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12-05 09:19:12
原標題:2023年度“感動青島”道德模范正式候選人(含團隊)事跡簡介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2023年度“感動青島”道德模范正式候選人(含團隊)事跡簡介
來源:青島日報
01【助人為樂】于義睦
他播撒文明火種帶動一城好人共生
于義睦,男,漢族,1976年7月生,山東青島人,中共黨員,青島真情巴士集團公交駕駛員。24年來,于義睦以公交“十米車廂”為原點,用萬里車轍書寫助人為樂的精神豐碑,年均受到各類表揚1150余次,累計從事志愿服務達16700余小時,車廂內外幫助乘客達2000位,其中百余人是他的長期志愿服務對象。
他榜樣示范,帶動千人投身公益。2012年,他發起成立義睦創新工作室,陸續帶領2400余名同事成立21支志愿服務團隊,組建“聚真情”志愿服務聯盟。十多年來,他組織帶動超15萬人次開展各類志愿活動,長期幫扶160余個家庭和8所機構,帶領團隊募集150余萬元用于公益項目,個人投入13萬余元。于義睦先后擔任全國總工會勞模宣講團成員、青島市勞模宣講團成員等,被聘請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等10余所學校兼職輔導員。十多年來,他累計宣講600余次,受眾超12萬人。他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評全國感動交通年度人物、全國最美服務之星等;其工作室獲評山東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山東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其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報道,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也專題解讀于義睦帶動形成的“好人共生”現象。
02【助人為樂】馬懷龍
46把鑰匙串起愛民“連心門”
馬懷龍,男,漢族,1967年10月生,山東臨沂人,中共黨員,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興隆路派出所社區民警、二級高級警長。
馬懷龍2008年從部隊轉業參加公安工作,他負責的興隆路社區,由于地處老城區,社區的孤殘老人、空巢老人、困難家庭比較多。從警15年來,馬懷龍用腳步量遍社區每一寸土地,用滿腔熱忱為轄區百姓服務,盡心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他長期照顧孤殘老人46名,幫扶困難家庭32戶,救助危難群眾50多人次。為了調解處理群眾糾紛,馬懷龍在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了“老馬調解工作法”,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640余件,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轄區、矛盾不上交”。15年來,馬懷龍先后從工資收入中拿出20余萬元,為轄區孤殘老人和困難家庭無償支付房租費、醫藥費、水電費、煤氣費,購買生活用品及節假日看望慰問的禮品。在馬懷龍的帶動影響下,由300多名志愿者組成的馬懷龍金盾志愿服務隊成立,為困難群眾提供上門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服務。馬懷龍曾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獲評全省公安機關“優秀社區民警”、“我為群眾辦實事”基層民警標兵、“齊魯最美警察”等。
03【助人為樂】王俊霞
熱血護航生命22年
王俊霞,女,漢族,1980年4月生,山東青島人,嶗山區金家嶺街道王家村社區居民。她是救人于危難的天使“熊貓大俠”,每有病患需要血液急救,王俊霞都會貢獻自己的汩汩熱血,不計得失。作為Rh陰性血“極少數人群”中的一個,王俊霞將“熊貓血”的這份罕見和稀缺,視為自己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22年來,她累計獻血12000毫升,比兩個成年人的全身血量還要多,榮獲全國無私獻血奉獻獎銀獎。
“我早一分鐘,患者就多一份希望?!便∈爻跣?、隨叫隨到,時刻準備著,便是王俊霞的生活日常。懷著對生命的最大敬畏,“熊貓大俠”從不敢猶豫和耽擱半刻,哪怕剛過哺乳期,只要一個求助電話,她便隨時奔赴醫院。人海中,橫跨起一個血小板組成的生命橋,橋畔兩個人,素不相識卻血脈相連。王俊霞的父親、妹妹和兒子都活躍在獻血的熱心路上,這已成為三代傳承的寶貴家風,成為家人的價值紐帶。
“熊貓大俠”王俊霞,用身體中一次次不斷輸出的“熊貓血”,挽救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一滴滴踐行著“愛”的承諾,點燃著生的希望。
用滾燙熱血為生命持續護航22年,在“熊貓大俠”王俊霞眼里,生命永遠值得被尊重和祝福,這也是她獻血的最大意義。
04【助人為樂】畢文彬
“80后”女教師守護生態綠踐行公益路
畢文彬,女,漢族,1989年9月生,中共黨員,山東青島人,白沙河流域生物多樣性教育聯盟輔導員。
從“心”出發、用“心”引領、傾“心”關愛,投身于生態保護,致力于公益事業,畢文彬一直是公益環保路上的逐夢人。自從加入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以來,她參與組織青少年綠色生態科普教育活動近百次,累計惠及中小學生群體千余名;作為白沙河流域生物多樣性教育聯盟輔導員,她全力打造的“領巾紅踐行生態綠”生態教育課程、校外實踐課程,已成為轄區叫得響的特色文明實踐品牌;她積極組織社區和轄區內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營地黨組織聯建共建,成立社區少工委,引導少年積極踐行生態保護實踐活動,入選“全國少工委建設六條路徑之一”;她帶領開展“紅領巾愛家鄉”愛心助農活動,通過用廢棄物為鳥安家召引鳥類防治病蟲害,以生態科普的方式減少農藥、鋤草劑的使用量,為轄區農產品樹立了環境友好型的群眾口碑,引發媒體廣泛關注,為當地農民拓寬了銷售渠道,幫助轄區果農銷售紅杏10余萬斤,累計增收60余萬元。她助力轄區環境優化改善、農民增收,讓市民群眾長期受益。她曾獲青島市“文明市民”、“全國生態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其家庭榮獲青島市“十大綠色家庭”。其事跡先后被光明日報、人民網等20余家新聞媒體報道。
05【助人為樂】孫曙光
“硬核”青年甘做群眾身邊守護人
孫曙光,男,漢族,1993年10月生,山東青島人,青島城陽青年特戰救援志愿服務隊隊長。鐵骨錚錚,他是生死線上的救援先鋒;大愛無疆,他是困難家庭的希望之光。數年前,孫曙光從關注、幫助村里的貧困老人和困難家庭開始,一步步開啟了他的公益之路。
