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4-10-11 09:48:10
原標題:“四新經濟”在德州揚帆起航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四新經濟”在德州揚帆起航
來源:山東商報
今年以來,德州市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總抓手,從全市一盤棋的高度謀劃培育新質生產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通堵點、接續斷點,不斷培育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匯聚經濟發展能量。
如今的德州,電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裝備等特色產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今年上半年,德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截至2024年7月底,德州市新能源發電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54.4%,位居全省第1位。向新求質,向綠致遠,正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注入前所未有的新生力量。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杜姿霖
德州“智造”驚艷奧運賽場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石,高端裝備制造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對于德州市而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培強現代產業,培植一批創新能力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是當務之急。
8月31日,2024年秋季全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舉行。德州市分會場設在了天衢新區的半導體激光雷達及傳感器件產業化項目現場。當天,該項目集中開工半導體激光雷達及傳感器件產業化項目70個,總投資額達到460億元。
持續增強的創新能力為德州的半導體企業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特別是在模擬芯片領域表現出色的德州儀器,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全球領先供應商的地位。
德州恒力電機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1966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綠色工廠、全國質量標桿企業,公司主要生產電機產品和電氣產品。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從2018年起,這家企業每年將營業收入的13%投入研發。其研發出的船用高速電機,在保證各項性能的基礎上,轉速高達每分鐘8萬轉,是普通電機的27倍,一舉占據了船用電機市場的領先地位。
半導體行業加速沖刺,德州“智造”也在國際市場展露風采。近年來,德州加快建設特色體育名城,形成健身器材、競技器材、場館器材等多個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目前,德州市體育產業企業3000余家,產業規模超400億元。
在全國體育器材領域,位于德州樂陵市的泰山體育,從最初縫制體育墊子的家庭作坊到打破國外壟斷,40多年間,他們始終秉持堅守與創新的初衷。
據悉,泰山體育研發出的重量只有6.8千克、最高售價達60萬元的碳纖維自行車,曾于2016年登上里約奧運會賽場,打破了歐美國家在這一領域的百年壟斷。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場上,泰山體育以“冰雪黑科技”驚艷全球。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雪蠟車,實現了從“國內首創”到“世界領先”的飛躍,全程國產化,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智造”的無限魅力。
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如今的德州,正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推動產業實現從“制造”邁向“智造”的歷史跨越。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德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2270家,擁有1300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46家,累計培育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76家。
全球首例拓撲析氫催化劑量產
氫氣是一種熱值極高的高效能源,燃燒1克氫氣可以釋放出約30千卡的熱能,同時具有環保、易儲藏的優勢。據統計,2023年,我國制氫產業市場規模達5425億元,同比增長12.25%,預計2024年將突破6000億元。而德州,煤化工、鹽化工等產業基礎雄厚,氫氣來源充足;有著雄厚的氫能產業基礎。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2024年7月,析氫新能源科技發展(山東)有限公司(簡稱“析氫新能源”)取得一項名為“一種具有高效析氫催化性能的合金單晶的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專利。記者了解到,該企業是一家聚焦于電解水制氫技術,集核心材料、電化學測試、定制化單晶及制氫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產業。
為了搶抓市場機遇,析氫新能源聯合河北工業大學博士科研團隊,實現全球首例拓撲催化技術產業化,解決了國家新能源戰略需求卡脖子問題。就在近日,拓撲析氫催化劑研發生產項目通線量產,成為國內首個基于拓撲催化劑的生產項目,將大大降低我國制氫行業的生產成本。析氫新能源總經理李奇表示:“在商業化氫能生產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在于高活性催化電極的選擇,我們公司新研制了兩款拓撲催化電極,它們的性能與貴金屬鉑金基本相當,優于傳統的鎳基電極,生產成本降低了50%—80%。”
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德州發展的堅定信念。在新能源裝備領域,德州提出依托天衢新區、禹城市等重點發展新能源挖掘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錨定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替代新路徑,鼓勵開展以舊換新、以租代售、共享租賃等多種模式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推廣,力爭達到20%以上。
20項高端醫療項目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根基。“人才興德”戰略成為德州的發展命脈。
9月20日,第三屆中國·德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德州行”活動舉行。儀式上,高端個性化治療血液透析濾過儀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20個項目集中簽約。
據了解,為主動對接北京人才資源,德州市探索“飛地”引才新模式,在海淀區掛牌成立德州(北京)協同創新中心,構建“精準對接—評審入駐—飛地孵化—德州落地”全流程閉環體系,“零距離”鏈接首都科創資源。中心運營以來,已吸引北京大學“超分辨顯微鏡”等34個項目入駐孵化,集聚200余名高層次人才。2023年全市共建設“人才飛地”10處。
“人才強市”并非一日之功,細水長流方可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德州實施科技人才賦能“十百千”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每年組織一批高層次人才赴10家科技領軍型企業、100家高新技術標桿型企業、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合作,幫助企業確定技術需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智能電子商務逐鹿“云經濟”
想第二天就拿到在電商平臺購買的商品,普通快遞時效性不足如何解決?眾多消費者發現,當日達或次日達的諸多商品,都來自于德州市齊河縣的數字物流園,一套完備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正是齊河的標簽與名片。
在德州,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正在深度融合。記者獲悉,位于德州市齊河縣的山東高速滿易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國首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該企業自主研發的數字物流平臺,能夠提供貨源發布、運力管理、運輸過程可視化、在途跟蹤及異常處理、線上支付結算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務。目前,平臺共吸引140萬名司機注冊,整合貨車136萬輛。
2023年,齊河投資30億元,高標準規劃建設了云商·數字經濟產業園,集聚浪潮集團、海爾海納云、京東商貿等18家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搭建起涵蓋網絡貨運、電子商務、數據應用、智能制造等領域的云商生態體系。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實現營收過百億元、稅收過10億元。伴隨著數字化工廠、數字物流園區等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不斷涌現,德州已連續3年躋身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榜。
當前的德州,正以改革為經緯,鏈式發展作引擎,堅實構筑起新質生產力的根基。在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道路上,德州將科技創新視為靈魂引擎,催生出一系列新興產業,生機勃勃。創新改革的德州,正以前瞻性的視野鏈接未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