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4-04-24 10:34:04
原標題:在書中,讀懂煙臺這座城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在書中,讀懂煙臺這座城
來源:煙臺日報
對一座城的眷戀是何原因?是故鄉的那份親情,還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是山清水秀的美景?還是一本書?
近年來,隨著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煙臺、“閱讀之城”,已經在港城營造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今天是第二十九個世界讀書日,讓我們走進煙臺這座城市,聽愛書人講述屬于那里的書香故事,一起感受書與城的相知和相擁。
為煙臺這座城市立傳
受訪人
王月鵬,煙臺作家
“這場歷時兩年的寫作,到這里就要結束了。走上文學創作之路三十年來,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寫這樣的一部《煙臺傳》。我尚自知,為一個城市立傳,遠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好在《絲路百城傳》這套叢書的定位,不求宏大與完整,只需寫出絲路視角下的一個人眼中和心中的城市。”這是王月鵬為《煙臺傳》所書的后傳。
幾天前,人在日本出席“絲路百城傳”之《煙臺傳:半島的此在與彼在》日文版新書首發分享會的他帶來了屬于自己的對“書與一座城”的感悟。
“在這本書中,我寫到了煙臺的貝丘文化,寫到了啟航于膠東沿海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寫到了徐福東渡,也寫到了煙臺開埠,以及葡萄酒文化和漁燈民俗。特別是本埠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形成了煙臺獨特的文化現象。在風云變幻的歷史進程中,這種文化以特有的方式,參與、見證和留存了煙臺這個城市的歷史,同時也拓展與豐富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傳統。不同的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相互包容、相互拓展和豐富,成為煙臺這座城市的人文底蘊。”
王月鵬表示,《煙臺傳》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史傳,它所寫下的只是一個人關于煙臺的所見與所思。一座城市向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理解和表達,這是城市魅力的最好闡釋。《煙臺傳》的寫作,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一個寫作者與他腳下土地之間的關系。書寫也是一種扎根的方式。在向著史料和現實不斷扎根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接續到了一種隱秘的力量,這對以后的創作至為重要。《煙臺傳》是一個母題,她將分出若干的枝杈,最終枝繁葉茂。“今年夏天,我將出版新著《黃渤海記》,主要是寫黃海與渤海的人文歷史,我視之為《煙臺傳》的續篇。”
黃海與渤海在煙臺相遇。沿著海岸行走,可以感知歷史的脈絡,現實的變遷,以及一座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發展歷程。再加上蓬萊神話的世代流傳,讓這片土地充滿了亦夢亦幻的色彩。
