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加快引領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青島漁業的三個“1號工程”

來源:青島新聞網

作者:

2023-12-13 09:44:12

原標題:加快引領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青島漁業的三個“1號工程”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加快引領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青島漁業的三個“1號工程”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漁業的三個“1號工程”

從“深藍1號”“藍鉆1號”到“國信1號”,青島以深遠海養殖裝備為支撐,加快引領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

耕海牧漁的進程中,從來不乏入局者。但那些“歷史性成就”,永遠屬于早有準備、攻堅克難的那群人。

2018年,我國首個深遠海大型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網箱建成交付;2019年,我國首座深遠海大型管樁養殖圍欄“藍鉆1號”建成投用;2022年,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交付運營……近年來,以青島科學家和企業家為代表,一批領域先驅牢牢把握我國海水養殖從近岸走向深遠海的發展趨勢,研發出3個在漁業領域具有“1號工程”意義的大國重器,領航我國深遠海養殖,就是范例。

從0到1,彰顯的是敢為人先,創新突破。從1到100,則說明技術成熟,值得推廣。當前,“藍鉆2號”養殖圍欄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深藍2號”網箱完工在即,預計2024年初投用;“國信2號”“國信3號”養殖工船今年已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在3個漁業“1號工程”的基礎上,青島正圍繞深遠海養殖裝備進一步布局。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過去60余年里,青島依托雄厚的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成為我國藻、蝦、貝、魚、參五次海水養殖浪潮的發源地;如今邁上新征程,青島繼往開來,以深遠海養殖裝備為支撐,加快引領我國以深遠海養殖為代表的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

打造出首座“深海漁場”

在離青島120多海里的黃海中部海域,有一片與山東省面積相當的水團——黃海冷水團。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董雙林在2012年提出了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的計劃,并于2015年正式牽頭啟動“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項目”。

深海養魚,裝備先行。當時,我國深水養殖的主要裝備是重力式抗風浪網箱,但這種由塑料材質制成、依靠重力懸浮在海上的網箱,高度一般不超過10米,無法深入到黃海冷水團。因此,研發加深重力式網箱成為董雙林的首選。

2017年,董雙林帶領團隊利用研發的40米深重力式網箱在黃海冷水團試養三文魚,證明了三文魚夏季可在黃海冷水團生活、生長。“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養殖吸引了鯊魚,網箱中養殖的三文魚因周圍游弋的鯊魚將網衣撕破而散佚。”

加深重力式網箱的路走不通,董雙林團隊開始轉換思路。同年,他們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簡稱“漁機所”)、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研制出我國首艘養殖工船“魯嵐漁61699”號(排水量3500噸),利用該船證明了夏季抽取黃海冷水團35米下的涼水可在養殖工船中養成三文魚,“但一算賬,養殖成本太高,產品不具有市場競爭力。”

困難重重之際,2017年,由挪威薩瑪爾集團設計研發、中船重工武船集團建造的全球首座半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Ocean Farm 1”(海洋漁場1號)在青島建成交付。“海洋漁場1號”屬于桁架類網箱,由金屬桿件通過焊接、鉚接或螺栓連接而成,相較于重力式網箱,不僅更加安全可靠,而且抗風浪能力更強。該裝備的建成,給予我國深遠海養殖裝備研制以重要啟迪,為我國研制桁架類網箱積累了工程經驗。

2018年,由董雙林團隊牽頭,通過聯合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等開展產學研合作,突破了沉浮控制、鯊魚防護、魚鰾補氣等多項核心技術,在青島建成了“深藍1號”桁架網箱。這是我國首個深遠海大型漁業養殖裝備,也是全球最大的全潛式深遠海養殖裝備,可同時養殖30萬尾三文魚,并根據海水溫度控制網箱升降,使養殖魚群生活在適宜的海水層。

一年后,“深藍1號”就被安置在黃海冷水團。它的投用,開創了全球暖溫帶海域大規模養殖三文魚的先河,被譽為我國首座“深海漁場”。基于先行先試基礎,青島于2020年獲批建設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加快以深遠海大型養殖裝備為載體,加大黃海冷水團養殖開發力度,為國家探索深遠海養殖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2021年,“深藍1號”首次進行規模化收魚,實現了我國在暖溫帶海域養殖鮭鱒冷水魚類的世界性突破。收魚之際,看著一條條大西洋鮭魚順著吸魚泵管道從網箱躍上工船,董雙林不禁雙眼濕潤。