2019年,孫曙光牽頭成立青島城陽青年特戰救援志愿服務隊,累計參加扶貧濟困165次、道路救援87次、人員搜救94次、溺水打撈55次、大型自然災害救援11次……其中,包括了2019年壽光“利奇馬”臺風救援、2020年安徽洪災受困群眾轉移、2020年黃島小珠山山火撲救、2021年河南水災救援、2022年青島臺風“梅花”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孫曙光,對社區貧困兒童格外關注,依托“希望小屋”這項關愛貧困家庭孩子成長的民心工程,幫助他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心愿。孫曙光表示,做好群眾身邊的“守護人”,要把自己當成一塊“磚”,不斷地變“硬”、變“暖”、變“厚”,哪里需要就出現在哪里,將青春書寫在大愛路上。孫曙光曾獲“感動城陽”道德模范、青島市最美抗疫志愿者、青島市先鋒青年等榮譽稱號。其事跡曾被信網、大眾網、青島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06【助人為樂】徐云功
熱血稅官傳大愛 傾情濟困顯擔當
徐云功,男,漢族,1965年7月生,山東膠州人,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膠州市稅務局組織人事科四級高級主辦。
徐云功始終心系他人,從獻血救人到扶危濟困,再到鄉村振興,奉獻始終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念。他熱衷做熱血奉獻的“好稅官”。從1997年開始無償獻血,26年來,有時間就獻血成了他的習慣。他不僅在“家門口”獻血,在外出差時也會獻血,累計獻血量已達13600毫升,相當于三個成年人血量,曾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在他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獻血隊伍。他甘愿做困難群眾的“貼心人”,2018年他開始投身公益事業,定點幫扶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北場村,每月到村里去做志愿服務,累計來回跑了90多次,捐款捐物金額達6萬余元,將愛心足跡鐫刻在大山深處。他持續關注困難群體,聯系12家企業到膠州市扶殘助殘系列活動現場開起招聘會,幫助50余名殘疾人實現就業。他樂于做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作為膠州市稅務局“鄉村振興先鋒服務隊”隊長,他牽頭推出涉農服務綠色通道,把納稅課堂開到田野鄉間。同時,他打通農產品供需對接壁壘,幫助10余家鄉村企業實現了商超對接,創收2000余萬元。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用奉獻鼓舞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07【助人為樂】傅玉娟
“女稅官”熱心公益彰顯信念擔當
傅玉娟,女,漢族,1979年10月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平度市稅務局納稅服務科三級主辦。在每一種平凡的身份里,傅玉娟都用無怨無悔傾心公益的熱忱,成就了一項項不平凡的善舉。
身為一名志愿者,她自費考取了心理咨詢師、紅十字救護員證書,連續12年參與“春蕾女童”愛心資助活動,堅持幫扶孤寡老人和困難學子,幫助農戶銷售滯銷白菜,助推村莊成立“助老大食堂”,走進養老院、聾啞學?!八蜏嘏边_80余次,個人每年參加志愿服務活動120余次,服務時長達450余小時。作為“女稅官”,她堅守稅收一線23年,先后參與服務企業實踐活動50余次。在化解涉稅爭議的崗位上,她創造了多個“第一”,制定了第一個平度市稅務局關于投訴處理相關工作意見;首次創立“溫心”接訴工作法,日均處理涉稅投訴件、轉件、回件30余項;組建“幫辦代辦”團隊,幫助特殊群體辦理涉稅業務2300余筆。她又是一位母親,為了將這份熱愛傳承下去,傅玉娟在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時,經常帶上她的兩個兒子,孩子們正因為傳承了媽媽的“熱心腸”,在各項公益活動里都表現十分出彩。傅玉娟曾先后榮立三等功2次,獲“青島市婦聯系統優秀婦女工作者”“青島市優秀義工”“平度市‘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其家庭獲“青島市文明家庭”。
08【助人為樂】董阿妮
“愛心媽媽”8年如一日幫扶大山深處困境兒童
董阿妮,女,漢族,1981年12月生,山東平度人,平度市明村鎮董家小莊村村民。
10小時車程,900公里遠的大山,8年的愛心堅守……作為一名二胎全職媽媽,董阿妮平時除了要照顧自己的兩個孩子外,她還牽掛著山西省呂梁市嵐縣大山里的十幾個困境兒童。2013年,從出差到嵐縣的丈夫口中得知,當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十分艱苦,她便默默記在了心里,總想著為他們做點什么。2015年,她喊上丈夫、帶上孩子一家人自駕到嵐縣,開啟了每年對當地十幾個困境兒童的愛心幫扶之旅,迄今已堅持8年。每年放暑假的時候,董阿妮一家便把車塞得滿滿當當,自駕回到嵐縣,在那里住上一個周,陪伴那里的孩子,嵐縣已然成為她另一個家。油費、過路費、慰問品,還有一家人在路上的花銷,去一次嵐縣,需要花費近2萬元。當被問及自駕的原因,董阿妮笑著說,“雖然路途遙遠,自駕很累,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想帶的、能帶的都盡量裝車上捎給孩子?!薄盃敔斀衲?6歲,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在我的影響下,他已經連續4年每年拿出2000元資助那里的一名男孩,兒子的班級了解到情況后也組織過圖書捐贈活動,但我們這些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愛心隊伍中來,讓更多困難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倍⒛菡f。
09【見義勇為】王玉橋
凡人英雄勇斗持刀歹徒
王玉橋,男,漢族,1986年11月生,山東青島人,青島凱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職員。
他是面對危險挺身而出、見到不義勇而為之的“正義化身”,他是直面歹徒無畏無懼、果敢救人的“凡人英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用路邊馬扎勇斗持刀歹徒,即使身負重傷仍毫不退縮,這樣的英雄時刻,屬于凡人王玉橋。2023年6月26日,王玉橋街頭突遇歹徒持刀行兇,當時歹徒已將一人刺倒在地,聽到有人出聲示警,歹徒直接捅了過去,被躲過后,再次窮兇極惡地向倒地受害人要害部位刺去,危急時刻,王玉橋挺身而出,毫不猶豫飛奔過去,抄起身旁馬扎,狠狠砸向持刀歹徒。被馬扎砸傷后的歹徒,奪路而逃。他淡視己傷,坦言救人最重要,“想起來我也不后悔、不害怕,第一念頭就是先救人”。盡管事后才發現,他飛身撲搶刀具時,右手擦傷一大片,胳膊也因用力過猛腫了起來,但他仍表示“這點傷不算什么,能救下人就是萬幸”。
王玉橋工作中謙虛好學,熱愛本職,任勞任怨,熱心奉獻,是領導眼中的進步好青年。他的英勇行為源自平凡人性,更彰顯時代擔當。奮力一砸,砸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飛身救人,綻放出了生命的高光時刻。危難關頭,王玉橋用凡人之力奏響了英雄贊歌。
10【見義勇為】 李士存
平民英雄兩度入海舍命勇救落水母女
李士存 ,男,漢族,1977年2月生,山東萊西人,生前系萊西市院上鎮朱東新村村民。
