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4-01-19 09:24:01
原標題:追憶煙臺港首期擴建工程始末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追憶煙臺港首期擴建工程始末
來源:煙臺日報
□哈本厚
如今,站在煙臺山巔俯瞰大海,只見雄偉的防波大堤屹立在碧波中,一座古老美麗的港灣盡收眼底。山下巉巖石壁上那道道波浪痕跡,銘刻著數千年崢嶸歲月,見證了一部港口興衰史,濃縮了中華民族前赴后繼的奮斗歷程。
古老的天然港灣
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在膠東半島已發現的文化遺址中,煙臺白石村文化遺址為最早的。白石村一期距今約7000年,整個膠東文化體系都起源于白石村的傳播與發展。
白石村遺址中有大量的瓣鰓類、腹足類殼皮、魚骨類遺骨化石以及石網墜和陶噐,其文化內涵屬沿海類型,反映出當時的農業生產尚不發達,白石人以海上捕撈為主要謀生手段。
白石村坐落在通伸河西側的高地上,距今海岸約1.5公里處,早在7000年前曾是一個小港灣。白石人就是利用這個港灣從事海上捕撈,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芝罘灣的形成,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芝罘灣是以芝罘島以其連島沙洲為主體圍攏而成:芝罘島本是一個孤立的海島,由于鄰近陸地的河流將大量泥沙搬運至海灘,加上波濤洶涌海浪的鬼斧神工,令連島沙洲豁然出世,使孤立的芝罘島成為陸連島,島陸之間的海峽變成港灣,其形成時間距今大約6050年。
如果說膠東文化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體系,那么芝罘灣就是孕育膠東史前文化的搖籃。
夏商周時期,芝罘灣及膠東半島是東夷人活動的重要地區,文化與經濟相當發達。現出土銅器上的銘文,反映出東夷人的冶銅技術相當發達,且已有先進的文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海上交通也發展起來,芝罘灣在我國海上交通事業上已占重要地位。
古代航海一般沿岸行駛,對島嶼和港灣的依賴性很大。芝罘灣地處山東沿海北部,是海上運輸線必經之地,崆峒、芝罘等島既是天然航海標志,又是躲避風浪的最佳停泊點。因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已形成一條溝通全國南北沿海的航線。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三次來到芝罘,漢武帝也曾多次東巡,登芝罘、浮大海,“山稱萬歲”。不論帝王們抵臨芝罘的目的是什么,都反映出芝罘灣在當時已具備了深厚的港航基礎,就水深、避風、沿岸地勢等港灣條件而言,芝罘灣都能與當時的航海水平相適應。
因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芝罘灣就成為山東沿海交通的發祥地,逐步開通了長距離的南北海上交通線,并伴隨著漫長的封建社會艱難前行。
鴉片戰爭后港口被迫對外開放
根據1858年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即在牛莊、登州府城口,嗣后皆準通商?!比欢暗侵莞鳛橐粋€港口是不利的,它的港口淺,并且非常無遮蔽”。在最后選址中,煙臺無論是地理位置、自然條件還是當時的貿易活動條件,都遠遠超過登州,因此最后確定為煙臺。煙臺港成為山東半島第一個對外開放的港口,早于青島港30余年。
