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10-20 08:53:10
原標題:山大基礎教育落戶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山大基礎教育落戶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
來源:青島日報
正在全速推進的青島市TOD開發“一號工程”和低效片區利用的重點工程、標桿項目——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邁出了導入優質教育資源的關鍵一步。
10月19日,山東大學、李滄區人民政府、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在山東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今后,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基礎教育、醫療健康、文化藝術領域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根據合作協議,擬先期在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及周邊區域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試點合作探索。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將引入山東大學優秀基礎教育資源,合作創辦高水平九年一貫制基礎教育學校。區域內學校將依托山大基礎教育先進辦學理念、管理模式、師資隊伍、課程建設,填補李滄西部片區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空白,完善低效片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區域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區域優質教育能級,更好支撐低效片區煥新蝶變。
此次合作是踐行青島地鐵集團“三六五”發展戰略及“雙一流”發展目標的又一重要舉措。山東大學歷史悠久,擁有雄厚的學術實力和優質的基礎教育資源。與山東大學及李滄區政府的合作將使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崛起教育新高地,構建契合實際、引領發展的基礎教育合作范例,促進李滄區基礎教育事業教育質量、辦學規模、育人成效、社會影響力同步提升。
也是在本月,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首宗土地成功出讓。該宗土地周邊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齊備,由央企中鐵二十局成功競得,標志著活力區邁出多元發展的新開端。
重點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也是城市更新建設的重要抓手。一個好的項目如同“引擎”,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輻射帶動效應。作為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的重點項目,山東大學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導入以及“青鐵·超極合生匯”品牌亮相等一系列大動作的背后,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正在開啟項目開發建設的“加速跑”,傾力打造教育資源導入和招商引資的“強磁場”,不斷完善區域功能、提升區域品質,加快邁向近悅遠來的活力新高地。
三方攜手,打造校地教育合作新典范
教育是民生之基,牽動著千家萬戶,發展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在確保學位供給的前提下,從“有學上”轉為“上好學”成為群眾的熱切期盼。近年來,青島在市南區東片西片、市北區浮山后片、李滄區東片、嶗山區、青島高新區和其他區(市)主城區推出一批新優質學校,“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一批教育新高地迅速崛起,市區教育“南強北弱”“西強東弱”的現象正在得到改變。
從李滄區的教育現狀看:憑借通達的交通優勢、合適的住宅價格,李滄區近年來吸引了大批亟待落戶安家的新市民,新組建家庭對于教育資源的需求度較高。但李滄區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優質資源多集中在中、東片區,西片區教育資源較為缺乏。今年8月8日,青鋼片區教育資源引入暨青島第五十八中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根據簽約內容,青島第五十八中學將在青鋼片區設置北校區,同時托管青鋼片區內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轄區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著眼未來,隨著城市更新進程加快,區域內將有大量人口導入,對教育資源的需求還將持續增高。青島地鐵著力發揮打造一流城市投資運營商的平臺優勢,統一規劃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及周邊區域,按照服務社會的理念,前置預留學校用地。
山東大學在基礎教育領域推動以山東大學附屬中學為龍頭的集團化辦學模式,創新育人機制和培養體系,多次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成果獎勵,已發展成為引領山東省乃至全國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優質基礎教育品牌,贏得了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普遍贊譽。山大基礎教育集團總校長、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趙勇表示,在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探索開展基礎教育合作辦學是山東大學服務山東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的具體體現。未來將借助合作平臺,以山大基礎教育優秀文化為引領,打造全方位教育場域,營造和諧、積極、健康的區域教育生態。
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內初步計劃建設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設計辦學規模共72班,總占地93畝,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本次合作重點在基礎教育方向,三方將攜手青島市高水平基礎教育平臺,合作創辦高水平基礎教育學校,提高辦學品質,創新培養模式。長遠來看,本次合作將進一步完善區域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功能,緩解李滄區西片區教育壓力,為片區孩子再增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
項目招引“風生水起”,公服設施加速落地
此次優質教育資源的導入,還按下了片區高質量發展的“啟動鍵”,更好支撐片區提升配套水平,有效激活周邊區域。
從地理區位上看,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地處半島幾何中心,南北交通咽喉。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位于李滄區金水路以南、太原路以北、環灣路以東、四流中路以西,占地面積約1.9平方公里,毗鄰省內首個地鐵三線換乘站點——青島北站。從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出發,乘地鐵可30分鐘高效通達市內主要商圈、交通節點、區域核心。
作為一座高鐵、地鐵等功能匯聚的綜合交通樞紐,青島北站高峰期發送旅客日均20萬人次。盡管區位優勢明顯,坐擁龐大流量,但青島北站所在片區一度沉寂多年,樞紐價值和門戶效應一直未能充分發揮。如何激活北站片區,成為青島北部城區高質量發展的破局關鍵。2022年,青島發起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攻堅行動,北客站及周邊區域成為著力攻堅的十大低效片區之一。
