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9-16 14:56:09
原標題:海報觀察丨中國文旅博覽會——一堂事關文化傳承發展的探索課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海報觀察丨中國文旅博覽會——一堂事關文化傳承發展的探索課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仇晶 濟南報道
山東,從古至今就有著博采眾長、奮勇創新的傳統。
戰國時期,世界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稷下學宮,就在這片土地上形成。學宮容納“諸子百家”中幾乎各個學派,匯集千余名天下賢士,廣開言路、百家爭鳴,各種學說文化高度發展,影響貫穿至今。
2300多年后的今天,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在濟南舉行,來自澳大利亞、韓國、加納、印度、中亞五國等30余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以及國內20多個省份的代表企業齊聚于此,集中展示各國、各地區間的文化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成果、特色手工藝品、文創產品、知名IP和文產項目。
中國文旅博覽會,是一場以文旅融合產品鏈接世界的舞臺,是一次“擴容”朋友圈的機遇,是一次文化瑰寶和各類新技術的集結,同時,它像是又一個“學宮”,為正在深入推進文化“兩創”、尋找文化傳承發展突破點的山東,提供可供學習借鑒的“他山之石”。那么,除了做好東道主,我們從中能夠汲取些什么呢?
看文創“優等生”如何打樣
“博覽會好棒!……每一個展廳都會被震撼到,非遺、地域特產、民族文化、創新科技、互動體驗……太有意思了。”
正如網友所說,這次的博覽會內容豐富:10萬平方米的展覽規模,特設“山東手造”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中華手造” “大國工匠·手造大師” “千帆競海” “‘創見美好’生活中的藝術與文化融合”“數字文化”“文旅融合” “黃河大集·惠民消費”等9大特色展區。
現場,許多文化產業領域的“優等生”讓人眼前一亮。
在中國詩詞大會文創展位前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他們有的興奮地與展墻上“中國詩詞大會”的LOGO合影留念,有的認真參與詩詞互動游戲“飛花令”,有的則對著剛剛購買的詩詞貼紙、瓷杯愛不釋手……
分析中國詩詞大會文創產品受到歡迎能夠看出:文創產品受到的市場認可,并不完全歸功于文創產品本身設計、制作、工藝等方面的優勢,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中國詩詞大會》這檔文化節目IP的成功——較低的門檻、多樣的形式、黃金時段播出,淋漓盡致展現出了詩詞之美,也掀起了全民參與熱潮。再尋根溯源一下,觀眾們之所以能夠對節目“上頭”,還是由于國人對古詩詞印在骨血里的熱愛,這份熱愛,通過節目巧妙的環節設置和渲染被激發、喚醒,帶著人們重拾浪漫詩情、單純詩心里的文化自信。
可見,優秀文化IP是文創產品成功的前提,而優秀文創產品又是文化IP轉化實際效益的方式,以此反哺IP,為它注入生命力,利于長期發展。
博覽會上,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文創品牌就是“人民文創”,雖然其脫胎于國內傳媒業,但在文創產業上的斬獲已然頗豐:在不斷摸索受眾喜好后,聯合英雄鋼筆推出的“英雄·1949”鋼筆,生產量達35萬支,商品總價值過億,與上海故事聯合推出的開國大典復刻版絲巾,眾籌金額近千萬……主打的就是創意、多樣、會玩!