1861年8月22日,煙臺港正式對外開放,并設立煙臺港海關,即海關與戶關,清政府統稱為“東海關”。
總之,東海關是煙臺港第一個帶有行政管理性質的機構。它的設置,標志著煙臺港終于從無人管理的“自然發展”狀態中解脫出來,走上了有人管理、規劃和建設的軌道,使煙臺港真正承擔起水陸交通運輸樞紐職能。因此,東海關的出現,是煙臺港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
東海關設立后,在征稅上遇到了困難。當時,煙臺港內無任何設施,進口商船一般錨泊在離海岸較遠的深水處,貨物靠小船駁運,負責征稅的巡役只能乘船到海上檢查貨物,按章征稅,但“外國貨船進口,外國人不準巡役人等近船”,即使靠上去,也因彼此言語不通而無法工作。由于東海關無法征稅,清廷便出面“與英法兩國領事官悉心籌議”,最后商定,“雇用外國人”到關協同征稅。外國人分兩批到達煙臺,第一批是翻譯和扦子手,時間是同治元年十月(1862年11月),他們進關后,雖對東海關征稅起了很大作用,但并不掌握海關大權;第二批是充任東海關稅務司的英國人漢南(C.Hannen),他于“元年冬間來煙”。漢南是東海關第一任稅務司,他到煙臺后,標志著煙臺海關權和港口管理權的旁落。自此以后東海關在外國人把持下長達80年之久。
港口統一規劃擴建迫在眉睫
沿海城市的發展,同港口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在城市的形成階段,這種聯系顯得更為突出。煙臺港的開放,是煙臺這一港埠城市興起的主要因素。
1861年港口開放后的二三十年間,煙臺已經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沿海城市,形成山東沿海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
煙臺港開放以來,隨著海關碼頭的建成,各國洋行也開始投資建造私人碼頭。截至甲午戰爭前,先后建成的有福開森碼頭、滋大碼頭、攝威利福碼頭、和記碼頭等。1896年,開平礦務局又建造了開平碼頭。這些私人碼頭多建在煙臺山下西側,占據了煙臺港的重要岸線。由于缺乏統一規劃,港口中心區域被切割成各霸一方的幾大塊,嚴重影響了港口管理和發展。1895年,為改變這種狀況,東海關擬定進行“南北公共碼頭岸路工程”(簡稱南北岸路工程)。按照南北岸路工程的設計,所有的私人碼頭都要連接起來,將碼頭與岸壁連成一體。這一工程首先觸動了各洋行的既得利益,因此各洋行一方面搶先占地,一方面又串通起來,聯合上書總理衙門,要求利益均沾。
另外,南北岸路工程和東西岸路工程,都沒有考慮港口風浪的防護問題,相反,由于岸線向海中推進,港口中心區域更加暴露于風浪之下。港口經濟的發展同港口設施的落后形成尖銳的矛盾。
另一方面,自1898年開始,青島、威海衛、大連等港口先后開放。青島港在開放的同時即開始了大規模的建港工程,先后建成小港和大港,有著良好的防浪設施,船舶往來、裝卸貨物都十分安全。青島港在建港同時開始了鐵路鋪設,光緒三十年(1904年),膠濟鐵路建成通車后,又采取了一些貿易保護政策。外部競爭壓力日益加劇,再加上內部各方勢力爭斗激烈,煙臺港在北方航運中的中轉作用日漸削弱,也失去了獨霸山東沿海貿易的地位。
港口擴建迫在眉睫且群龍無首,又無切實可行的方案,內憂外患之中,煙臺港該怎么辦?