兩次入水,一心施救,體力透支獻華年。2023年8月4日下午,李士存和朋友在金海廣場附近擺攤賣檸檬水,受臺風影響,青島前海一線掀起巨浪,外地來青旅游的母女倆在礁石上拍照時不慎被大浪卷入海中。危急時刻,李士存不顧個人安危,成功救出15歲女孩。他折返回去再救女孩母親時,卻被海浪卷入大海,體力透支不幸遇難,將生命定格在了46歲。舍己救人,義行勇舉,士風長存感四方。李士存見義勇為不幸遇難的消息傳回家鄉,家鄉的親朋和廣大市民無不為他扼腕嘆息。事件發生后,市南區、萊西市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前往其家中走訪慰問,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大眾日報等多家中央、省級媒體報道其救人的事跡,閱讀量達到10W+,千萬網友贊其為“山東好漢”。平民英雄,真性實情,巍巍好漢惜遠行。在老母親眼里,兒子哪怕自己吃點虧,也不會讓別人吃虧。在女兒眼中,父親平時真誠熱情,與人為善,對家人充滿了愛和關懷。在鄉鄰眼中,李士存是個熱心腸,他從不計較得失,在村里有口皆碑。10月9日,李士存入選2023年第三季度全國“見義勇為勇士榜”,獲評青島市“文明市民”、市南區“見義勇為積極分子”。
11【見義勇為】周臣
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盡顯軍人本色
周臣,男,漢族,1997年5月生,黑龍江佳木斯人,中共黨員,戰略支援部隊某部軍人。
2021年7月28日,在青島高速即墨段,一輛貨車發生嚴重側翻,處在副駕駛位置的陳女士被變形的車輛卡住,手部大量出血傷及動脈,處于昏迷狀態,情況十分危急。休假途中路過此地的周臣立即上前察看事故情況。當發現車輛嚴重受損無法直接進入施救后,他毫不猶豫徒手撕開車輛破碎的擋風玻璃,鉆進車內對傷員進行了檢查,隨后立即開展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約5分鐘后,傷員逐漸恢復自主呼吸和意識,周臣便組織群眾協力將傷員拉出車外,扯下自己身穿的體能服對傷員的右手斷指進行了止血處理,陪伴其直至120救護車到來,并向急救人員說明了相關情況。主動把隨身攜帶的3000元現金留給了傷員家屬后,他默默離開了現場。后來,被救人輾轉找到了周臣家鄉媒體反映了其英勇救人的先進事跡,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數十家主流媒體、融媒體平臺進行了持續報道,近百家平臺轉發,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周臣雖年輕,但心中有大愛,他自身是一名癌癥患者,父母也都為殘疾人士,但他卻曾多次通過水滴籌等平臺捐款幫助患病家庭;疫情期間,他主動捐贈1萬元支援抗疫;轉士官后每月資助親屬孩子2000元生活費,獲得獎勵的4萬余元獎金全部捐出。2023年,周臣被評為2022年度即墨區道德模范、青島市“文明市民”。
12【見義勇為】董臣戩
縱身一躍展英勇 結為“干親”成佳話
董臣戩,男,漢族,1980年10月生,山東平度人,平度市南村鎮洪蘭西村村民。
2022年8月8日下午,董臣戩在離家不遠的大沽河游玩時,偶遇一名男孩落水,確認情況后他沒有任何猶豫便跳河救人。連日的降水讓河水水位猛漲,即便游得費力,但他卻十分堅定。等游到孩子身邊時,發現孩子已呈弓形浮在水面,他立即摟起孩子的腰,讓孩子的頭露出水面,近乎是背著孩子游回了岸邊。上岸后,董臣戩半蹲將孩子扶到自己的右腿上,不斷拍打孩子背部,讓他將水吐出。見孩子漸漸蘇醒,救護人員也趕到,他便默默離開了現場?;丶液螅紤煲矝]有聲張,直到男孩的家人給他打來電話,全家人才知道他跳水救人的事情?!爱敃r在現場有位民警認出了我,說我是不是開藥房的,可能男孩聽見了,跟家人說了,就打聽到了我的電話號碼。”董臣戩說,“后來我家孩子的老師知道我救人了,在全班面前說起這件事,孩子放學回來后還說我是他的驕傲,這也讓我覺得救人這件事做得真的很值得?!?/p>
8月14日,男孩一家人帶著錦旗和現金來到了董臣戩家登門致謝。董臣戩收下了錦旗,但婉言謝絕了男孩家屬的現金。在表達感謝的同時,男孩家人與董臣戩一家還結成了“干親”,被救男孩成了董臣戩的“干兒子”,這在當地傳為一段佳話。
13【見義勇為】翟元敏
實習女生無悔救人展青年擔當
翟元敏,女,漢族,2002年11月生,山東臨沂人,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大三學生。在危難緊急的時刻,年僅21歲的她沒有一絲猶豫,挺身而出,舍己救人,雖不幸截肢卻無怨無悔,以青春之軀,譜寫了一曲見義勇為的壯歌。
2023年7月30日,在青島某托育有限公司實習的翟元敏,突然聽到同事呼救,立即前去救援,眼前的同事被困在搖搖欲墜的貨梯里,在危急關頭,她沒有退縮,和同事們一起想方設法、爭分奪秒將被困同事從貨梯上救下。然而,就在同事獲救之時,貨梯卻突然墜落,不幸砸中了翟元敏的左腿,導致她小腿脛骨、腓骨、血管、神經和肌肉全部斷裂。由于墜落貨梯設在廚房,環境臟亂,導致翟元敏腿部感染異常嚴重,先后經歷6次手術后,最終因傷勢過重,不得不選擇截肢。面對如此變故,翟元敏卻堅定地說,“我并不后悔,因為在生命和自己的左腿之間,我不能有一絲猶豫,在未來的人生中,我依然會堅持助人的信仰,樂觀面對人生?!鼻嗄昱d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翟元敏用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真諦。曾獲“見義勇為”模范稱號的她,事跡也被生活在線、揚子晚報、半島新聞等多家媒體關注報道,獲得了廣大市民的點贊和好評。
14【誠實守信】劉元九
41年家國一諾 農民賬本成“國家記憶”
劉元九,男,漢族,1953年8月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平度市大澤山鎮三山東頭村村民。
“只要國家需要,我一定會記到拿不起筆為止。”這是劉元九作為一個普通農民對國家許下的承諾。鄉村的巨變、祖國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自他從1982年開記的一筆一畫、字里行間中躍然眼前。對于僅上過幾年小學的劉元九來說,記賬不是個簡單活兒?!拔覜]有半途而廢,是因為我有三大法寶:決心、恒心和耐心?!彼f,剛開始堅持去做,想的是為后人留點資料,讓后輩看看自己這一代人是怎么走過來的,這是決心的前提;后來發現能為社會做點貢獻,雖綿薄但能為世人所用,這是恒心的理由;當社會的期許與自己的執念重合,自我賦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便鑄成了一個理想:為國家記錄滴滴點點,為家庭記錄一針一線。國家博物館于2007年、2017年分兩次收藏了他累計34年的賬本,這也是國家博物館目前唯一收藏的農民家庭賬本。當年賬本被收藏時,樸實的他就一個要求:“給我一個月時間,我把賬本抄一遍留給自己和家人。”國家博物館也對他許下承諾,只要他或后代繼續記錄下去,記多少年就收多少年。時至今日,劉元九的手寫賬本已增至41年。
15【誠實守信】周思奇
一諾千金“好女兒”12年照顧同學雙親
周思奇,女,漢族,1982年1月生,山東青島人,青島西海岸新區張家樓初級中學教師。
