水滸好漢城每天都有三四萬人次的客流量,成為網紅打卡地。”水滸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的水滸好漢城不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更是集影視拍攝基地、研學基地、表演基地、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等于一體的復合型項目。當前,正在規劃建設水滸旅游及武術文化綜合提升項目——將打造水滸文化展示區、水滸觀演區和休閑娛樂區,創造一個可觀、可游、可閑、可聚、可修、可住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菏澤市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興水方針,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加快實施洙趙新河、東魚河、萬福河等重點河道整治,積極推進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建設了一大批平原水庫,實施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建設大批美麗幸福示范河湖,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