煙臺港海壩工程會成立
1913年5月15日,在外國人參與下,煙臺正式成立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港口建設管理機構,名為“煙臺海壩工程會”。海壩工程會內設五職:煙臺海壩工程會會長——東海關監督;會計主任——東海關稅務司;會員——煙臺中商會代表、煙臺西商會代表、外國駐煙領事代表。下設三個機構:秘書會計科、工務科和捐臺。
會長一職雖然由中國人擔任,但實際財權掌握在稅務司手里,五個成員中外國人占了三個,可以說海壩工程會從成立那天起,就被外國人所操縱。
海壩工程會成立之后,首先進行籌措資金的活動。1913年5月21日,海壩工程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決定于是年7月1日征收“海壩捐”,作為建港工程收入。另外,北京政府和山東省政府每年各撥銀5000兩資助,但這是在各國駐京公使的壓力下決定的。
所謂海壩捐,實際上就是一種特別稅,是在繳納海關稅和常關稅的基礎上另外附加的稅項。它無疑加重了商人的負擔。但因煙臺港口落后的矛盾已經危及到每個商人的根本利益,因而“中外僑民及附近內地土著皆愿納有限制之稅,以作建筑海壩經費”。
資金來源基本解決后,海壩工程會立即著手招工授標一事,但因沒有具體施工方案而“乏人愿問”。此時,荷蘭政府表示愿意派出工程技術力量承擔設計,工程會對此求之不得。
1913年10月底,荷蘭治港公司工程總理瑞立德和另一位工程師愛似德受命專程抵煙,為海壩工程進行工程設計。
瑞立德是這次工程的主要設計者。按照他的設計,這次建港工程的主要項目是東、西兩道防波堤。為了有所區別,海壩工程會稱東防波堤為“擋浪壩”,西防波堤為“防波堤”。全部工程設計,歷時7個月。
荷蘭治港公司中標,六年竣工
1915年2月,北京政府和外國駐京公使團批準了瑞立德的設計方案。瑞立德方案是按海關銀150萬兩設計的。因此在方案報批的同時,海壩工程會重新做了預算。設計方案一經北京批準,海壩工程會當即開始招工投標,截至5月31日止,共有四家投標者,各家報價是:荷蘭治港公司2677000兩,煙臺投標者2340000兩,香港投標者3070000兩,上海投標者3235000兩。
情況很清楚,香港、上海兩家索價過高,煙臺一家雖然低于預算,但施工力量又不及另外三家。海壩工程會權衡利弊,決定將工程包給荷蘭治港公司。
1915年6月1日,海壩工程會開標,公布了招標結果。6月9日,正式簽訂工程合同書。
煙臺三面環山,交通不甚方便,為此,海壩工程會決定就近取材,并獲得了地方官的支持。但是,當工程會在芝罘島、西沙旺一帶選擇沙石料場時,各地主乘機高價勒索,甚至索賠風水損失,官方也無可奈何,致使建港工程遲遲不能開工。經海壩工程會反復與各地主協商,終于達成協議,石料以10000元(大洋,下同)成交,沙料以5900元成交(后又減去500元風水費),西沙旺建廠用地以440元成交。采石場選定芝罘島東端大勝子圈,用“草兒幫”山石。
1915年8月2日,煙臺商民翹望多年的建港工程終于開工。9月,海壩工程會聘請李楷特為總工程師。全部工程工期為四年。這項工程的主體工程結構分東防波堤與西防波堤(含北碼頭)兩項。
東防波堤以亂石為基墩,墩上筑建石墻,兩端均作圓形。防波堤所用大石塊由潛水員在水中斜筑,共列三行,其斜度與水平線成75度角。
東防波堤外側置有兩噸重的預制石塊,用來保護基墩。這些石塊是在西沙旺預制場制成,用鐵駁從海上運至投放處。兩端均設置燈塔,該項工程于1920年11月13日全部竣工。
西防波建實際上還含有北碼頭工程。西防波堤的底部以沙作墩,覆以樹柴,堤面筑有石堞。堤面正中鋪設輕便鐵路和人行道。堤的南端有一個月臺,以便于裝卸貨物。
西防波堤北端建一順堤重力式碼頭,亦由大石塊和混合石墩筑成,是為北碼頭。北碼頭全長183米,寬44.89米(自外沿至背部胸墻外邊),可同時停靠兩艘千噸輪。
1917年,西防波堤工程即將完工時,“境況本來極佳”“惜于八月二十一日為風災所毀,幾與低潮時潮平線相齊”,迫使工程停頓。海壩工程會為此召集會議,重新集資,并修改了部分設計。1921年,西防波堤竣工。
在整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荷蘭治港公司雇用中外工程師和監工約15至20人。勞力均為中國工人,夏季工忙時最多達1200人。潛水員用中日兩國共15人。
