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5-09 17:11:05
原標題:山東“希望小屋”2.0版 讓“希望”升級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山東“希望小屋”2.0版 讓“希望”升級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這世上,“希望”兩個字多么美好。
但凡被賦予希望,事情也變得美好起來,比如,“希望小屋”。
2020年6月,在山東,“希望小屋”的故事拉開序幕,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啟動實施“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項目針對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困境兒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獨立學習生活空間,并配套愛心志愿者結對幫扶,探索了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相結合的新模式,促進實現從“小屋煥新”到“精神煥彩”的轉變。截至目前,項目累計募集資金超2.7億元,已建、在建小屋20925間,惠及困境兒童2.1萬余名。
線下開展專項行動,拓展志愿服務項目;線上開發小程序,研發大數據平臺;發布志愿者招募令,健全志愿者培養體系……現如今的“希望小屋”正在快速進入“優化志愿服務”的2.0版。
專項行動、品牌活動助力“希望”升級
“我和同村小伙伴每到周六就來小課堂,老師們給我們輔導功課、教我們唱歌跳舞,這里有很多小朋友,放學我都舍不得走。”“希望小屋”受助兒童徐可(化名)高興地說。
一個帶著希望的事物出現——“希望小課堂”。
這個課堂是臨沂費縣點點義工聯合會助力“希望小屋”志愿服務的一個探索,每到周六就會充滿孩子們和志愿教師的歡聲笑語,還有那朗朗的讀書聲。費城街道的十余名“希望小屋”小主人已經把這里當成了第二個家,而志愿者們則成了他們的親人和朋友。
“第一次看到徐可,并沒有現在這樣活潑開朗,看到老師和小朋友不敢打招呼、有問題也不敢問,但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徐可變了一個人似的,愛說愛笑。”志愿教師晏飛說,“希望小屋”的小主人不乏事實孤兒及留守兒童,缺少關愛的他們大多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希望小課堂”除輔導語、數、外等科目外,還開設了心理輔導、手工制作、舞蹈、繪畫、體育、音樂等特色課程,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也讓孩子們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中敞開心扉、健康成長。
隨著“希望小屋”項目逐漸進入下半場,帶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務項目、品牌活動在山東各地全面開花。
共青團菏澤市委聚焦4400余名“希望小屋”受助兒童,實施“彩虹橋”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搭建信息化平臺、組建專業志愿服務隊、實行志愿者動態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希望小屋”志愿服務的專業化、制度化、精準化水平,幫助“困境兒童”向“彩虹少年”轉變。共青團濱州高新區工委發起“希望小屋”兒童結對關愛項目,對“希望小屋”受助兒童開展跟蹤陪伴、結對關愛等志愿服務。通過志愿者的定期走訪、生活引導和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培養自強自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增強社會融入能力,與家長一道共同督促孩子們樹立愛整潔、愛勞動、愛生活、愛學習、愛父母的生活理念。
在一系列實踐中不難發現,擦亮“希望小屋”招牌,助力“希望小屋”升級,常態化開展志愿行動和項目不可或缺,也是“小屋煥新”到“精神煥彩”的必經之路。
“數字公益”推動“希望”轉型
“多少次汽車在起伏的道路上奔馳,路的盡頭,晚霞緋紅。除了晚霞,路的盡頭還有小夢(化名)的笑臉。”這是菏澤鄆城“希望小屋”志愿者張慧穎在工作日記上寫下的一段話,小夢是她結對服務的一名困境兒童。
現在,張慧穎的工作日志由紙上變成了線上,2023年,共青團菏澤市委發起了“希望小屋”志愿服務工作提升行動,并發布了一個“新工具”。
又一個帶著希望的事物出現——“彩虹橋”小程序。
小程序依托“大數據+云平臺”,可以對“希望小屋”信息、管理、服務進行實時查詢、調取、錄入和更新,幫助實現小屋和志愿服務管理精準化、規范化。共青團菏澤市委的工作人員一邊說,一邊饒有成就感地展示小程序,“信息一賬通管:全部兒童信息、志愿者信息可通過后臺實現新增、刪除、修改等管理功能;情況一目了然:兒童個人、家庭、結對志愿者等情況可詳細查看;位置一觸即達:查看兒童詳細信息,點擊位置可以直接轉到地圖導航,點擊監護人、結對志愿者聯系方式可直接撥號……”
不僅僅是在菏澤,濰坊也有專屬“希望小屋”的線上服務系統——“希望小屋”大數據平臺。這個平臺在2020年6月伴隨著“希望小屋”的出現有了雛形,與小屋建設同步推進;2020年10月上線,并全面啟用。共青團濟寧市委創新開發的“濟寧希望小屋”信息化平臺,實現“希望小屋”項目全鏈條信息化管理,精準服務困境兒童,有效提升項目透明度、公眾認可度。通過“濟寧希望小屋”小程序,將“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實施過程全鏈條信息化、可視化、動態化、科學化,能全方位展示項目實施過程。
看,現如今的“希望小屋”,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將小屋建設情況、受助青少年基礎信息、志愿服務進展情況進行立體化統計和網格化管理,實現管理工作的精細化、信息共享的便捷化,正在朝著“數字公益”的方向邁進。
超4萬名志愿者讓“希望”更旺
“這個圓錐體的體積應該先求出底面面積,然后再利用體積公式……”在菏澤巨野縣核桃園鎮付廟村,“希望小屋”受助兒童小愛(化名)經常通過微信視頻接受“老師”的學業輔導,而這位“老師”是目前正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讀大一的李家耀。他們的“師生”情開始于共青團巨野縣委牽頭組織的巨野籍大學生線上結對“希望小屋”兒童助學活動項目,正是這樣的結對活動,讓李家耀成為“希望小屋”志愿者之一。
通過近三年的不斷積累,“希望小屋”志愿者人數已經超過4萬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小屋教師”“小屋醫生”“成長導師”……這些都是他們的名字。
志愿者引得來,也要留得住,這樣才能為受助兒童提供持續不斷的志愿服務。以濰坊為例,團市委持續加強對小屋志愿服務的規范管理,定期組織開展集中性志愿服務培訓、座談交流、觀摩學習等,不斷提升青年志愿者的服務技能和水平。同時,還通過強化對志愿者的激勵褒獎等,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能動性、積極性。
山東共青團以“牽手關愛”志愿服務行動為載體,廣泛招募青年志愿者,與受助兒童建立“一對一、多對一”幫扶關系,常態化向受助兒童提供親情陪伴、心理疏導、學業輔導、感受城市、心愿達成和地方特色活動的“5+X”服務,并針對特殊受助兒童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幫助受助兒童養成良好習慣,解決成長和學習中的困難問題,培養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此外,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臺,提供心理咨詢、法律維權、法治宣傳、自護教育等服務,解決受助兒童心理問題和維權訴求;依托“希望課堂”“流動少年宮”“七彩假期”“三下鄉”等品牌項目讓受助兒童開闊眼界、增長見聞,補齊假期教育短板;依托“希望工程”“圓夢助學”項目,提供助學資金支持、助力完成學業、促進全面發展,為受助青少年夢想保駕護航。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幫扶活動近10萬次,服務時長18.7萬小時。
如果說三年完成兩萬間小屋的建設是“希望小屋”的“1.0版”,那現如今,志愿服務的后半場接力就是“希望小屋”的“2.0版”。
未來,“希望小屋”還將不斷升級,同步深度鏈接教育、民政、醫療等各類資源,進一步拓展項目幫扶內涵,形成團組織聯動、團內外互動的共青團公益事業鏈,實現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