這點也在人民文創帶來的展品上有所體現,既有“刀行厚重”的《福滿四季》二十四節氣紀念茶禮和《日月同輝中流砥柱杯》瓷器套裝,又有“劍走輕靈”的創意積木、帆布袋、筆記本等產品,深受年輕人喜愛。
這些都反映出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有人說,在消費升級的今天,人們不再只是為物質本身的功能花錢,而是重視物質的精神文化情感屬性,甚至可以忽視功能性,購買只有精神文化情感屬性的商品。
而山東,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又是文化旅游資源大省,擁有諸如泰山、三孔、趵突泉等極具有精神文化屬性的大IP,還有青島、煙臺、泰安、濟南等一批老百姓們耳熟能詳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近年來,更陸續有曹縣漢服、聊齋故里、濰坊風箏等新的出圈熱點,這些都大有文章可為。并且,從博覽會上展出的全省各地特色傳統手工藝品、各類景點文創產品來看,山東有著很好的文創產業基礎,制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基礎雄厚,本土群眾基礎好。
可以說,山東的文創產業已經實現了“從有到好”,下一步就要研究怎樣“由好到優”,如何進一步挖掘文化IP的內涵和情感價值,布局文創產業,從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豐富成果。也許,中國文旅博覽會的舉行,就是山東這位“學生”拿出的虛心好學姿態,博覽會舉辦的深意也在于此。
文旅產業“數智”浪潮已來
本屆博覽會以“創見美好 智造未來”為主題,一上來就點明了智能化、數字化在未來文旅產業中的應用趨勢。
不過,通過在博覽會上的觀察,這樣的“未來”其實已經來到。
博覽會的“數字文化”展區,吸引了網易伏羲、華為開發者聯盟、軟銀機器人、百度智能云、浪潮、北京當紅齊天集團、上海風語筑等眾多龍頭文化數字科技企業加入,全面展示數字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上一秒還在濟南的山東國際會展中心,下一秒已經漫步在洛陽老君山金頂,看拔地青山、縹緲云煙……這不是幻境,而是網易伏羲旗下沉浸式活動平臺 “網易瑤臺”的數字文旅體驗項目——“元豫宙”。
體驗者只需佩戴VR眼鏡,操作電腦客戶端或手機網頁進入場景,便可暢游老君山、少林寺、龍門石窟等知名景點,還可與其他人的數字分身進行互動交流。從體驗效果來看,畫面制作精良,還有各個景點歷史背景及相關知識介紹,可以通過文字、視頻、彈幕等多種形式與其他游客互動交流,沉浸式感受璀璨深厚的中原文化。
有了數字技術的加持,用戶不僅可以“云”游景區,甚至可以進入名畫中游玩,實現“人在畫中游”。鳳凰數字科技參展的《清明上河圖》沉浸式光影體驗,就是通過體感投影,讓游客“穿越”到北宋都城汴京,置身于《清明上河圖》的畫卷中,與宋人一起感受汴京繁華的市井生活。可以預見,這樣的技術一旦應用于博物館、圖書館或展廳,將大大增強參觀的趣味性,也能增強人們對古代字畫的興趣和了解意愿。
還有零距離“觸摸”國寶,在《元力崛起》MR智能運動館競技,與Pepper機器人互動,參觀百度推出的數字人直播、AI作畫……博覽會上的“數智”文化融合項目令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
早在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就審議通過了《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并提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時間過去不到兩年,“讓文物活起來”的目標已經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實現。
傳統文化與數字化、智能化的融合竟然能擦出如此絕妙的火花,這火花是否會是下一場席卷文旅行業的風口,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極有可能:“沉浸式”體驗產業、元宇宙技術賦能是文旅產業的新未來,幾乎覆蓋了文旅新興消費的所有領域,有望形成一個千億級的產業。
針對數字化與文旅融合的探索,山東早已在進行。也是2021年,山東就啟動了智慧文旅的建設,用數字平臺賦能景區、酒店、商超,服務用戶近4000萬人次;還打造了“云上博物館”等運用AR、VR、數字動畫技術實現感知體驗的“云展覽”。今年,山東更是明確表示“把數字強省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在這樣強勢的推動下,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數字技術也必將與文旅產業實現更深度的融合。
9月14日——9月18日,博覽會這堂“課”雖然只有短短5天,但經此一課,相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山東探索路徑將更加清晰,文化“兩創”的嘗試將增加更多可能性。還應記得“工夫在詩外”,文化產業高度繁榮的背后,是多重產業結構的合力,數字強省、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這些都將是山東文化傳承創新騰飛的翅膀,總有一日,這雙翅膀將借風而起,帶著齊魯大地的璀璨文化,沖向產業欣欣向榮的明天。
審核:馮世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