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23-05-10 09:08:05
原標題:區關港聯手 打造“青島自貿2.0”
來源:青島早報
原標題:區關港聯手 打造“青島自貿2.0”
來源:青島早報
早報5月9日訊 5月8日,青島自貿片區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召開工作會議,總結區關港聯合創新三周年工作成效,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2020年6月,青島自貿片區、黃島海關、山東港口青島港發起成立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3年來累計推出50項創新舉措。今年,區、關、港、學等多方聯手,將重點推進深化區港物流一體化監管改革,推動“關港通”功能再升級等12項創新項目。
3年推出50項創新舉措
據介紹,青島自貿片區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成立3年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打造口岸便利化營商環境、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提升港航綜合服務能力,累計推出50項創新舉措。這些舉措約占青島自貿片區創新舉措總量的20%。其中,獲省級及以上復制推廣的24項,占比約達45%。
據了解,青島自貿片區區關港攜手合作的3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量節節攀升,年均分別增長4.3%、8%,到2022年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港。山東港口青島港黨委書記、董事長蘇建光在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青島港生產經營延續3年來的良好勢頭,貨物吞吐量完成1.6億噸,集裝箱完成662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4.2%、12.2%,在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23年一季度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數據中,雙雙實現進位爭先。
黃島海關黨委書記、關長馮仲良介紹,3年來,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的運行實踐證明,區關港聯席會議制度及聯合研究中心運作效率高、運行效果好,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外貿進出口年均增幅27.3%,占青島市比重由16.5%提高到22%;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速51%,占青島市比重由4.1%提高到16.3%……記者了解到,創新賦能下,青島自貿片區的發展活力也正加速釋放。
發布兩大改革創新措施
會上還發布了“關港雙輪驅動”“山港一港通”兩大改革創新措施。
關港雙輪驅動查驗作業模式能夠利用信息化手段將政府、海關、港口、企業等各主體、各環節串聯,通過精簡海關查驗環節、關港協同作業、信息主動公開等手段,提高海關監管效能和港口綜合作業效率。區關港攜手利用該模式建設的“云港通”平臺上線以來,累計注冊企業1830家,2022年預約查驗7.2萬票、18.8萬箱,同比增長11.3%,累計無接觸查驗31.6萬自然箱,節省費用超4000萬元。海關整體查檢作業時間實現前推后移,使得貨物港口作業時間平均提速2小時。
“山港一港通”作業新模式能夠實現支線啟運港與干線出境港之間貨物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將支線港通關周期縮短1至2天,內陸集裝箱貨物艙位預留、抵港直裝,操作成本每箱節約800至1000元。今年一季度,通過該模式完成貨物出運9100標箱,為企業節約費用700多萬元。
確定年度12項創新項目
2023年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和建設“青島自貿2.0版”的開局之年。為進一步深化區關港聯合創新,搶抓制度型開放新機遇,推進更高標準的貿易、運輸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區域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經青島自貿片區管委、黃島海關、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三方共同研究,確定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年度12項創新項目。
據悉,在推進口岸便利化通關方面,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將深化區港物流一體化監管改革,優化“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推動“關港通”功能再升級,推進預包裝食品標簽檢驗監管模式創新。
在壯大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方面,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將探索開展大宗商品保稅倉單質押融資,做大做強保稅燃料加注業務,深化新型跨境易貨貿易模式探索。
在提升港航服務能力方面,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將推進山東港口通關物流一體化,加快集裝箱自動化碼頭三期建設,推動大宗商品便利通關。而在提升口岸風險防控能力方面,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將強化口岸監管聯防聯控,提高口岸風險管控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張孝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