高中同學不幸離世,留下孤苦雙親,周思奇用溫情的堅守和陪伴,與老人逐漸建立起如父如女的親情,撫慰了無依老人受傷的心靈,溫暖了一個痛失親人的殘缺家庭。她以一個“女兒”的身份,默默地選擇了兒女擔當和細微關懷;以親人般的體貼,幫助老人走出痛失親人的陰影,從而陽光快樂地生活。在她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們儼然成了老人“孫女”式的小棉襖,幸福的院子里洋溢著歡樂親情。
12年如一日的陪伴,她無怨無悔、甘之若飴。從籌集善款到采購生活物資,從日常問候到關懷探病,她始終堅守“愛己及人”的原則,讓愛心不斷檔、不缺席。老人生病時,她總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老人身旁;逢年過節時,老人家里充滿了祖孫三代的歡聲笑語,親情接續讓這個家完璧如初。作為一名教師和媽媽,她以身示范,勝過無數空洞的說教,在無形中播撒下愛心的基因和種子。今天,她用無言的堅守,闡釋著人間大愛;明天,她將繼續勇毅前行,矢志不渝耕耘愛的土壤。周思奇先后獲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16【誠實守信】董述飛
用行動書寫“最美退役軍人”的誠信本色
董述飛,男,漢族,1990年5月生,山東青島人,中共黨員,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公司駕駛員。
2010年,董述飛成為一名守護川藏線的汽車連戰士,他把川藏線看作馳騁擔當的戰場,許下“報效祖國”的宏愿,用軍人的誠信一次次征服高海拔的大山和蜿蜒曲折的征程,出色完成黨和人民交予的重任,鑄就著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大誠信”格局。董述飛退伍后進入公交行業,他將軍營里的“大誠信”融入工作“小切口”,多年來“零事故”“零違章”“零投訴”,安全行駛17萬公里,與乘客持續相約“特色車廂”,春有“愛情信任專車”,夏有“清涼無憂車廂”,秋有“中秋手繪車廂”,冬有“溫暖愛心車廂”;2020年,“島城先鋒”號駕駛員宋杰師傅將高考專車“接力棒”交給董述飛,面對師傅的信任,董述飛每年創新舉措,持續守護著高考生的平安與希望。接續發力,初心相寄,延伸著“大誠信”觸角。“參軍,就是要保家衛國。離開部隊,我也要銘記初心,不忘使命?!币咔槠陂g,董述飛一面堅守崗位,一面投身公益,每周固定時間在星河愛心素食餐廳做志愿者,幫廚做飯、為社區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送餐,從未失約,一堅持就是一千多個日夜。2022年12月,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對其先進事跡進行了報道。近年來,董述飛先后獲得青島市金牌老司機、青島“青年先鋒”等榮譽。
17【敬業奉獻】于丹
青島小嫚勇奪中國首枚克柔術亞運金牌
于丹,女,漢族,1999年3月生,山東平度人,共青團員,北京市北體大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國家柔道運動員。
1999年3月,于丹出生于平度市東閣街道沙嶺村,自小就展現出卓越的體育天賦。2010年,于丹被平度體校選入,開始接受專業的體育訓練。因肯動腦、愿吃苦,她進步神速,兩年后,加入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師從董建青、程政教練進行柔道訓練。2014年,她成功考入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校,然而,這一年也是她最為煎熬的一年,母親意外離世,這給她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叵肫鹉赣H一直以來的囑托,她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樣子。從2016年起,她的人生就開啟了“開掛”模式。“全國柔道青年賽第一名”“東亞青少年柔道公開賽第一名”“浙江杭州亞洲克柔術錦標賽第一名”“浙江溫州全國柔道錦標賽暨男女混合團體賽個人第一名”……于丹的付出最終換來了榮譽和掌聲,她也于2021年成功加入中國國家隊。2023年10月1日,她僅用20秒定乾坤,以絕對優勢成功奪得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克柔術女子70公斤級冠軍,成為亞運會史上首位獲得克柔術金牌和獎牌的中國國家克柔術隊運動員。于丹的事跡給了眾多年輕人們追求夢想的勇氣和動力,就個人而言,她的成功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她將繼續努力進取,不斷超越自己,為中國體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18【敬業奉獻】馬龍騰
“守山人”風雨無阻“護碑”二十載
馬龍騰,男,漢族,1972年1月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平度市天柱山文物管理所負責人。
一把笤帚、一把小鐵鏟,這是馬龍騰巡山“護碑”必備的裝備,一邊巡山一邊清掃山路,一天兩次,雷打不動。剛到文管所沒多久,為了防止有些邪教分子半夜在山體石刻上涂寫標語,那段時間,他經常裹著軍大衣在山上一蹲就是一夜。由于地處荒山,以前沒有私家車時,馬龍騰每次上班都需要先坐公共汽車到達鎮上,再步行1.5公里到天柱山。山里氣候變化莫測,冬天寒風刺骨,夏天地表燙人,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已堅守了20個春秋。記不清有多少個春節沒有陪老人守歲,也記不清有多少個中秋沒有與妻女團圓,為了守護好文物,老馬奉獻了太多太多節假日。原本從事美術繪畫專業的馬龍騰,為了更好地了解天柱山魏碑石刻,自費購買了各類石刻書法和魏碑史料理論書籍,工作之余便扎在書堆里。從2003年第一次講解天柱山石刻開始,馬龍騰一發而不可收,很快對天柱山的摩崖石刻達到了癡迷程度,這些年來僅用于購書的費用加起來已有4萬余元。如今,兩鬢已生白發,但馬龍騰依然是那個不舍晝夜、披星戴月的“看山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終以一顆朝圣般的心,默默守護著這些歷史瑰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基層文物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2022年,他獲得“全省最美基層文物工作者”榮譽稱號。
19【敬業奉獻】王京京
“80后”藍領用匠心鑄就企業發展
王京京,男,漢族,1988年3月生,山東青島人,青特集團有限公司電力處技術主管。