也是在2021年,山東海洋集團入局,全面負責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開發建設。山東海洋集團董事長姜國棟深知,我國近海養殖密度過大、病害頻發和環境惡化等問題已經日益突出,成為制約漁業發展的瓶頸,深遠海養殖是大勢所趨。2022、2023年,“深藍1號”又進行了兩次規模化收魚,驗證了三文魚在中國全周期養殖的可行性。其間,山東海洋集團聯合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開展三文魚苗種繁育、病害防控、冷藏加工等全產業鏈布局,同時,為擴大生產規模,設計建造了更大更先進的“深藍2號”,預計明年初投用。按照計劃,未來還將建造更多深藍系列網箱,打造深遠海養殖產業集群。

新型漁業裝備拓展了我國海水養殖的邊界,面對廣闊、待開發的深遠海,我們不再“望洋興嘆”。圍繞黃海冷水團,發力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追夢人的腳步從未停歇。

我國首座深遠海大型管樁養殖圍欄“藍鉆1號”。

因地制宜建“遠海圍欄”

“海洋漁場1號”“深藍1號”建成投用后,引發了我國桁架類網箱建造熱潮,目前我國四大海區大型深遠海桁架類網箱已有40余個。當我國科學家、企業家著力建造桁架類網箱時,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簡稱“黃海所”)研究員關長濤則開始關注另一種深遠海養殖裝備——深遠海大型圍欄。

深遠海大型圍欄,顧名思義,就像陸地上的圍欄一樣,是將一部分區域“圍起來”,只不過布設地點是在海上。為什么會想到建設這種深遠海養殖裝備?這還要從關長濤走上網箱研發、推廣道路說起。

20世紀90年代,“中日青島小麥島真鯛育苗與增殖放流”合作項目在青島小麥島基地開展。關長濤在利用日本的幾個小型、木質網箱養殖真鯛時,不幸遭遇網箱被大風浪破壞,2萬尾真鯛魚苗幾乎全部逃逸。因此“切膚之痛”,他從此走上了離岸網箱、深水網箱的研制之路,在國家863計劃“深海抗風浪網箱的研制”等課題支持下,研發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圓形重力式深水抗風浪網箱,并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

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簡稱“明波水產”)發現,用關長濤的重力式網箱養殖河豚,在適宜的季節,其生長速度可以達到企業此前在陸基工廠化養殖時的三倍,由此逐漸布局重力式網箱,10多年來數量超過200個。但現實問題和市場需求也由此產生。

一是亟需解決規模化養殖現場運營管理難的問題。200多個重力式網箱分布在海上,完全依靠人力進行放苗、投喂、捕撈、管理,逐漸變得費時費力。二是帶有網底的網箱(一般要求網底至少離開海底5米以上,以防止網箱網底與海底摩擦受損)無法養殖半滑舌鰨等底棲性魚類,會造成滿足市場需求的適養品種選擇受限。

帶著這些問題,明波水產與關長濤團隊進行了研討,發現萊州灣海域海底走勢平緩,離岸10千米的水深仍不足15米,如果采用大型網箱養殖,那么養殖水體將減少三分之一以上,不如研發深遠海大型圍欄,如此既可以方便養殖管理,也可以充分利用海水垂直空間,養殖底棲生物。

從萊州灣出發,在距離海岸約10公里的遠海開放海域,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圓形圍欄靜靜矗立在海面,這就是關長濤團隊聯合明波水產研發的我國首座深遠海大型管樁養殖圍欄“藍鉆1號”。該圍欄于2019年投用,整體由嵌入海底的172根鋼制管樁和超耐磨性的新型PET網衣組成,養殖水體約16萬立方米,與明波水產布設的200余個重力式網箱相當,能抗12級臺風、9米大浪。

更為重要的是,“藍鉆1號”集成了飼料投喂、魚苗投放、漁獲起捕、自動監測等多項技術,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管控。“在該平臺上,平時只需3個人就可以承擔200多噸海水魚的養殖管理及海上看護等工作。”說起“藍鉆1號”,明波水產副總經理李文升非常自豪。

相較重力式網箱,深遠海大型圍欄具有抗風浪能力強、水體交換通暢、養殖面積大、魚類活動空間廣等優點。在“藍鉆1號”的基礎上,2021年,關長濤團隊聯合明波水產又因地制宜研發出養殖水體2萬立方米的“藍鉆2號”。也由此,明波水產成為我國發展“陸海接力”海水養殖的典型代表。

走在“藍鉆1號”上,腳下是奔涌的大海,而平臺牢固安穩,讓人如履平地。科學家與企業家攜手,又開辟了一個深遠海養殖新模式。

我國首個深遠海大型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網箱。

首制深遠海“養殖航母”

青島在攻關“深藍1號”網箱、“藍鉆1號”大型圍欄時,針對養殖工船的研發也早已提上日程。

在中國建造養殖工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海所研究員雷霽霖多年的夢想。早在1979年,他在自己的作品《未來的海洋農牧場》中就描繪了養殖工船的藍圖。2014年,他作為項目總牽頭人,策劃并推動我國首艘深遠海養殖工船構建工作。不過,雷院士還沒有來得及看到項目的重大進展,就于2015年底逝世。在他的兒子雷東心里,將父親的養殖工船藍圖變成現實,就成了一種責任。

