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預計2024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增長7.7%左右 青島加快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

來源:青島新聞網

作者:

2024-07-25 15:12:07

原標題:預計2024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增長7.7%左右 青島加快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預計2024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增長7.7%左右 青島加快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5日訊 2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有關情況。2023年,青島實現海洋生產總值5181.3億元、同比增長6.5%,分別占全國、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的5.2%和30.5%,列全國沿海同類城市第三位。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增長7.7%左右。

堅持機制聚海,形成大海洋工作格局。發揮市委海洋委統一領導作用,召開現代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座談會等系列座談會,建立完善重點攻堅、項目觀摩、招商推介、過程管理等工作機制,舉辦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北京、上海推介大會,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海洋發展工作。中央辦公廳兩次來青開展海洋強國建設回訪調研均給予肯定。出臺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意見、五年規劃、三年行動方案等文件,在全省率先啟動編制青島市海洋發展遠景規劃和青島市海洋經濟促進條例。出臺全國第一部精準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政策“海洋15條”,累計評選獎補資金9540余萬元。在全國率先開展高成長性海洋企業評選活動,搭建“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打造梯次躍動、良性互動、全產業鏈拉動的海洋產業發展生態。

堅持科技強海,打造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全市涉海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145家,其中省級以上涉海科技創新平臺56家。部、省、市共建“深海三大國家平臺”加快推進。充分發揮嶗山實驗室戰略科技力量,在深海無人自主航行器、深海大規模無人平臺組網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聯動推進“海創計劃”“沃土計劃”“碩果計劃”,2023年,全市涉海技術交易額69.35億元,同比增長70.0%。今年上半年,全市涉海技術交易額28.21億元,同比增長186.7%。涉海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38家,研發費用投入共計約53.2億元,研發投入強度約為4.9%,擁有有效專利超過1.7萬件。培育涉海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6家、獨角獸企業16家、瞪羚企業80家、雛鷹企業80家。出臺青島市海洋人才集聚行動計劃、現代海洋英才激勵辦法,全市海洋人才總量達37.65萬人,住青涉海“兩院”院士達23人。

堅持產業興海,打造全球現代海洋產業中心。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今年上半年,全市140個海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7.5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59.14%;海洋領域新簽約項目86個,總投資472.72億元。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深海一號”能源站、“海葵一號”等大國重器在青建成交付,中船船舶設計研究中心總部落地青島。抗腫瘤新藥BG136完成臨床一期,抗乙肝藥物LY102獲批進入臨床。青島百發擴建項目投產運行,全市海水淡化規模達到34.1萬噸/日。總投資102億元的中電建即墨115萬千瓦海上光伏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發展海洋未來產業,推動中國海洋大學與招商局集團等央企在青搭建深海科研平臺。發布青島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構建包含“瀚海星云”大模型在內的1個基礎大模型矩陣、以“問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為代表的N個行業大模型以及X個重點應用場景的“1+N+X”海洋大模型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改造提升海洋傳統產業,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啟動運行,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加快建設,“國信1號”養殖工船累計收魚超過3000噸。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1處,占全國總數1/8,居全國第2位。奧帆海洋文化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開拓“海上觀青島”旅游航線,建成運營國內首家以海洋為主題的科技館,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1.3億人次,旅游收入1910億元。

堅持以港通海,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發揮港口輻射效應,青島港成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202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877萬標準箱,分別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今年1-5月,完成貨物吞吐量2.98億噸、同比增長5.3%;集裝箱吞吐量125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6%。發揮貿易紐帶效應。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聯系,開辟航線220余條,航線密度和數量居北方港口首位,海鐵聯運箱量連續9年保持全國第一,202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8759.7億元,同比增長4.6%。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4378.3億元,同比增長1.8%。發揮港城聯動效應。頂格成立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制定出臺青島市深化港產城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北方國際油氣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港區、園區、城區三區互融。推動浦發銀行、青島銀行等設立藍色金融部門,成立青島市藍色金融發展聯盟。

堅持合作向海,打造全球海洋事務交流中心。搭建參與國際海洋治理平臺,建成全國唯一“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成為亞洲唯一的聯合國海委會“海濱之城平臺”創始城市,在2024年聯合國“海洋十年”大會主論壇上作為唯一城市代表作特別發言。“全球海洋觀測伙伴關系(POGO)”首個區域辦公室落戶青島。拓展海洋開放合作空間。組織舉辦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聯合國大陸架和國際海底區域制度科學與法律問題國際研討會、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等海洋活動,青島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提升。創新海洋國際交流模式。與50個國家的88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關系城市,與西班牙、挪威、法國等國家開展海洋領域交流,推動與太平洋島國開展海洋漁業等領域交流合作。

堅持生態護海,打造全球海洋生態示范中心。提升綠色低碳發展能力,實施海域立體確權,探索“標準海”制度和低效用海退出機制,推動海洋空間集約高效利用。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發布國內首個綜合性海洋碳匯核算標準,完成山東省首筆海洋碳匯交易,打造全國首個“負碳海島”。提升海洋生態治理能力,完成小島灣、古鎮口灣等海岸線生態修復項目,靈山島生態修復項目有序推進,“一灣一策”協同推進污染防治,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9.3%。靈山灣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提升海洋災害處置能力,建設智慧海洋綜合管理平臺,完善海洋監測預警體系。落實滸苔前置打撈機制,在部、省支持下,今年滸苔防控處置平穩有序、成效顯著,累計打撈滸苔55萬余噸,滸苔上岸量由萬噸級降至千噸級。利用中央財政專項國債,首次構建海洋災害綜合防治體系。提升對海星等局地性海洋生物災害監測、預警和處置能力,實施互花米草全域治理,治理面積1531公頃。