“80后”的他,有著內心篤定而著眼于細節的執著與堅持,也有著追求突破而勇于革新的勇氣和擔當。他刻苦鉆研,一年吃透50本電氣專業書籍,“十年磨一劍”,從一名普通電工成長為工業機器人領域技術專家;他攻堅克難,帶領團隊先后創新攻關課題26項,獲國家專利62項,先后攻克青特集團電氣設備數據管理平臺建立、進口機器人自主維修等技術難題,每年為公司節約成本130余萬元;他開拓創新,組織實施數控系統及自動流水線改造,讓專業操作更精準、企業產品更優質;他成立“王京京工匠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創新攻關,先后組織實施精益改善提案133項,取得技術創新成果12項,36項先進操作法在各級評選中獲獎,帶動職工提出創新議案千余項,為企業創造效益1800余萬元?!案梢恍?、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是王京京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他時刻以“擇一事、終一身”的態度務實肯干、堅持不懈、精雕細琢、自我淬煉。他說,“雖然時代在變化,但工匠精神永不過時,我會始終以奔跑者、進取者的姿態,奮斗在路上?!彼@全國、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山東省技術能手、振超技能大獎、青島大工匠、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其事跡先后被中工網、海報新聞、青島日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20【敬業奉獻】劉大海
20年科研長跑,破解海洋碳匯分類和核算難題
劉大海,男,漢族,1983年11月生,安徽岳西人,中共黨員,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海岸帶中心主任。
他積極投身海洋強國建設,將科研成果寫在祖國的藍色國土上。他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在工作上謙虛謹慎、腳踏實地、勇于擔當,牽頭編寫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碳匯綜合性行標《海洋碳匯核算方法》并發布,參與了中國第一部海島法的起草和第一部全國海島保護規劃的編制,開展了國家、區域(海岸帶、長江)、?。ㄉ綎|、廣東)、市(青島、深圳)、縣(榮成)、片區(崖州灣)多層級海洋與海岸帶規劃試點,主筆《海岸帶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規程》并立項國內首個省級標準;帶領部門獲得國家海洋局“青年文明號”稱號,帶領部門黨支部獲得建黨百年“兩優一先”海洋一所先進黨支部稱號,在《NATURE》等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等項目30余項,出版著作40余部,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海洋科技優秀圖書獎等省部級獎勵表彰20余次。他籌建的自然資源部首批新增重點實驗室海岸帶科學與綜合管理重點實驗室獲批,此外,他還擔任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和學術帶頭人。
21【敬業奉獻】年夫順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的“帶頭人”
年夫順,男,漢族,1962年8月生,安徽蚌埠人,中共黨員,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電子測量儀器學術帶頭人,擔任國家和軍隊多個測量儀器專家組組長。
他圍繞“四個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民族儀器振興為己任,幾十年如一日,在電子測量儀器領域破解了西方國家“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與國外并跑,成為國產儀器行業一面旗幟。他主持研制了我國第一代到第三代微波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頻率覆蓋100kHz~110GHz,綜合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技術水平,位列世界前三;他主持研制了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儀器,測量頻率覆蓋50GHz~1.1THz,綜合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技術水平,位列世界前二;他構建了國產化通用測量平臺,集成了材料、器件、天線、雷達散射截面等測量系統,解決了大型相控陣天線、隱身材料、隱身裝備、5G移動通信等測量難題;他主持微波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儀器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研制,微波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儀器關鍵核心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其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1),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2項排1,1項排2)、二等獎4項(均排1),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均排1),發明專利70項(授權46項),國家與軍隊標準3項(均排1),論文和論著85篇。
22【敬業奉獻】劉建港
29年匠心成就“海底繡花”第一舵手
劉建港,男,漢族,1975年8月生,山東濱州人,中共黨員,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船長。
1994年,加入筑港隊伍后,劉建港先后參與了山東省95%以上港口航道、青島港30萬噸原油碼頭、青島國際帆船中心水工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設。29年來,他的足跡遍布我國多個港口碼頭,是唯一參與了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和大連灣海底隧道“三大跨海沉管隧道”建設的安裝船長,被譽為“海底繡花”第一舵手。2013年,劉建港赴港珠澳大橋建設現場,擔任我國首個沉管浮運安裝專用施工船組“津安2-3船組”總船長,用最短時間摸索出一套深海沉管安裝方法,保證了全部33節沉管順利沉放對接。2017年,劉建港承擔起了大連灣海底隧道的沉管浮運安裝工作,帶領團隊攻克了國內曲率最大沉管安裝操作難題和最后一節沉管施工水域最狹窄等6項安裝難題之最,實現沉管浮運安裝提前圓滿收官,書寫了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效率”。2023年4月19日,在劉建港和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實現了竣工驗收。劉建港先后榮獲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功臣、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水運系統“齊魯工匠”、“山東好人”、青島市勞動模范、青島市工人先鋒等稱號,他的事跡被工人日報、中國水運報、人民網等多家媒體廣泛報道。
23【敬業奉獻】劉高利
生命賽道上最“走心”的心血管手術匠人
劉高利,男,漢族,1981年8月生,山東萊陽人,中共黨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學博士,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博士后,主任醫師、山東省重點??茖W科帶頭人。