1921年,歷時六年的“偉大之海壩工程”全工竣工。9月14日,海壩工程會舉行“煙臺海壩正式落成典禮”,以示慶祝。整個工程耗資280余萬海關兩。自1913年7月—1921年12月,海壩工程會收捐3377058.98兩,支出3189762.4兩。
東、西防波堤工程對煙臺港向近代港口的演變有決定性意義,至此,煙臺港正式成型。
古老煙臺港跨入近代港口行列
東、西防波堤工程是煙臺港發展史上的一次轉折,使得煙臺港灣內出現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人工港池,兩道防波堤實際上是形成這個港池的主體工程。它的出現,改變了天然港灣的形勢,解決了長期以來煙臺港受北風和偏北風威脅這一痼疾,促使港口生產發生了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煙臺港對船舶的吸引能力,為煙臺商埠的繼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東、西防波堤工程竣工之后,港池的東部以煙臺山為天然屏障,山下即為南北公共岸路;港池的南部,即華商界于1903年建成的東西公共陸岸,其時,東、西太平灣尚未完全填平。西太平灣的西部即西防波堤,該堤系斜坡式拋石突堤,根部與西太平灣西端相接,全堤向東北方向延伸,與煙臺山近似平行。東防波堤系直立式,坐落在西防波堤盡端和煙臺山之間的敞口處,呈東南、西北走向。
東防波堤的南端,是港池的南口門,寬約250米,用來行駛千噸以上輪船;北端,是港池的北口門,寬約200米,用來行駛千噸以下小輪。
港池的全部水域面積為1357平方公里,可同時容納千噸以上輪船17艘,其中北碼頭靠泊2艘,港池中部水域系泊15艘。港池設計吞吐能力為每年300萬噸。
煙臺港在人工港池建成之前,無論是船只碇泊還是裝卸生產,都要依賴港口的自然條件,盡管以往曾經有過這樣那樣不同規模的建港工程,但是不配套、不完整,特別是不能解決防浪問題,船舶的進出港很大程度上受到風浪的制約,最終也僅僅是對天然港灣的簡單利用。人工港池建成之后,上述情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首先,船只碇泊不再是簡單地利用天然水深,而是能夠駛入港池內或靠泊于碼頭或系泊于浮筒。其次,消除了港口防護性能差的痼疾,為往來船只提供安全可靠的碇泊場所。因此,人工港池的建成,標志著煙臺港結束了原始的天然港灣的時代,從此跨入近代港口的行列。
為使西防波堤發揮其特有的作用,海壩工程會于1922年5月26日正式接收全部工程,之后開始進行西防波堤的配套工程施工。
1926年海壩工程會在西防波堤上鋪設輕便鐵路,將北碼頭與堆場、市區連接起來。輕便鐵路與西防波堤同時竣工,全長500米,后又鋪設支線。整條鐵路貫穿全堤,南端建有月臺便于裝卸。鐵路運輸靠工程會自制的載重鐵車(俗稱“轱轆馬”),載重鐵車由人力推動,每車可裝4噸貨物。1929年工程會為改進工藝,又制作“S”形鐵質裝貨溜槽,用此溜槽,貨物可從碼頭直接溜入船艙。
1926年8月16日,西防波堤經過竣工后為期4年半多的配套完善,正式開放投產。自此,煙臺港口活動中心由煙臺山下開始向西遷移。
此外,工程會還制定了“管理防波堤碼頭、貨棧章程”,對如何使用碼頭、倉庫以及租用裝卸工具等做了詳細規定,即軟件與硬件配套成龍。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古老的煙臺港已從一個千年自然港蛻變成一個人工港,步入近代港口行列。
此后,煙臺港穩步前行,成為一座現代化港口,2022年吞吐量達4億噸。
如今,煙臺港的內涵已發生了根本變化:眼前這座古老港灣(東港池)雖仍留存著港口的痕跡,卻正脫胎換骨,變幻為“海上世界”,即觀光游樂場所。用“吞吐量”為標準的目光來看,西港區、芝罘灣區等地的組合,才是名副其實的煙臺港,而廣義的煙臺港涵蓋了煙臺市內的眾多港口,如蓬萊港、龍口港等五大港區。
港名尚存,內涵已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