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8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顧震宇)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如您在經營活動中與其他經營者存在通過合并、股權收購、新設合營等方式進行集中的情況,并且參與集中的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 20 億元人民幣(或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 100 億元人民幣),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 4 億元人民幣,請依法履行經營者集中申報義務,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具體法律政策請點擊此處。”
這是山東企業開辦“一窗通”服務平臺彈出的“預警提示”彈窗內容,提示企業法律規定的經營者集中申報義務以及未依法申報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
今年以來,為更好地向經營主體普及《反壟斷法》知識,指導其合規經營,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工作部署,以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向經營主體提供更加清晰的行為指引,在企業登記信息系統(企業開辦“一窗通”服務平臺)中增加經營者集中“風險預警提示”彈窗功能,“靠前一步”向經營主體解讀經營者集中反壟斷法律政策,提升經營主體反壟斷合規意識,更好預防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
企業在該系統進行股權變更登記和新設合營企業時,系統會自動彈出窗口,提醒企業《反壟斷法》規定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企業可以點擊查看具體法律政策,自我對照是否應進行集中申報,避免因應報未報而帶來法律風險。自2022年12月份彈窗功能上線以來,系統已向企業進行了7萬余次提醒。
“以前真是不了解還有這個申報事項,也缺少對《反壟斷法》的學習,有了系統的提醒,知道了自己要不要申報,20億和4億這個杠杠也記住了,這下心里踏實多了,真心為咱們市場監管部門點贊!”某企業法務人員說到。
經營者集中審查是一項事前反壟斷審查制度,特別是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通常會涉及投資并購、資產重組、設立合資公司等業務,當經營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向市場監管總局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
經營者集中可能導致市場競爭減少,從而使得經營者在市場上形成較高的市場份額和較強的市場支配地位,進而可能導致價格操縱、限制產品選擇、降低產品質量等不利于消費者的行為。反壟斷審查制度的目的是通過對經營者集中的審查和監管,防止壟斷行為,通過規范市場秩序全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小小的彈窗,是山東市場監管部門靠前監管、主動服務的縮影。近年來,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作,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工作專班,開展營商環境創新“揭榜掛帥”活動。創新推出證照“三聯辦”,率先整省實行“一業一證”改革、“免證”開辦企業、省內企業“自由”遷移,全面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實現紙質營業執照二維碼與電子營業執照企業碼“二碼合一”;穩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創新開展與稅務“多報合一”改革;實施馳名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商標線上侵權線索智能監測;開展“齊心魯力·助企惠商”三年提升行動;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入園惠企”服務;持續發揮“好品山東”示范引領作用……多點突破,全面發力,打造經營主體成長的山東“沃土”。
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山東市場監管在行動!
法律法規(市監小課堂)
《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國務院令第 529號)第三條規定,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 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 4 億元人民幣;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 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 4 億元人民幣。
營業額的計算,應當考慮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特殊行業、領域的實際情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反壟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且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處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