工作以來,他參加心臟外科手術9000余例,主刀手術超過6000例,其中年齡最大冠狀動脈搭橋患者87歲,在省內率先開展了左心室成形+室壁瘤切除+室間隔穿孔修補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癥,并首次成功實施David手術治療主動脈根部瘤/夾層,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2010年9月,他訪學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兒童醫院;2012年至2013年,他在奧地利維也納總醫院進行心臟外科手術培訓;2015年他再赴南半球最大心臟中心——澳大利亞查爾斯王子醫院,對主動脈血管病變的外科手術、冠狀動脈搭橋術、二尖瓣成形術及再次心臟手術等進行了深入學習和研究,這使他在外科技術及手術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他主要致力于主動脈外科和微創心血管疾病的手術治療。在他和團隊持續努力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的手術效果由國際30%的死亡率降低到5%,手術時間由8-9個小時降低到4-5個小時。劉高利一手拿手術刀、一手拿導絲導管,是全國不多的集“傳統開胸”“介入”“微創切口”和“復合/雜交”技術于一身的醫生,多項技術填補區域空白。
24【敬業奉獻】劉耀徽
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核心生產系統的創新先鋒
劉耀徽,男,漢族,1993年6月生,山東山亭人,中共黨員,現就職于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任信息技術部副經理。該同志先后獲得山東省屬企業優秀共產黨員、青島市優秀共青團員、山東港口“杰出青年”等榮譽。
作為時代楷?!斑B鋼創新團隊”的青年科研骨干,他懷揣科技報國的崇高理想,全程參與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二、三期工程核心生產管控系統的設計和研發工作,建成了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他積極參與國家科技部、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攻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能管控系統(A-TOS)、AGV智能調度系統、新一代超大型集裝箱碼頭水平運輸智能控制系統(A-ECS)及碼頭智能監管系統等9項“卡脖子”技術,其中4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將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向世界展示了自動化碼頭建設的青島力量、“中國方案”。他發布標準1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及競賽獎項15項,助力青島港自動化碼頭9次打破裝卸效率世界紀錄,實現碼頭利潤總額、業務量同比兩位數以上增長,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億元。
25【敬業奉獻】汪傳生
中國“橡膠戰線”上的老兵
汪傳生,男,漢族,1960年2月生,安徽安慶人,中共黨員,輪胎先進裝備與關鍵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中央組織部管理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他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和行業一等獎6項,授權美國發明專利1件、中國發明專利67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侯德榜化工科技創新獎、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等;發表論文425篇。
他四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橡膠混煉加工、精密成型及廢橡膠資源化利用等核心過程理論創新、關鍵技術開發和重大工程實踐。針對橡膠產業趕超國際和軍工制品升級換代等國家需求,為解決混煉加工技術和裝備依賴進口、高精度寬幅膠片精密成型技術國外封鎖、廢橡膠黑色污染等問題,他率先建立橡膠“拉伸-剪切等效”強化混煉、膠片“等壓調控”精密擠出、短纖維定向取向“擠壓重排-膨脹取向”一次成型等理論體系,創新開發出橡膠制品全產業鏈系統中橡膠混煉、擠出成型和廢橡膠資源化利用等工藝和裝備,為我國橡膠工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研究成果在大連橡塑、益陽橡機等多個行業頭部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于米其林、固特異、中車等知名企業。
26【敬業奉獻】李洪剛
堅守城市管理執法一線的“志愿先鋒”
李洪剛,男,漢族,1975年3月生,山東沾化人,中共黨員,青島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綜合業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中級經濟師。此外,他還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奉法尚德志愿服務隊隊長、青島熱血英雄救助志愿服務大隊副大隊長。
他永葆工作熱情,自部隊轉業以來17年堅守在行政執法一線,以“治理新面貌、服務新生活”的務實作風,投身于城市環境品質整治提升。他熱心為群眾,年均化解群眾訴求事項500余件,累計為群眾辦好事190余次;他摸索出耐心勸導、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他說“執法也是服務,凡事要從老百姓的理解做起”,把問題化解在萌芽。他心系愛心公益,20多年來堅持志愿服務,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身邊一批又一批同事加入到志愿隊伍中,他帶動130余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上百次,組織無償獻血360余人次,還利用業余時間給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開展急救培訓逾2.4萬人次。扶危助困、愛心助學等志愿服務的精神在他的身邊蔚然成風。他榮獲“青島市執法標兵”、“青島市最美救護使者”、“青島市優秀志愿者”、青島市“文明市民”等稱號。
27【敬業奉獻】周衍默
照亮基層文化舞臺的“老黃?!?/p>
