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6日訊 近日,南非開普敦舉行的第31屆國際制圖大會上,由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設計制作的《藍印·青島老街地圖》獲得大會最高獎——故事地圖類專家評審第一名,填補我國同類獎項的空白;另一作品《漆境山海——新中式漆畫地圖》則獲掛圖類公眾投票獎。
閃耀國際舞臺,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其在地圖文化領域的“硬實力”,向世界呈現中國文化之美。站在全新起點,崇尚實干、注重實績的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又將如何凝心聚力探索創新,在地圖上“蹚”出具有青島特色的文化創意路?
每一幅地圖,都記錄著人類進步的歷程;每一段歷程,都反映出社會發展的點滴。客觀來看,地圖是人們在長期社會實踐、科學實驗中創造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融合的文化產品,其發明、使用、推廣,必然會在社會、思想領域產生重要的影響。基于此,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讓地圖文化研究煥發朝氣與活力,是測繪地理信息人義不容辭的任務與使命。
前不久,在南非開普敦舉辦的第31屆國際制圖大會上,由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設計制作的《藍印·青島老街地圖》和《漆境山海——新中式漆畫地圖》兩個地圖作品雙雙獲獎,贏得外國專家、觀眾的高度贊賞。
值得一提的是,《藍印·青島老街地圖》獲得大會最高獎——故事地圖類專家評審第一名,填補了我國同類獎項的空白。
以地圖講故事,以故事講歷史,以歷史講人文。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將擁有1300年歷史的藍印藝術與地圖碰撞結合,通過文字、音樂、攝影綜合講述山東青島老街的故事,從中山路到太平路,從八大關到五四廣場,以承載著民間藝術的地圖,讓人們充分感悟城市的歷史內涵。
據了解,這場由國際地圖制圖協會主辦的科學技術會議,是國際地圖學領域最高的交流平臺,也是世界地圖制圖界的學術盛會。
2013年研發的《剪紙地圖》在第26屆國際制圖大會上榮獲“專家評審委員會其他地圖產品類一等獎”,這是國際制圖界的最高獎,也是我國首次斬獲該獎項;“國風圖韻”系列的《青花瓷地圖》、《大沽河河口濕地生態圖》分別獲得第28屆國際制圖大會公眾投票獎和第29屆國際制圖大會——掛圖類專家評審第二名……
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時代更迭中守正創新,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正是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二十多年來深耕中國地圖文化創意產業的最好注解。
“回溯中國地圖文創市場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2006年我們邁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打破行業界線,將地圖與文化進行跨界融合,研發了業內的首張文化地圖。”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表示,“自此,我們開始了地圖新介質探索、地圖藝術設計、地圖美學實踐,再到地圖與文化科技融合創新,走出了一條‘地圖+文化+科技’的跨界發展之路。”
截止目前,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共有10個國家及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其中“自然資源部地圖文化與創意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是全國唯一的地圖文化創意領域研究平臺。同時,作為2021-2025年度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積極開展地圖文化進校園、版圖知識進課堂等相關科普活動,彰顯科普公益擔當。
走進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的地圖文化與創意展廳,呈現在眼前的是由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自主創新、自主設計并制作的數千種地圖文化作品。
“繪就”方圓,“咫尺”匠心。近年來,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致力于地圖文化與創意的研究與探索,并將國內外傳統與現代藝術和地圖有機融為一體,通過不斷地創新突破,豐富了地圖應用,開創了地圖文化創意產業的先河。
此外,2018年由青島市勘測院與中國地圖出版集團聯合打造的中國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館“地圖及地理信息文化”專館對外開放,作為永久性的科普宣傳場館,集中展示了中國地圖之美。
目前,青島地圖文創板塊已逐步拓展到政府決策、城市宣傳、專業研究、民眾生活、科普教育等方方面面,使地圖成為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
目前,通過孜孜不倦研究與傳播地圖文化,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已研發產品達2000多種。與此同時,以“圖之品”品牌為依托,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的地圖文創產品已經實現了特色化、系列化、品牌化、產業化,并相繼在國內外斬獲幾十項獎項,有百余件產品進行版權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