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02-23 10:39:02
原標題:青島歷史城區調查 | 擁歷史而赴未來,讓流量更有“留量”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歷史城區調查 | 擁歷史而赴未來,讓流量更有“留量”
來源:青島日報
不斷放大節慶IP、建設多元包容街區、打造獨特標簽,提升歷史城區辨識度,拓寬“留人”渠道
擁歷史而赴未來,讓流量更有“留量”
歷史城區是青島發展的原點,它歷經百年滄桑,見證風起云涌,是這座城市的根和魂。和全國多數城市一樣,在快速的城市發展進程中,它一度沉寂、歸于黯淡,又在煥新中火熱歸來。
中山路上人流如織,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邢志峰 攝
甲辰龍年春節,上街里、大鮑島“熱辣滾燙”,新年伊始單日最高人流量便突破歷史紀錄。伴隨著勢不可擋的人潮,在業態迭代、建筑保護、文脈延續之上,“如何拉長節慶熱”“怎么放大輻射帶動效應”等又成為討論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熱詞”,這也透露出大家對歷史城區“長紅”的美好期待。
如何做好未來文章?被貼上“新潮”標簽的歷史城區,唯有不斷調試,才能擁歷史而赴未來。在采訪調研中,心系老城發展的專家學者、看好老城的項目操盤手以及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等紛紛建言獻策:不斷放大節慶IP、提升顯示度;打造多元包容街區,增加“留人”渠道;打造獨特標簽,避免“千城一面”等,都為歷史城區明晰打法路數、扎實推進更新助力。
提升“曝光度”
在成都寬窄巷子采訪時,首批入駐商戶廖蕓向本報記者講述了寬窄巷子的轉折性事件。“一鋪難求”源于一場城市營銷——2013年,《財富》全球論壇在成都開幕,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在寬窄巷子舉辦“家宴”,歡迎來自全球的財富嘉賓,“最成都”的歷史街區由此開始走向全球的舞臺。“自此,街區流量開始呈幾何倍數增長。”廖蕓說。
又如,烏鎮積極找尋新業態背后的城市動能,并在此基礎上“造節”。如今,烏鎮戲劇節已可比肩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和英國愛丁堡戲劇節等世界知名戲劇節,成為城市名片。每年戲劇節,大家會奔著劇目、主創者或者團隊而去,再逛一逛古城。
除了“常態化辦節”外,其他城市在加強歷史城區“曝光度”上的探索和創新,也為青島打開了思路。
這個春節假期,青島歷史城區的“開門紅”超燃,日均接待游客量甚至遠超去年夏天旺季日均最高量。如何拉長“節慶熱”的長尾效應?在各運營方看來,節慶活動仍是打開流量閥門的密鑰。就如這幾天刷爆朋友圈的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讓歷史城區在今年第一個“旅游黃金周”落下帷幕后,不僅熱度不減,反而又迎來一波客流高峰。
“今年,我們會將糖球會、新春民俗文化節、城市文化藝術節、首屆海鮮啤酒節等‘流量明星項目’保留,并在此基礎上加大研學、郵輪旅游文化活動策劃,豐富街區體驗性和參與性。”青島環海灣集團歷史城區招商運營部部長梁韶華介紹,除此之外,街區還將嫁接商戶資源,體系化整合后面向大眾推出。比如,天泰藝文中心藝文SOHO將設置長笛博物館;亨得利將回歸大鮑島,設置鐘表陳列館,以此來豐富街區游逛動線。
青島海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上街里創新推出“逛春天”“啤酒節”“賞秋天”“新春逛街里節”四大節慶,串起全年,打造沉浸式、互動式演藝項目200余場次,以持續的文化活動輸出,不斷聚人氣、引客流。今年還將舉辦街頭體育等各類賽事,注入時尚活力元素。
欣喜的是,當流量涌入,基于歷史城區物理載體之上的平臺作用,也開始凸顯。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歷史城區已成為青島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去年“五一”假期,萊西在廣興里舉辦“萊西有禮”美食節,店埠鎮“三紅”胡蘿卜汁、馬連莊甜瓜等特色食品以歷史城區為平臺對外推介;今年春節,上街里聯合上合示范區在黃島路17號平康五里舉辦“里”遇世界商品展銷市集,上街里與世界共振。“在大鮑島、廣興里等高流量IP的帶動下,可以提升‘萊西有禮’的顯示度。”青島聚萊人才集團副總經理呂龍江道出在廣興里推介的初衷。他告訴記者,上次推介會吸引3000余人次試吃選購,現場銷售額25萬余元,市場的積極反饋促使他們決定在歷史城區專門開設展廳,展出銷售“萊西有禮”特色產品。
更加關注“人”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必須留屋、留人,尤其是留中青年人。留人就必須有產業,有工作機會,生活條件也要跟得上時代需求。”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嶺南建筑研究所所長湯國華認為,評價一個歷史街區搞得好不好,有兩條標準:一是保護歷史風貌和傳統格局,二是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曾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保護時都始終強調,它一定要是活的、有人參與的。有社會介入的保護才是有價值的。”