2016年,雷東成立青島藍色糧倉海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藍色糧倉”),繼續追夢養殖工船,廣泛尋求“合伙人”。

與此同時,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后改稱“嶗山實驗室”)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漁機所、藍色糧倉等全國37家海洋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及企業組建成立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并組建深藍漁業工程聯合實驗室,旨在先行先試包括養殖工船在內的深藍漁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重大裝備研發,為掀起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做努力。

當時,承建了實驗室項目的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信集團”)正在加快進軍海洋產業,研究部署產業發展方向。在實驗室的搭臺下,國信集團對接了長期開展養殖工船建設研究的漁機所團隊、藍色糧倉團隊。在深入對接和調研的基礎上,國信集團的意愿逐步明確:建立在現代漁業裝備基礎上的深遠海養殖是未來的必然發展方向,要彰顯海洋實力,就必須做有技術門檻和產業門檻的事,比如深遠海大型養殖工船。

國信集團入局,推動養殖工船項目研發和落地進入快車道,各類資源快速聚集,先后有62家海洋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及企業參與。例如,一直關注養殖工船項目的中國船舶集團也在藍色糧倉的引薦下全力加入。國信集團、中國船舶集團以及藍色糧倉三方控股企業和基金合資成立了國信中船(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大股東,國信集團組建了由副總經理董韶光牽頭的“青島國信深遠海養殖工船創新團隊”,加快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攻關、建造。

“國信1號”的噸位,與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相當。用這樣一艘“養殖航母”進行海水養殖,沒有前例可循。當時,擺在團隊成員面前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建什么船”,而是“養什么魚”。經過市場調研和深度研究,確定先養殖具有“國魚”之稱的大黃魚。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這條魚是我國海水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產業鏈相對完善。這條魚又是最難養殖的海水魚之一,如果能率先突破,那么后續再養殖其他魚類都有信心和把握。

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養殖工船的建造難度。眾所周知,大黃魚對聲音和振動異常敏感。經試驗,水下噪聲150分貝是大黃魚能承受的極限值。這意味著,除去海洋背景噪聲,“國信1號”百余臺機械設備的運轉噪音必須控制在60分貝以內。60分貝是什么概念?相當于人類大聲說話的音量。

攻克關鍵技術,根本在于人才。國信集團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招才引智,從浙江回到青島擔任國信中船(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船舶項目部經理的張有卿便是其中之一。但最初面對養殖工船的降噪問題,已從事船舶行業10多個年頭的張有卿也曾一籌莫展。他無數次跟負責養殖的同事說過“做不到”,但得到的回復除了鼓勵,還有“你能跟大黃魚商量一下嗎”的反問和調侃。沒有什么靈光一閃,張有卿跟團隊成員只能逐一確定噪聲源,一個個想辦法降噪,最終在無數次的推倒重來中找到了最優解。

類似的技術突破不一而足。在漁機所、中國船舶集團、嶗山實驗室等合作單位的參與和支持下,“國信1號”項目先后突破了船載艙養、水體交換、減搖制蕩、減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關鍵技術,其中,養殖艙減振降噪技術水平超越了我國最先進的靜音科考船。與此同時,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協調及農業農村部的部署下,確定了“國信1號”的漁船屬性、運營管理試點等內容,為養殖工船管理運行鋪平了道路。

2022年5月20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交付運營,標志著我國深遠海大型養殖工船產業實現了由0到1的進階發展。100多天后的金秋時節,“國信1號”滿載而歸,首批65噸新鮮的“船載艙養”大黃魚豐富了市民餐桌。

建造養殖工船,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嘗試過,但都沒有成功。而在中國,幾代科學家、企業家接力完成了這一壯舉。2023年3月,“青島國信深遠海養殖工船創新團隊”被授予“青島楷模”稱號。有人曾問,團隊的“制勝法寶”是什么?董韶光言語間滿是自豪:“我們干的是一份前無古人的事業,這份自豪感就是動力的源泉。”

值得說明的是,建設、運營“國信1號”期間,國信集團圍繞養殖工船產業,打造了大黃魚從苗種供應到養殖、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條,這意味著后續的養殖工船可以直接“復制”“國信1號”成功養殖大黃魚的經驗。同時,“國信1號”還針對石斑魚、半滑舌鰨等海水魚進行了養殖試驗,拓展養殖工船主養品種的工作一直在進行。