“這里成為了我的人生港灣。我在這里讀書,寫作,過著平靜的日子。面朝大海,我時常看到徐福的背影,他從這里東渡,在海上蹚出了一條路,成為千古之謎。”他說,對一座城市的理解,注定是多維的。“散步走過城市,開車經過城市,從飛機上俯瞰城市……所見不同,感受也就不同。一個人的經歷、氣質、學養以及價值取向,將會決定他對世間萬物有著怎樣的態度和發現。這部書稿中的煙臺,只是寫作者一個人所理解的城市,僅此而已。它不完整,甚至有著太多的局限和缺憾。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因為作者本人情感與思考的融入,而具有了某種統一性。與其說這是一本讀城的書,不如說是一本通過城市重新認知和發現自我的書。”
四幅對聯說芝罘
受訪人
孫振民,煙臺市文化館藝術創作部主任
伴隨著“云山水月”書畫課題研究的推進,孫振民對煙臺的地域文化挖掘的內容也不斷的拓展,從歷史、傳記、詩文、傳說到古跡楹聯,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專題和專集。在楹聯研究方面精選了一百多副,進行書法創作,編著出版了《煙臺古今名勝楹聯書法作品集》。讀書日來臨,他特地從中選取與芝罘有關的四聯與讀者分享。
聯一:恩覃寰海;靈著之山。
這是芝罘島陽主廟山門上的楹聯。據孫振民介紹,陽主廟所處之地三面環山,一路通海,歷經多次修葺、擴建,是膠東有名的道教廟宇,后被逐步拆除,如今重新修建。陽主廟所蘊藏的文化內涵是芝罘島的寶貴財富,尤以遺留下的楹聯為代表。“在人們的心目之中,芝罘山在陽主的恩澤護佑之下,是一座充滿靈氣的神山。老福山八景中的‘罘頂朝日’‘石門春波’也位于此,吸引著歷代文人來此吊古尋幽,留下許多精美的詩篇。”
聯二:畫閣日升東海紫;崇臺月上暮煙青。
這是1886年,時任登萊青道道臺兼任東海關監督的潘霨為重修后的龍王廟題聯。
與芝罘島隔海相望的是煙臺山,洪武年間在山頂設立烽煙臺,煙臺由此而得名。建于明代天啟年間的龍王廟,是山上最古老的建筑,聯中化用“紫氣東來”“海上明月”,既描繪出煙臺山上晨夕時空的變幻,又有寄寓美好吉祥之意。
聯三:寶筏渡迷津,萬頃安瀾彰水德;
慈航通渤海,五音競響譽神庥。
距離煙臺山不遠的大廟,坐落在北大西街中段。明初,這里數十家漁民,為祈求出海打魚安順,集資在海邊修建了三間草屋供奉海神娘娘,清雍正年間又進行了小規模重修擴建。這時的芝罘灣已成為我國北方海上運輸和捕撈的重要港口。當時,廣州、福建、寧波等外地商船往來頻繁,貿易興隆,前來供奉海神娘娘的人也隨之增加。1810年,煙臺商家、船幫、漁戶投資捐款,按廟宇規制建起一座三進式的“大廟”,并在它的正南建起坐南向北的戲臺。
到了清道光年間,以大廟為中心,形成了商業中心,商戶達一千余家。大廟還是“煙臺街”的文化中心,每逢春節、元宵節、中元節及海神圣誕、仙逝之日,這里都要舉行廟會。
1964年,大廟被下令拆除。經歷了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大廟的原址只剩下一個戲臺和那深鐫在大理石臺柱上瀟灑遒勁,通達流暢的聯句。“如今的戲臺成了大廟文化的延續,偶爾喚起煙臺人對大廟的回憶。”他說。
聯四:天下文章莫大于是;
一時名士皆從其游。
由大廟向南眺望,有一座山就是毓璜頂,山上有始建于元代的玉皇廟和清代建立的小蓬萊閣(又名呂祖廟)。小蓬萊閣建于清光緒二年(1876),時任登萊青道臺龔易圖在《小蓬萊閣銘》中道:光緒二年,歲在丙子,五月庚子乞雨于玉頂山,既降,因建閣于東偏,越六年壬子,閣成,復雨,銘以落之。
山門正面建有小蓬萊石坊,石坊上“小蓬萊”三個字是龔易圖題寫,兩側楹聯為龔易圖撰文,劉鳳鑣所書。
“因玉皇廟供奉玉皇大帝,每年正月初九的廟會是一大特色,高峰時趕廟會幾乎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非遺展演、特色風味小吃等成為煙臺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板。”孫振民告訴記者,“春風習習,一眼千年。當我漫步在大街小巷,或站在山巔,耳畔終會回響著鄉賢王懿榮‘昨夢乘風破浪去,滿山燈火是煙臺’的詩句,祖先用汗水建立了這座城,用熱血佑護著她,能生活在其中是我今世的緣。”
一部“簡志”,看城市鏗鏘
受訪人
吳佳檑,煙臺毓璜頂醫院員工