春節期間,中山路區域出現一房難求的火爆局面,酒店入駐率超80%,其中,種花小筑、梵花美墅等自持民宿酒店入駐率超95%,越來越多的人逛在老城,留在老城。“依托這些自持民宿酒店,我們今年還將推出‘繁昔’等特色民宿,培育六大主題居住場景。此外,加快商務酒店以及特色公寓產品開發,打造‘城之南·海之角’住宿品牌。”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去年10月發布的新一版《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創造宜居條件,吸引一定規模的工作和居住人口回流”被當作街區恢復人氣的手段提及,在具體操作層面,就是要活化利用現狀建筑,改造為人才公寓等功能住房,并在租房、就業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除此之外,關于“保留原住民”也被明確提出,對于觀海山、觀象山等尚未啟動征收的歷史文化街區,不再繼續采用大規模遷出居民的模式,而是以“抽戶”方式適當疏解人口。
“我們對歷史城區所留戀的不僅僅是建筑、歷史,還有其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方式、沉淀的文化基因,這種和周圍環境發生關系的真實生活、真切情感,才是歷史城區的‘本真’。”青島城市學院建筑學院副教授鄧夏認為,當在歷史城區這個大容器中,創業者、原住民、年輕人、游客等交織,這個多元包容的街區才更加迷人。
正月初三,30多個歷史城區原住民齊聚大鮑島青島小館,參加一場名為“回娘家”的主題活動。“我原來住的院子在廣興里斜對面,現在是帝力氏酒窖。搬走后,幾乎每周都來看看,真是越變越漂亮、越熱鬧了。”70多歲的李學娟是個“坐地戶”,她激動地向記者講述大鮑島街區的往日繁華,令她記憶深刻的是物資交流會,售賣的帳篷從芝罘路搭到中山路,家具、衣帽、服裝、鞋襪等生活用品物美價廉,老百姓幾乎把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的購置都寄希望于此,來采購的市民把道兒擠得水泄不通;還有千禧年春節,從棧橋、中山路、四方路直至市市立醫院,人山人海。
李學娟頗有畫面感的故事描述,是一種珍貴的傳遞,是歷史和當下的鏈接。在香港,“唐樓”建筑群在改造時,想搬走的居民,政府負責安置,留下的居民,政府負責改善生活條件。但留下有個條件,那就是“作為志愿者,向游客講述這個街區的歷史文化故事”。
共性復制+個性定制
宏大的設想需要落地才有價值。當我們把對歷史城區的期盼具象為階段性目標時,擺在眼下的首個問題便是:今年怎么干。
作為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區和先行區,上街里、大鮑島所在的中山路片區業態已日漸成熟。記者發現,作為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實踐者,新的一年,市南區、市北區的“動作”基本一致:在持續做好中山路片區業態導入的基礎上,加大復制、推廣中山路片區更新經驗,把更新范圍向中山路外圍區域拓展延伸。
“大鮑島業態入駐率達73%,去年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城市更新示范片區,可以說是獲得階段性成果。今年,我們將重點實施無棣路街區、信號山街區保護更新工作。”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規劃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兩個街區已完成前期規劃和手續辦理工作,建筑保護修繕工作全面展開,力爭年底呈現整體效果。
“為什么是這兩個街區?”面對記者的疑問,該負責人解釋,這是基于城市路網建設、地鐵公交以及步行動線等綜合考量后定下的,“歷史城區的更新改造依中山路向外輻射延伸,無棣路街區、信號山街區位于小輻射圈內,先期打造可以實現各片區聯動,形成集聚效應”。
與無棣路南北相通的蘇州路街區,也被列入今年市南區片區改造提升工程。其中,蘇州路街區將實施歷史建筑修繕更新,并于后期引入策展、輕餐等商業空間。此外,市南區還將深入挖掘江蘇路、大學路、八大關等區域建筑、庭院、街區史料,并將其納入上街里大板塊,與中山路街區的文化資源、載體空間聯動,相互引流。
雖說是更新經驗的復制和推廣,但也只是底層邏輯和模式的借鑒,深究每個街區的業態定位,分別有其特色所在。
比如,“波螺油子”是青島特有的道路風貌,為了和波螺油子藝術谷聯動,做大做強波螺油子IP,無棣路街區將以“波螺油子·十二階”為主題,結合街區山谷地勢,打通內部臺階步行動線,把里院建筑與獨具韻味的臺地風貌有機結合,形成有院、有巷、有煙火的閑適生活體驗目的地;信號山街區將以齊東路片區為重點,結合建筑特色打通30余個花園院落步行動線,打造貫穿登州路、遼北路、嫩江路的十字街坊,形成慢生活、慢閑逛、慢創想的開放型城市客廳。
備受關注的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也將在今年對外開放。根據海大與市南區簽署的全面合作協議來看,雙方將在多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包括共建“一多樓”項目。建成后的綜合文史館以“聞一多紀念館”為主題,將展陳青島人文名家和歷史文化。屆時,校區周邊大學路、魚山路、福山路的眾多名人故居將和其串聯,形成流量聚集地,成為青島新時期文旅產業增量發展的重要砝碼。(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曹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