為加快推動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國信集團聯合合作單位還在深化布局。今年,兩艘更先進環保的15萬噸級養殖工船已經開建,將實現養殖全流程機械化率超90%,自動化水平比“國信1號”提高45%,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2027年,國信集團將形成運營7艘養殖工船的規模,包含1艘30萬噸級超大型養殖工船。在更遠的未來,將陸續投資建造50艘養殖工船,努力讓養殖工船像高鐵一樣成為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

記者手記

2023年,我國針對深遠海養殖的部署備受矚目。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這是“養殖工船”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23年6月,我國印發首個關于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再次布局深遠海養殖。當很多人解讀這兩個文件時,都無法忽視青島的深遠海養殖實踐,因為這座城市已經率先做出了諸多積極嘗試。

毫無疑問,深遠海養殖裝備是支撐深遠海養殖發展的工程基礎。當前,我國深遠海養殖裝備主要包括網箱(重力式網箱、桁架類網箱)、圍欄和養殖工船,而大型化深遠海養殖裝備主要包括桁架類網箱、深遠海大型圍欄和養殖工船。作為深遠海養殖加速推進的重要支撐,這三類大型化裝備的首臺(套)均誕生于青島。

何以青島?漁業“1號工程”的奮斗史,是追問,更是回答。(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桁架網箱

“深藍1號”

我國首個深遠海大型漁業養殖裝備,也是全球最大的全潛式深遠海養殖裝備,可同時養殖30萬尾三文魚

大型圍欄

“藍鉆1號”

我國首座深遠海大型管樁養殖圍欄,養殖水體約16萬立方米,能抗12級臺風、9米大浪

養殖工船

“國信1號”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全船15個養殖艙承載養殖水體近9萬立方米,年產大黃魚3700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沂南:民宿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沂南縣銅井鎮一家民宿外景。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近年來,該鎮推動民宿集聚化、全域化發展,改善旅游環...[詳細]
壽光日報 2023-12-13

海納云榮獲“2023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系數字城市數據要素領域唯一獎項

12月8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2023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人選和項目”,對28項技術發明獎等全省科技創新突出企業、機構和個人進...[詳細]
半島網 2023-12-13

1—10月份,聊城市實現網絡零售額171.5億元

12月11日,記者在市商務局獲悉,今年1—10月份,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171.5億元,同比增長14.5%,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源頭...[詳細]
聊城新聞網 2023-12-13

有海又有雪,煙臺元旦假期酒店預訂升溫

本報訊距離2024年元旦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酒店預訂已然升溫。作為北方有海又有雪的城市,冬日的煙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記者近日走訪調查...[詳細]
煙臺晚報 2023-12-13

人民日報記者探訪山東煙臺:釋放企業發展潛能,固本興新穩健前行!

本報記者韓鑫侯琳良王云杉萬華煙臺工業園,管道縱橫,貨車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FPSO、雙燃料冰級滾裝船、海上風電安...[詳細]
膠東在線 2023-12-13
新一輪寒潮天氣來勢洶洶 中東部大范圍雨雪再登場

新一輪寒潮天氣來勢洶洶 中東部大范圍雨雪再登場

華北、黃淮等地強降雪也會再度登場,并且降雪區域與上一輪將會高度重疊,部分地區或現極端降雪,公眾需注意防范雨雪冰凍災害。華北黃淮需防...[詳細]
海報新聞 2023-12-13

青島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關于青島巨泉信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規劃及建筑方案進行批前公示的通告

為加強公眾參與,發揮公眾在我區規劃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規劃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山東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詳細]
青島日報 2023-12-13

從0到1,青島空港綜保區跨上“進階之路”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馬英歌青島空港綜保區是面向世界的“全新窗口”。透過這一窗口,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乃至青島得以觸摸全球經濟...[詳細]
青島日報 2023-12-13

山東省國際招商中心在西海岸新區揭牌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王凱本報12月12日訊西海岸新區招才引智工作再次升級。12日下午,山東省國際招商中心在西海岸新區揭牌,標志著山東...[詳細]
青島日報 2023-12-13

2026年青島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楊琪琪本報12月12日訊12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布《青島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三年行...[詳細]
青島日報 2023-12-13

前11月青島進出口8056.7億元增長6.1%

青報數讀進出口8056.7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高于全國、全省6.1和3.9個百分點保稅物流增速較快民企實現兩位數增長機電產品出口穩定增長對主要...[詳細]
青島日報 2023-12-13

青島高新區 往“高”攀登,向“新”前行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周偉如果要為城市定格一瞬,阿斯利康定是青島高新區今年的關鍵一幀。世界500強跨國藥企阿斯利康吸入氣霧劑生產基地...[詳細]
青島日報 2023-12-13

青島今年實施391個項目擴面提質賦能低效片區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梁超本報12月12日訊激活重點低效片區是城市樣貌的深刻雕琢,也是對區域發展的巨大推動。12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詳細]
青島日報 2023-12-1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