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網
2024-06-20 22:23:06
原標題:舞蹈藝術家重啟舞蹈夢, “保留腘繩肌止點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在青島首獲成功
來源: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舞蹈藝術家重啟舞蹈夢, “保留腘繩肌止點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在青島首獲成功
來源: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愛科 通訊員 張小青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骨科中心本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張其亮團隊為一名因交叉韌帶斷裂長期陷入困境的舞蹈藝術家成功實施了青島首例保留腘繩肌止點前交叉韌帶重建術,這一技術不僅解決了患者長久以來的病痛,更為其重啟舞蹈夢想鋪平了道路。
舞者之痛:交叉韌帶損傷與職業沖突的難題
在舞蹈的世界里,優雅的舞姿和精準的動作是每一位舞者追求的目標。從事舞蹈工作的王女士受交叉韌帶斷裂的困擾已三年,雖多方求醫,但手術方法都需要在脛骨側使用內固定物,她擔心術后跪姿會引發疼痛,這對于一名頻繁需要跪姿表演的舞蹈家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因此王女士遲遲未能下定決心接受手術。
新術亮相:個性化手術方案點亮康復新希望
近日,王女士在市立醫院骨科中心終于看到了康復的希望。本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張其亮為她介紹了一種新術式——“保留腘繩肌止點前交叉韌帶重建術”,這種術式可避免在脛骨上使用內固定物,只要王女士的肌腱長度滿足手術條件,醫生就會采用保留肌腱止點的技術進行手術,同時還能保留移植肌腱止點的血運,為肌腱與骨道的后期愈合創造更加有利條件。
“通常情況下,女性身高超過165厘米、男性身高超過170厘米的患者,其肌腱長度一般都能滿足手術所需的大于20厘米的條件。”張主任講解,即使王女士的肌腱長度不符合該術式要求,仍可以為她進行微創“全內重建術”,使用小型鈦板替代傳統的固定方式,也會大幅降低跳舞跪姿時的疼痛情況。
聽到這里,王女士終于下定決心接受手術。
成功實施:青島首例保留腘繩肌止點前交叉韌帶重建術
張其亮主任團隊為王女士進行手術。術中發現其腘繩肌肌腱(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長度均超20厘米,直徑8毫米,滿足保留止點重建的標準,于是團隊成功為她實施了保留腘繩肌腱(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止點的重建。手術中,僅在股骨側使用了一個固定鈦板,脛骨側則選擇了穿骨固定的方式,沒有使用任何內固定物。患者術后反應非常好,第二天就能佩戴膝關節支具完全負重行走,第三天膝關節就能被動屈曲到90度,并順利出院。
據悉,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在青島尚屬首例。作為張其亮主任團隊多年研究的成果,該技術不僅為普通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更為職業特殊、需求更高的患者帶來了希望的曙光,有望顯著提升他們的康復效果。
持續突破:運動醫學團隊深耕韌帶重建領域
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作為一種微創方法,已經成為目前運動醫學科治療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經典手術,然而隨著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的年輕化、運動需求以及運動方式的多樣化,每位患者對于前交叉韌帶重建的要求也逐步呈現出個體化和特殊化的趨勢。
“團隊新技術的開展,正是源于這種個體化需求的推動。”張其亮主任介紹,對于現役運動員而言,可以優先考慮人工韌帶重建,以便在術后短期內恢復運動量;而骨骺未閉合的青少年患者,則要采用不傷骨骺的重建方式,避免影響肢體生長;足球愛好者合適進行全內重建,最大程度保留屈肌力量,實現拮抗肌群的力偶平衡;體操愛好者,則需要盡可能的進行保留殘端的重建,以期獲得更好的本體感覺……運動醫學科團隊深耕于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技術探索,先后開展了雙束重建、保留殘端重建、保留骺板重建、全內重建、保留腘繩肌止點重建等先進技術,以期為膝關節運動損傷患者提供更多個體化的手術方案,助力患者早日“重返運動”,實現最理想的康復目標。
專家介紹
張其亮青島市市立醫院骨科中心本部運動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擅長關節鏡微創手術、髖膝關節置換、運動創傷治療及康復。
本部運動醫學科門診:周一上午 周四上午
東院運動醫學科門診:周三全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