區域發展,規劃先行。經國內院士和權威專家“把脈”,該片區錨定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定位為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按照規劃,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充分發揮TOD開發優勢,貫徹“復合包容、高效智慧、開放共享、綠色低碳”四大規劃理念,致力打造成城市樞紐魅力新門戶、市民文化開放活力帶、總部經濟高效商務核、人才匯聚綠色宜居地。目前,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已完成片區城市設計及控規批復,活力區站前商業商務組團概念建筑設計方案國際征集工作即將啟動,青島北客站西片區(智慧灣)策劃及規劃設計方案也在按照國際標準持續深化規劃設計。
今年7月,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投資有限公司與青島海創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舉行活力區項目“雙主體”合作協議簽約。這一全新開發模式為活力區全面開發建設創造了必要條件。
看好活力區的發展前景和未來預期,一批行業大鱷競相入駐,新業態不斷落位,招商引資“風生水起”。今年7月,青島地鐵集團聯合李滄區政府、合生商業集團共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青島地鐵集團和合生商業集團共同打造的商業品牌——“青鐵·超極合生匯”亮出藍圖。依托青島地鐵在TOD運營方面的豐富經驗與合生商業在品牌、產業、運營管理、資本運營方面的優勢,合力打造北京、上海以外的全國第三個超極合生匯項目,通過新業態落位、首店引進、舉辦電競及極限運動賽事等方式,打造具有“歷史感、煙火氣、新潮范”的未來商業綜合體。
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是實現城市規劃、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良性循環的關鍵要素。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持續做好公共服務與配套設施引入文章,提升發展能級和區域競爭力。
今年10月7日,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首宗土地成功出讓,由央企中鐵二十局競得。本次出讓的住宅用地土地面積為2.6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7萬平方米。中鐵二十局獲取后,將充分發揮其工程建造、特色地產、資產經營、新興產業等業務一體化優勢,為活力區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首個開建項目年底展開主體結構施工
十幾臺大型旋挖鉆機轟鳴著向地下掘進,工人們有條不紊地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金秋時節,走進青島北站東廣場項目現場,火熱的施工場景映入眼簾。
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項目建設——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堅持統籌布局、一體化推進的開發建設理念,筑牢項目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東西廣場及地下空間項目是活力區首個開建項目。今年9月,隨著太原路匝道封閉,東廣場地下空間項目施工外部制約因素全部解決,調流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為項目后續施工奠定了基礎。
東廣場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12公頃,建設為地下三層,總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項目規劃有地下交通通道、地下出租車蓄車場、樞紐停車場、地下商業和配套附屬設施等,通過最大化的地下空間開發,使公共交通空間更有效地串聯周邊商業、總部商務和歷史文化服務配套等功能區。建成后,青島北站地下空間將實現飽和式開發利用,在地下可實現地鐵、高鐵、網約車、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立體無縫換乘,為市民和游客打造“無風雨歸家”的美好出行新體驗;地面建設包括停車場及配套設施等。
“項目施工現場匯聚了地鐵、高鐵等復雜的交通網,對施工的技術要求極高,需要克服涉國鐵、涉地鐵、防汛、不良地質等影響因素。”據悉,東廣場工程深基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基坑周長約2400米,屬于復雜異形基坑,施工場地狹小,地質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在施工場地的下方,現有地鐵1、3、8號線穿行而過,相當于同時在3條地鐵線路的“頭頂”上“建花園”。施工現場存在不良地質風險,勘察發現“滄口斷裂帶”在場地內通過,斷裂帶兩側巖體的強度和完整度較低,且空間分布不均。針對復雜的施工環境,承建單位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全力保障工程安全、質量和進度。
目前,項目已進入大開挖階段,500多名建設者正各司其職,朝著年底土方開挖基本完成、主體結構全面展開的年度目標奮力沖刺。
周邊區域一體化開發:迎來“新引擎”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上個月,一則有關滄口機場搬遷的最新進展消息,讓見證青島工業百年榮光的滄口片區再次引發關注,這也為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與周邊區域一體化開發打開了更大的機遇空間。
土地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由高速發展模式加快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在新增空間有限的背景下,存量盤活成為轉變城鄉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滄口機場所在的位置處于青島傳統城區,屬于舊工業區,也是主城區非常稀缺的優質土地資源。但多年來,在很多青島人的印象中,滄口區域設施陳舊、交通不便,已經跟不上青島飛速發展的城市更新建設進程。
在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主城區,滄口機場搬遷將為市區釋放寶貴的大片空域和土地,新增的優勢物理空間為老城區培育新的增長極和發展動力源打開更大想象空間,對加速區域更新、煥新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跳出滄口片區,站在整個城市空間格局優化的角度來審視,滄口機場的搬遷,不僅將在“點”上重塑滄口片區價值,還將與周邊區域同頻共振,催生輻射帶動的“面”的效應。特別是對后海而言,這將是一次區域價值升級重塑的重大契機。近年來,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歡樂濱海城、青島北站等膠州灣后海區域相繼有大項目落地。業內人士認為,滄口機場搬遷后,將為整個后海區域統籌規劃帶來新的拓展空間和發展機遇,青島北站、滄口片區等后海區域將實現深度協同一體化開發,更好支撐青島建設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滄口機場的搬遷,還將推動在建的地鐵8號線南段進入建設提速的“快車道”。未來南段開通后,將加大地鐵在該區域的輻射,進而加速周邊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發展要素的自由流動,帶動片區集聚人氣。
關鍵子落,滿盤皆活。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建成后,將全面開啟以青島北站為主軸的青島北部城區賦能升級之旅,為全市“一區一示范”TOD樣板打造積蓄經驗,讓這個一度沉寂的低效片區煥發新生機、彰顯新活力、重塑新價值,助推區域能級躍升,對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格局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周建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