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10-19 09:58:10
原標題:勇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路——山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勇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路——山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綠色低碳發展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既舉足輕重,又任重道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黃河上中下游,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把舵領航、指引方向。2021年10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黃河入海口,并在濟南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推動流域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求山東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
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抓手,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發展質效,奮力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浴火重生,迎來蝶變。如今,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標基本完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強勢開局,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挺起高質量發展產業脊梁
180個“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營收規模突破8.9萬億元,集群領軍企業276家,營收規模達3.1萬億元。7月,山東公布2023年度入庫重點培育的“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名單,這樣一組數據引人注目。
“十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不斷壯大,是山東發展動能持續優化、發展質效不斷提升的印證。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加快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挺起高質量發展產業脊梁。
走進位于濟寧市兗州區的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級綠色工廠的標志十分顯眼,PM29文化用紙生產車間內干凈清爽,數字化紙機正高效運轉。“紙張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用蒸汽干燥,我們對設備原有工藝進行了綠色化、智能化改造,使同等克重的產品噸紙蒸汽消耗量降低了200千克,車間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000噸。”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澤華介紹。
傳統產業是山東的寶貴家底和財富,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山東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主攻方向,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10年來累計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超過10萬個,落地實施裕龍島煉化一體化、日照精品鋼鐵基地等一批產業轉型重大項目,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煥發新活力。
既要固本也要興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山東聚力突破新興產業,7個集群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首位,培育認定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5個,布局建設空天信息、磁懸浮、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斷塑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山東加快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濱州渤海科創城、菏澤現代醫藥港等一批區域科技創新高地在黃河流域加速崛起;聚焦“十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每年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項目;強化創新主體培育,沿黃9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2000家。
創新引領,奏響高質量發展澎湃樂章。數據顯示,山東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第三,產業數字化指數居全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山東“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0.9%,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55.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2%左右,實現“過半”的標志性突破。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把二氧化碳“埋”在地下,同時把石油擠出來。在齊魯石化第二化肥廠,國內首個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正平穩運行,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萬噸,相當于種植約900萬棵樹。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既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可以增加石油產量,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齊魯石化化工工藝專家耿濤說,項目投運以來,他們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優化生產運行,不斷提升二氧化碳回收率,使二氧化碳裝置實現經濟運行。
山東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落實“雙碳”戰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一手抓綠色低碳。山東大力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分步出臺碳達峰碳中和若干措施、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能源、工業、科技等15個分領域工作方案、保障方案,構建起“1+1+N”政策體系,“一業一策”有序達峰。高效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加快建設膠東半島核電、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等五大清潔能源基地,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8382萬千瓦,占總裝機的41.8%。
一手抓生態文明建設。山東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著力提高產品、工序能效和能源利用率,對“兩高”項目實施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嚴格落實五個減量或等量替代,推動重點行業、企業能效盡快達到全國先進或國際水平。近兩年,山東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11.1%,已完成“十四五”任務目標的72%,大幅快于時序進度。
一項項舉措讓綠色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截至目前,山東已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81家、綠色工業園區16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5家,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今年前8個月,山東以3.7%的用電增長,支撐了7.1%的工業增速,充分反映出工業節能降耗、結構優化升級的良好成效。”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胡薄說。
優化布局、加強協作,昂起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
10月7日,位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項目迎來交付,一期展館首展進入倒計時。
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凈展覽面積約51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全球綜合規模最大的會展中心,可滿足目前世界上所有類型展覽的需求,正式運營后將帶動130多個關聯產業形成年產值400億元的會展經濟產業園,助力濟南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會展名城。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著眼于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山東推動城市群和都市圈集約高效發展,不斷優化完善“一群兩心三圈”發展格局,編制出臺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做優做強濟南、青島兩大中心城市,規劃建設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實施新一輪突破菏澤、魯西崛起行動,四個省級新區加速起勢,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能級持續提升。2022年,山東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7萬億元,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更加凸顯。
黃河貫穿東西,實現流域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協作。山東強化沿黃省區交流合作,分年度出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省際合作事項和重大活動清單,成立黃河流域自貿區聯盟、科創聯盟、產教聯盟等重大合作平臺,舉辦黃河文化論壇等重大活動,建立黃河流域“11+1”海關關際一體協同機制,布局建設內陸港35個,打造沿黃達海大通道,實現上中下游協同聯動發展,唱響“黃河大合唱”。
大河奔騰,氣象日新。“十四五”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山東將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搶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機遇,深入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不斷書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眾日報記者 王建報道 王佳聲 劉飛躍 孟一 通訊員 劉芳芳 參與采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