“摸著近乎字典厚度的《龍口市簡志》,我仿佛看到編撰的日日夜夜,幾億字的資料,一字一字地讀來;堆成山的稿件,一頁一頁地翻去。”這部《簡志》是吳佳檑的外公參與編撰的,里面記錄了上限自秦,下至1986年龍口市成立(龍口市原名黃縣)的四十編內容。
而吳佳檑對于龍口這座城的熱愛,就始于這部作品。“當獨特的方志體例將遙遠的歷史與觸手可及的現實勾連起來,這座城便更加具有歷史縱深感和文化厚重感。對自己熟悉的地方產生了新的認知,深深體會到這方土地的生生不息,也對這方土地愛得更加深沉。”
愛一座城,猶如得一個人。吳佳檑說,城市就像一塊海綿,吸汲著不斷涌流的記憶的潮水,然而,城市不會泄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記一樣藏起來。“東海在旁,赤腳走在海的岸邊,海水輕輕拍打沙岸,閉上眼睛,我就是那條自由自在的魚;南山就在腳下,遙望擁有世界第一錫青銅坐佛,流連藤蘿坡上的千年紫藤,每年花期到來,遍布半山的紫色好似仙境;藏匿于街道之中的丁氏故宅,宏大卻又靜謐,如同走進了一部百年史,穿梭其中可以感受到京城府第和膠東民居的神韻;王屋水庫恰似鑲嵌在龍口大地上的一顆珍珠,飛馳的摩托艇犁開層層浪花,成群結隊的水鳥當空翱翔;一旦來到絳水河畔,立刻能感受到柳樹蔭下的清涼,兩邊也多了不少讓人放慢腳步的景致:一只在身邊咕咕叫的鴿子,一個精心打造的小景觀,一群坐在板凳上熱絡聊天的大爺;館前后徐村現存著大量的老式民居建筑,是膠東人居住文明的象征,也是老黃縣民居建筑史的靈魂:居民和游客以一種奇特的混雜感而讓人享受徜徉其中,盡情欣賞家門口嘮家常的阿姨和露天座位上的自拍的少女相互比鄰。”這不由讓人想起雅各布斯所說的那類能承載豐富活動的活力街道,每個人在其中都能各得其所。
一段古城墻,是歷史;一座老宅子,是文化;一條黃水河,是歲月。一部史志書,一座城。龍口,鐘靈毓秀,人才輩出,賢能相繼,齊國淳于髡博辯,馳譽于華夏諸侯,三國太史慈驍勇,揚威于吳郡上都,秦代徐福泛海美聞傳于扶桑,開辟中日文化交流之先河。其后俊才節士代不泛人,降至近代內憂外侮,志士仁人前赴后繼。矢志辛亥革命徐鏡心,魯之靈光丁佛言,辛亥英烈王叔鶴,抗日英雄任常倫。“崇文”“重商”在龍口實現有機結合。
“龍口是一個有根脈、有歷史感的城市,越探索,越有味道;越了解,越是深愛。它深邃靈動、浪漫恬淡,不僅有著厚重質樸的人文歷史之美,也有著小而溫暖的生活之美。一城山海半城河,人在畫中逍遙游。千百年歲月流轉,凝固的文字流淌著璀璨如繁星的文明,古老的手藝、愜意的生活和驚艷的美食。細數光陰,老黃縣新龍口,我無法拒絕你的美……”她說。
從《千家詩》中讀懂詩意牟平
受訪人
鞠培娟,煙臺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露天院子里,爺爺坐在竹椅上搖搖晃晃,鞠培娟就站在他旁邊背詩。
一本《千家詩》,便是她童年每天的必修功課。“從《春曉》開始,爺爺說一句,我跟著說一句。就這樣,在牟平的院子里,我跟著爺爺背完了一首又一首詩;而我也在一首首唐詩宋詞中,觀四方、品悲歡,發現了牟平的詩意。”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清明一過,牟平的春天便洶涌而來,而這就是杏花谷最浪漫的時節。這時候,風是輕柔,陽光是和煦的。一樹一樹的杏花在枝頭競相綻放、蔓延而來,整個山谷籠罩在粉色煙霞之中,宛若縹緲仙境。”鞠培娟回憶說,小時候牟平有一家小小的書店——再思書苑,就坐落在杏花谷中,這是煙臺市第一家山村共享書店,藏書近萬冊,供人們免費閱讀。書苑外,“杏”之夭夭,灼灼其華;書苑內,青燈古卷,茶香滿室。在杏花谷,讀一本書,看一眼春天,在夜幕降臨時,我們吹滅讀書燈,沾染一身花香回家。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牟平夏天最美的地方,就是魚鳥河公園。這是一座天然的氧吧,郁郁蔥蔥的水杉林、一碧萬頃的荷塘、連天白云下綠草如茵,目之所及,皆為綠色。微風帶著涼意拂過游人的臉頰,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亭亭玉立的荷花隨風搖曳,宛若一位嬌羞的江南女子;池塘里的一尾尾錦鯉在荷葉下嬉戲,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擺動著尾巴向遠處游去,蕩漾起層層水紋,奏響了一曲‘魚戲蓮葉間’。牟平的夏天就像樂府詩中的江南,清新明麗、活潑靈動。”