下一步,青島將錨定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目標,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奮力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中走在前、挑大梁,打頭陣、當先鋒。

一是聚焦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攻堅突破。建好用好嶗山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快推動與北京大學共建海洋特色研究院,“深海三大國家平臺”力爭年內實現開工建設,著力構建以嶗山實驗室為引領,全國、省、市重點實驗室為支撐,梯次布局、特色鮮明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等。

二是聚焦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攻堅突破。建立“4+2+4”產業體系。培育壯大海洋裝備、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塑造海洋經濟發展新優勢;加快發展深海開發、海洋電子信息等未來產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改造提升現代漁業、港口航運、海洋文旅、海洋化工等優勢產業,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出臺《關于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全面推進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的意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2024-2026年)》,高標準建設10個引領性創新平臺和20個標志性重大項目。

三是聚焦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攻堅突破。爭取青島港新版總體規劃獲批實施,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放大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效應,爭取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試點,構建以青島港為龍頭的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優化臨港產業布局,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船舶交易、海事仲裁等高端航運服務業,推動青島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轉型升級。

四是聚焦深化高水平開放攻堅突破。積極爭創海洋命運共同體試驗區,高質量辦好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等活動,爭取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永久落戶青島。高水平建設“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吸引國際組織機構落戶,鼓勵涉海企業參與國際海洋領域相關標準制定。依托聯合國海委會“海濱之城”平臺,加強與全球各國地方政府、國際組織、科研機構開展海洋領域交流合作,構建以海洋友城為節點的藍色城市伙伴關系網絡。

五是聚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攻堅突破。深化海域使用權招拍掛,提高海域利用效率,全力做好重大石化項目等用海保障。全面落實“灣長制”,推進陸海污染一體化治理。深入開展海岸線生態修復,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健全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體系,加強滸苔綠潮跨海域聯防聯治。積極發展藍碳產業,開展海洋碳匯本底調查,推動海洋碳匯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創新海洋碳匯金融產品,帶動海洋碳匯供給和消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上半年肉蛋奶總產量達809.84萬噸

7月23日—24日,全省畜牧業現場交流會在東營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省畜牧業生產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生產規模持續擴...[詳細]
舜網 2024-07-25
海量財經丨啤酒價格也卷起來了 最低一元一瓶敢和瓶裝水比價低

海量財經丨啤酒價格也卷起來了 最低一元一瓶敢和瓶裝水比價低

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啤酒消費市場迎也卷起來了。7月23日,在大潤發濟南歷下區店內,從事IT行業的李先生和同事小崔,正推著兩輛裝滿啤酒的購...[詳細]
海報新聞 2024-07-25

濰坊首推!企業實現“零門檻”創業

■本報記者高斌本報訊7月19日,壽光市悅佳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女士,從設在壽光發展集團雙創中心的園區綜合服務大廳工作人員手中...[詳細]
壽光日報 2024-07-25

臨沂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沂南大隊“亮屏”行動奏響平安出行“最強音”

為深入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提升交通安全宣傳工作效能,廣泛營造遵規守法、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圍,近日,臨沂市公安局...[詳細]
山東法制報 2024-07-25

臨沂沂河新區交警走進快遞企業把安全“遞”到身邊

為進一步加強對快遞行業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從業人員交通安全意識,持續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近日,臨沂沂河新區交警走進轄...[詳細]
山東法制報 2024-07-25

臨沂河東交警走進幼兒園送上暑期安全出行小知識

7月11日,臨沂河東交警走進轄區悅貝兒幼兒園為孩子們送上暑期安全出行小知識,讓孩子們平安快樂過暑假。宣傳交警從如何安全過馬路、如何安...[詳細]
山東法制報 2024-07-25

3個維度解讀濟南高新區綠色發展之路

7月18日,山東首個零碳智慧工廠——洛克美森零碳智慧工廠正式投產。該企業位于濟南高新區中國算谷產業園,占地1.4萬平方米,投資2億元。就...[詳細]
濟南日報 2024-07-25

走進日照人防 共繪安全藍圖

全媒體記者穆盛娟報道本報訊近日,一場探索學習之旅在日照人防教育基地悄然展開。活動當日,在工作人員的熱情引領下,孩子們首先踏入了人防...[詳細]
黃海晨刊 2024-07-25

在日照,共赴一場“山野啟蒙”

在日照天臺山旅游區,一系列自然探索、農耕研學的新玩法、新體驗,成為不少親子家庭的新選擇。天臺山下,基于園林綠化工程創新打造的“歸耘...[詳細]
黃海晨刊 2024-07-25

深化市院合作助力特檢發展——上海市特檢院與煙臺市特檢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膠東在線7月24日訊(通訊員陳德元王雯瑩)7月24日,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與煙臺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煙臺...[詳細]
膠東在線 2024-07-25

聊城市市場監管局加強右美沙芬等列管藥品監督檢查

近期,國家藥監局和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右美沙芬等藥品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自2024年7月1日起,右美沙芬、納呋拉啡、氯卡...[詳細]
大眾網 2024-07-25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