周衍默,男,漢族,1967年8月生,山東青島人,中共黨員,青島西海岸新區泊里鎮泊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多年來,周衍默根植鄉鎮宣傳文化沃土,組建首家鎮級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開展惠民文化活動200余場;整理推送11個項目入選各級“非遺”目錄;參與打造“泊里民俗博物館”“蟠龍村史館”“泊里手造館”和“中共藏馬縣縣學舊址”等文化陣地;組織編寫《沙嶺子村志》《邵家嵐村志》等5部志書,參與編寫《紅色泊里》《泊里鎮志》等。他主導舉辦“泊里鎮歌手大賽”“泊里鎮文化節”“泊里鎮美食節”等節慶活動,推介宣傳“泊里大集”,連續7年被中央電視臺重點報道;先后撰寫新聞稿件近千篇,全方位推介泊里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基層文化戰線上的‘老黃?!?。此外,他筆耕不輟,先后出版《流淌在歲月里的歌》《頌歌嘹亮》等文學作品,散文集《飄香的土地》榮獲西海岸新區首屆“瑯琊文化獎”,創作反映泊里革命歷史題材的舞臺劇《那年紅旗那年雪》一經上演,引起強烈反響;主編的《味道泊里》美食書籍走進全省“農家書屋”和新華書店,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他先后獲評“青島市文明城市創建先進個人”、“全省鄉村閱讀榜樣”、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
28【敬業奉獻】崔光磊
儲能報國 解碼深海電源
崔光磊,男,漢族,1973年7月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現任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先進儲能技術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高比能固態鋰電池技術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深海智能技術先導專項副總師;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省部級及中科院先導專項等多項科研項目。
崔光磊面向國家深海裝備重大戰略需求,深耕固態電池關鍵技術、聚焦深海特種電源系統,在國際上首創“剛柔并濟”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秉承“功(率)能(量)兼備”的系統設計理念,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比能、高安全、高耐深海壓、長使役壽命的固態鋰電池及深海特種電源系統。該系統率先在馬里亞納海溝實現全海深應用,為國家深海環境探測、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能源技術支撐,在國際上開創了高比能固態鋰電池特種電源系統深海智能裝備應用新局面。自2016年至今,崔光磊已帶領團隊累計為各類深??瓶佳b備用戶提供了110批次固態鋰電池電源系統。8年內,研制的全海深電源系統實現“零故障”應用,表明我國深海裝備用全海深電源系統技術已趨于成熟,為我國深海事業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零事故”運行的特種電源保障,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同時該技術入選了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和中國工程院發布的2020全球工程前沿技術。
29【孝老愛親】喬元敏
七旬老人照顧侄嫂14載
喬元敏,女,漢族,1956年3月生,山東青島人,嶗山區北宅街道燕石村居民。
都說世界上比婆媳更難處的關系就是妯娌關系,可喬元敏把沒有血緣關系的殘疾侄嫂,看作至親至愛之人,用14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把生活中的愛和溫暖傳遞,在她眼里,侄嫂就是最親的人。2009年,婆婆和丈夫的哥哥不幸去世,留下智力殘疾的嫂子和侄女。剛退休的喬元敏毅然站出來,獨自挑起照顧侄嫂的重擔,承包起日常的細碎瑣事。
14年來,她放棄個人生活,從未出過一次遠門,甘當侄嫂的“安心劑”和監護人,從不敢走太遠、離太久。2018年,喬元敏接連經受了心臟手術和肺癌切除手術兩次“生死考驗”,身體還未康復,就堅持下床操持起妯娌娘倆的一日三餐。“有我一口熱飯,就絕不會讓她們餓著。”喬元敏與侄嫂的心緊密相連,沒有血緣關系,卻是彼此依戀至深的親人。
無數個日日夜夜,喬元敏把侄嫂當作至親,在日復一日、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在年復一年、不厭其煩的教導下,侄嫂兩人的生活明媚起來,狀態大為改觀。喬元敏用14年的光陰故事,在一段段波瀾不驚、平淡無奇的日子里,講述愛親愛人的女性力量,身體力行詮釋著孝老愛親的真諦,譜寫出至真至美的篇章,讓生命綻放出向上向善的人性光芒。
30【孝老愛親】劉翠華
好弟媳43年如一日照顧智障聾啞大伯哥
劉翠華,女,漢族,1958年12月生,山東即墨人,即墨區龍山街道南葛前街自然村村民。
1980年,劉翠華與丈夫結婚,婆婆早年去世,公公體弱多病,家里還有個智障二級、天生聾啞的大伯哥。婚后,小兩口和公公、大伯哥住在一處平房里,丈夫打工掙錢,劉翠華則閑賦在家盡心盡力侍奉身體不好的公公和半自理的大伯哥。1988年,公公患胃癌病重,她和丈夫帶著公公四處求醫、悉心照顧,公公臨終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兒子,劉翠華在病榻前做出鄭重許諾:“爹,您放心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大哥的?!?/p>
2014年,丈夫查出骨癌晚期,在她的悉心照顧下,丈夫奇跡般地延長了9個月生命,面對丈夫臨終前的囑托,她強忍著淚水說:“只要有我在,就絕不會讓咱大哥凍著餓著?!痹趧⒋淙A的心里,她早已把大伯哥當作自己的親哥哥,從一日三餐到洗衣打掃,從日常作息到生活細節,她43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大伯哥的善行義舉贏得了鄰居們的連連稱贊。如今,大伯哥已經71歲,雖然行動不便,但看起來依然紅光滿面、氣色很好。劉翠華孝賢持家、與人為善、勤勞樸實,對待老人以孝心,對待家庭以愛心,孝老愛親善行傳遍鄉鄰。2023年,她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之星”。
31【孝老愛親】張茂花
好弟媳45年無怨無悔照顧臥床大伯哥
張茂花,女,漢族,1957年11月生,山東諸城人,城陽區紅島街道前韓社區居民。
她是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45年來悉心照顧沒有血緣關系、長年臥床的大伯哥,在丈夫去世、自己改嫁,且家境極其貧寒的情況下,對大伯哥始終不離不棄,用一顆金子般的心深深感染著三代人,也感染著身邊人。1978年,張茂花與韓同曉結為夫妻,丈夫韓同曉的父親患有肌無力,哥哥因骨髓炎而長年臥床不起,張茂花一進門就擔負起照顧兩個病人的重擔,她從不言苦,細心照料公公直到他去世。1985年,丈夫在出海中意外身亡,她獨自挑起了照顧臥床大伯哥的重擔,也正因此,錯失了許多好姻緣。鄰村李允峰被張茂花的善良所感動,愿做“上門女婿”。婚后夫妻倆將大伯哥視為親哥哥,無微不至地照料他。張茂花的女兒、兒子結婚后,一家三代四姓六人住在一起照顧、孝敬、敬重大伯哥,直至2023年3月大伯哥安然離世。45年如一日,她用堅韌擔當傳承孝老愛親好家風,她用善行義舉引領向上向善好風尚。她曾獲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獲評“山東省最美家庭”“青島市十大最美家庭”。觀海新聞、青島早報等多家市級媒體先后報道其感人事跡。