“數點漁燈依古岸,斷橋垂露滴梧桐。”在她的眼中,秋天的養馬島是輕舟片片,漁燈點點的。海港漁船的鳴笛聲拉開一天的序幕,漁民們頭頂星辰駛向大海,拋錨、撒網、等待、收線、歸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黃海像慈祥的母親,環抱著這座海島、饋贈它無限溫柔,人們也在這里安居樂業、生生不息。秋天的養馬島是海天遼闊、萬物霜天競自由的。環島騎行,是這個季節最自由的事情。“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南,迎著海風,聽著海浪,你像自由的鳥兒一樣,無拘無束,盡情地感受風的速度,自由的味道。在騎行中,你又一次愛上這座城市。”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牟平街邊的糖炒栗子和烤紅薯的香味喚醒了人們對冬天的記憶;一場又一場的大雪給這忙碌的一年劃上句號;奔波在外的游子陸續回到了故鄉;人們嗑著瓜子聊家長里短;夕陽西下,萬家燈火點亮了整座城市,家家戶戶的窗口飄出了飯菜香味。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年的辛酸與苦楚,便在這煙火氣中慢慢消散了。人們放慢腳步,享受這“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悠悠時光。
“牟平,這是一座有山有海、四季分明的城市。她的美,美在春夏秋冬,更美在煙火人家。我像一顆種子,在這方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然后成為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我想,我會一直愛她。”她說。
在山城,與讀友相伴度晚年
受訪人
牟民,棲霞退休語文高級教師
牟民心中的“書與一座城”源自山城的眾多讀友。
從事語文教學30多年的他,在果都棲霞走過三所學校,養成了讀書習慣。“我自己規定,除了訂閱《人民文學》《收獲》,每月要讀四部文學名著,不少于五十萬字。每到一處學校,先要去圖書館瀏覽一番,見到未讀之書,按部就班借閱。”他回憶說,“在棲霞一中語文組,喜歡跟讀書多的同行交流。誰買了新書,或者我買了新書,相互借閱。寫下讀書筆記,反復修改,投稿給報刊雜志。有了好文章,推薦給學生讀,因為自己經常練筆,下水作文,指導學生作文得法,學生喜歡我的作文課,有的學生畢業踏上工作崗位,依舊喜歡寫作,經常回城跟我交流。”
幾位讀友對牟民的影響也很大。棲霞一中語文組長劉永,喜歡讀史,他藏史書最多。“退休后,經常一起小酌,對取之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提出自己的見解,受他影響,我寫過幾篇對《甄嬛傳》評析的隨筆,發在《雜文報》上。”說起這些人來,牟民滔滔不絕:“受棲霞圖書館范惠德的影響,我的閱讀由原來的廣博到精讀。我還經常跟企業家鞠良一起討論讀書的快樂。他對哲學頗有研究,辦公室有哲學巨擘牟宗山《牟宗三先生全集》,如饑似渴地閱讀。”
清末大儒俞樾曾自題過:讀書養氣十年足,掃地焚香一事無。“讀書可以養氣,可以養志,可以養才華。專心讀書,十年有望小成。”牟民告訴記者,“再有讀書形成的浩然之氣扶之,精神面貌當煥然一新。人面之,會贊嘆,真有書卷氣。鞠君博覽群書,有儒商氣質,跟鞠君交往,氣場正氣足,身心愉悅。”
讀友之間讀書多了,就想寫點兒什么。牟民退休后,又交往了眾多寫友,“跟著到各處采風,除了跟山川河流交談,更多的是讓我見聞了棲霞各行業的發展,尤其農村的經濟繁榮,讓我更加喜愛‘走遍天下,唯有棲霞’這宜居的山城。”
YMG全媒體記者 劉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