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3-08-21 11:05:08
原標題:煙臺海上有座"綠色寶藏"!"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上線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煙臺海上有座"綠色寶藏"!"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上線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
大小新聞客戶端8月2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王修齊 實習生 林丹丹 通訊員 宋瑋 攝影報道)在萊山區四十里灣西部海域,從空中俯瞰由山東海洋集團投資建造的全國首制裝備休閑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像一條“寶石項鏈”鑲嵌在蔚藍海面上。
這里不僅孕育著上百萬尾海魚,更是集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閑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于一體的智慧型海洋牧場綜合體。更為重要的是,這兒還是一座綠色低碳的“寶藏”。
海上,一塊塊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綜合體平臺上,年發電百萬度,完全滿足“耕海1號”的生產、照明用電;海下,投放的人工魚礁可以幫助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為大量藻類和貝類生物提供附著生長點,以達到海洋固碳的目的。這一海洋牧場碳匯循環經濟示范項目,讓“耕海1號”搖身變為漁業的“碳”路先鋒。
日前,記者走進了這座“綠色寶藏”,探究它如何開發漁業的固碳潛力,實現海水養殖漁業匯碳、存碳和固碳的多元化目標,打造出漁業綠色可持續養殖的“煙臺模式”。
給海洋生物造“房子”
人工魚礁藏“碳”于海
在海洋中,凡是不需投餌的漁業生產活動,就具有碳匯功能。海洋碳匯即“藍碳”,它是生物固碳的“寶庫”,也是我國實現碳中和路徑的重要一環。
“耕海1號”如何打造藍色碳匯循環經濟區域?人工魚礁發揮了大作用。
貝類生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夠捕獲海水中游離的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鈣外殼,是最經濟有效的藍碳途徑之一。如果在光禿禿的海底,放置一些堅硬的構造物,大量藻類和貝類就會附著生長,不僅能增加生物多樣性,恢復和完善海底生態系統,還能進一步實現海洋生物的固碳功能。
海洋牧場碳匯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位于“耕海1號”南部開放海域的海珍品增殖區,共成堆投放了約204.48萬塊多功能組合增殖礁,占用海底面積3.24公頃。在位于“耕海1號”海釣長廊周邊及內部海域的天然集魚區,平鋪和成堆投放了魚礁8280空方,礁區占用海底面積0.7483公頃,為海洋漁業資源提供棲息和庇護、孵幼場所,恢復并增殖所在海域的天然漁業資源,產出野生漁獲。
“人工魚礁就是我們為貝類和藻類生物搭建的‘住宅’,開展人工魚礁建設可為海洋藻類及附著生物提供附著基質,恢復海洋藻類及附著生物,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同時,人工魚礁建設可為海洋生物提供庇護及索餌場所,結合苗種的底播增殖,可有效的修復漁業資源,實現漁業資源循環可持續發展?!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預計將投放人工魚礁3.7萬空方,占用海域面積3.9883公頃,充分開發碳匯漁業的固碳潛力?!?/p>
上可發電下可養魚
實現“漁、電、環?!比S收
從空中俯瞰“耕海1號”,一番新景象映入眼簾,綜合體平臺上架起了一排排板子陣列……登上平臺走近一看,這不是普普通通的板,而是具有太陽能發電功能的光伏板。
在海上架設光伏板陣列,下方水域進行漁業養殖,形成了“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光漁互補”發電新模式。
“我們通過建設1610平米,768塊PERC單晶硅雙玻雙面光伏發電組件、傳輸線纜及40組蓄電池,打造出‘光漁互補’模式,實現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除光伏發電外還建設了風力發電作為能源補充。“這些新能源發電設施能夠年產約百萬度電,足以滿足海洋牧場綜合體的照明和生產養殖需求,極大減少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有害氣體的排放,實現綠色節能發展?!蹦壳?,“光漁互補”模式已完成項目基礎建設,開始投入使用。
記者了解到,光漁互補的優點不僅在于節約能源,還可以提高水產養殖的效率。在這種模式下,太陽能電池板被架設在水面上,可以有效地阻擋水面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從而使水體溫度降低。這種降溫效應不僅有利于水產養殖,還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效率,從而可以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
海洋牧場碳匯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建成后,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是不容小覷的。能夠打造漁業綠色可持續養殖模式,提高碳匯漁業產量并優化養殖產業結構,實現不同能量物質的循環利用、養殖活動與環境條件的協調和統一,形成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低的“三低”產業,實現海水養殖漁業匯碳、存碳和固碳的多元化目標。
“海洋牧場碳匯循環經濟示范項目通過碳匯循環經濟區域的海產品銷售,并配合‘耕海1號’項目開展休閑漁業運營,探索海洋牧場發展新路徑,為復制推廣海洋牧場綠色低碳發展積累寶貴的‘煙臺經驗’?!痹撠撠熑吮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