32【孝老愛親】張婷
33年如一日 用愛詮釋“長嫂如母”
張婷,女,漢族,1955年4月生,山東安丘人,市南區云南路街道廣州路社區居民。
1990年的一天,張婷30歲的小叔子因參加單位的滅火行動,不慎從房頂摔落,造成肢體和智力殘疾。那時起,張婷便每天6點前起床,不僅要照顧患病的公婆,還要為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洗臉、刷牙、做飯、喂飯,晚上下班回家后再操持家務。為公婆送終以后,張婷全身心地看護久病臥床的小叔子。由于大腦嚴重受損,小叔子情緒經常失控,癲癇病有時一天發作三四次,特別是在夜里,大小便失禁時會亂抓亂抹,隨時需要救治和護理。這種生活已持續了33年,但張婷沒有埋怨,依舊和丈夫一起支撐著這個家。疫情期間,張婷在安排好親人的衣食起居后,主動請纓加入到抗擊疫情志愿服務的隊伍中,連續堅守抗疫一線,并向所在街道捐贈防疫物資,彰顯著守護“大家”與“小家”的責任與擔當。多年來,張婷的事跡被鄰居傳為美談,感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她也因此先后獲得“山東好人”、“山東省抗擊疫情優秀志愿者”、“青島市慈孝之星”、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2023年5月,張婷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孝老愛親”的真正含義。
33【孝老愛親】姜執臻
“好媳婦”20余年悉心照料5位老人
姜執臻,女,漢族,1963年4月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平度市古峴鎮姜格莊村村民。
獨身叔叔自幼失明,她選擇“嫁不離村”;公公身患癌癥,離世后欠下大筆外債;婆婆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父母體弱多病,需要長期照料……姜執臻近三分之一的生命都用在了對5位老人的照顧上。為了讓日子好過一些,2013年,她和丈夫在周邊鄉鎮包了幾畝地。有天凌晨3點多,他們在去種大姜的路上出了車禍,丈夫身體無大礙,而姜執臻卻差點因這場車禍丟了命。躺在醫院里的她為了不讓女兒擔心,一直騙孩子說自己在地里干活,直到出院。2014年,姜執臻的丈夫下地干農活時,不小心被機器“咬”斷了3根手指,那時正值農忙,家里所有的活都落在了姜執臻一人身上,忙完地里的,還要忙家里的老人們。2015年,她患上子宮肌瘤,剛做完手術不足一周,她就咬牙在幾個家中奔波,傷口發炎,疼得直不起身,她還堅持自己揉面做饅頭。家里老人多,老伴又因傷殘疾,姜執臻時刻都在計算著每一分錢怎么花。
作為一名擁有30年黨齡的黨員,姜執臻為之自豪、爭作表率。1996年,村里建恒溫庫,她二話不說東拼西湊籌了3萬元;2020年疫情發生,她更是當起了防控“排頭兵”……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家庭,不平凡的是一顆善良樸實的心,這些年來,她用一雙手撐起了整個家的希望,獲“平度市好媳婦”等榮譽稱號,其家庭也獲評“島城十大最美家庭”。
34“競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團隊
“競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團隊以青島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為主要組織依托,堅持“常態化、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工作思路,立足黨政所需、社會所盼、青年所能,引領島城青年志愿者以實際行動譜寫愛與奉獻的青春華章。
立德樹人,“青”心助力青少年成長。“競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團隊培育關愛新市民子女品牌項目,吸引近萬名志愿者參與,通過城市發展感知、社會角色體驗等讓孩子們感受城市溫度、點亮青春夢想;開展“牽手關愛”行動,自2015年起共守護關愛島城留守兒童1800余名,開展心愿達成、感受城市、心理疏導、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等志愿服務;連續八年開展建設工地“小候鳥”驛站項目,累計服務留守兒童2300余名,項目模式在全國多地復制推廣;扎實推進“陽光助殘”活動,建立志愿者隊伍數據庫,通過參觀、體驗、文化活動等方式實現對殘疾兒童的高質量陪伴。
精準聚焦,“青”力助推社會高質量發展。“競展青春”青年志愿者團隊聚焦文明城市創建,在創建宣傳、文明培育、維護市容市貌、關懷關愛四大領域開展青年志愿者行動;聚焦大型賽會服務,近三年組織7萬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務60余場賽會,服務75萬人次,服務時長160余萬小時;聚焦基層社會治理,緊扣群眾所需深化開展“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全年志愿服務“不打烊”;圍繞應急處突、抗擊疫情等組織動員青年志愿者累計服務100余萬小時。
35“暖到家”清潔取暖團隊
在“雙碳”目標下,作為青島市能源產業支柱企業,青島能源集團樹牢全局思想,站穩群眾立場,在青島市能源結構轉型中自我加壓,開啟了以“煤改氣”三年行動、燃氣全產業鏈建設為重點的能源轉型之路。“暖到家”清潔取暖團隊應運而生,經過千余個日夜的奮戰,圓滿完成市辦實事市內三區“煤改氣”工程,該工程成為省內最大規模的清潔取暖工程,在今冬實現了青島東岸主城區無煤化供熱的目標,助力島城天更藍、百姓家更暖、市民生活更美好,獲評全國供熱行業能效領跑者第二名,向市委市政府和島城市民交出了一份綠色低碳的優異答卷,其先進事跡被央視新聞、經濟日報、科技日報等新聞媒體報道。
他們是綠色能源建設者。在打造全國綠色城市試點“青島樣本”進程中,該團隊落實開展“能源轉型發展三年行動”,建成30多個分布式清潔能源項目,新增清潔能源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建成27臺燃氣鍋爐、新增4500萬平方米的清潔供熱能力,每年可減少約100萬噸煤炭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5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437噸,實現顆粒物(PM)、二氧化硫“零排放”,為青島市招商引資貢獻煤炭替代指標84萬噸。
他們是溫暖到家守護者。他們分布在七區三市,建立了1249個能源服務網格,覆蓋了634個社區,3年來辦理用戶訴求6000余件,為島城近300萬用戶提供“用心專注、溫暖到家”的能源服務。
他們還是敬老愛老、助殘幫困的“暖到家”志愿者,曾榮獲“山東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是島城百姓的貼心人、暖心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