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4-11-11 14:09:11
原標題:回望百廿商埠歷史 共話濟南開放發展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回望百廿商埠歷史 共話濟南開放發展
來源:濟南日報
編者按 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開啟了這座千年古城現代化的進程,成為中國自開商埠的成功典范。值此濟南開埠120周年之際,近期,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濟南社會科學院、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濟南城市投資集團共同舉辦“紀念濟南自開商埠120周年”專家座談會,回望歷史,共話未來?,F將各位專家學者發言摘要如下,以饗讀者。近代濟南商埠新型商業空間的建設及其意義
——以商埠公園和萃賣場為例
□山東大學歷史學院歷史學系主任、教授 譚景玉
濟南開埠后,商埠區逐漸建成了一些新型商業空間。商埠公園和萃賣場的結合就是典型案例。
商埠公園,1904年濟南開埠時創建,是濟南第一座公園。商埠公園設立之初,定位是商埠區市民休憩娛樂的公共空間,但因地處商業氛圍濃厚的商埠區,不可避免地帶有商業功能。公園中除西餐館、咖啡館、彈子(即臺球)房等從國外傳入的經營性新式休閑娛樂項目外,還有政府為發展商業開設的山東物品展覽會,劃出專門區域招募茶館、飯館、劇場等前來營業,更增添了公園的商業氛圍和商業功能。1934年《濟南大觀》詳細記載:“園門內為售票處,東為國貨商品售品處……南為四照廳,春秋可設茶座,又可作公共宴會廳……再西為公園便門,亦設售票處,由此可入萃賣場。廳東有玻璃船亭,再東為廣場,備有運動器具以供民眾游戲……至嚴暑中夜開放,每晚以十鐘為限,尋芳行樂,消夏品茗,為游人最勝時期,屆時中西餐館汽水、冰凌臨時開張,車馬雜踏,相屬于道,久為商埠消夏之勝地也。”
萃賣場位于中山公園西鄰,建于1916年左右,是一幢獨立的三層新式樓房,名字取“百貨薈萃”之意。其中一樓“雜陳百貨”,不僅有一般日用百貨,還有文房四寶、古玩字畫、各類書刊等文化商品,二樓是有曲藝表演的茶館等。著名京韻大鼓藝人章翠鳳1920年代后期曾在萃賣場賣藝。她在《大鼓生涯的回憶》一書中回憶萃賣場說:“樓下商肆攤販云集,樓上是茶園,來客名義上是以飲茶為主,聽唱看玩藝為副。茶樓收茶資,不要門票,我們唱的耍的是當場打錢。濟南不是小地方……那時節洋面粉每袋不過一元多,算起來我們每天都有幾十袋面粉的代價進賬?!?930年,有“鼓界皇后”之稱的鹿巧玲也在萃賣場表演。濟南第一家中國人創辦的西餐館式燕番菜館也開設于此。萃賣場是一處融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商場,具備今天“商業綜合體”的特征,反映了近代濟南商埠區商業經營模式的前瞻性和先進性。
商埠公園與萃賣場位置相鄰,設有直通萃賣場的西便門,使兩者得以相輔相成,均給對方增加了客流量。萃賣場開業改變了商埠公園初創時比較沉寂的局面,公園的景色也給到萃賣場的消費者留下了美好印象。商埠公園與萃賣場的結合,形成了融商業經營、休閑娛樂為一體,頗具現代色彩的新型城市商業空間。這種新型商業空間的形成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意義。第一,推動了濟南城市商業布局的變化。公園和萃賣場一起,與新市場、西市場、大觀園等共同在商埠區形成了與老城商業街區并立的新的商業中心。第二,促進了民眾消費觀念的更新,突出表現在精神文化消費的增長。商埠公園和萃賣場中有豐富的休閑娛樂消費項目,各路曲藝名家在此獻藝,這也是濟南成為“曲山藝?!钡闹匾苿恿Α5谌从沉藵仙滩阂巹澓徒ㄔO理念的“現代性”。與傳統城市規劃和建設注重政治因素不同,商埠區規劃和建設突出了商業因素的影響,是一種頗具“現代性”的城市建設新理念。
自開商埠對當今濟南城市發展的價值與啟示
□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葛金田
自開商埠是濟南近代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不僅改變了濟南城市形態,還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商業貿易范圍和交易功能,逐漸成為國內重要的流通商貿中心。同時,開埠通商深深影響了市民思想觀念和教育文化發展,日益呈現省會城市現代化氣息,成為近代城市“自我發展”的典范。自開商埠對當今濟南城市發展具有重要價值與啟示。
倡導先進理念、科學規劃引領是關鍵
官民共舉、觀念更新是順利開埠的重要原因。不拘泥于傳統格局而極具遠見地沿鐵路開辟新區,使濟南分為舊城區和新商埠互為依托的兩部分,城市格局發生根本改觀;舊城區保持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商埠區凸顯經濟商業功能,既保持了城市原有特色又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商埠規劃建設對目前濟南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特別是起步區、自貿區等新區規劃建設具有良好借鑒意義。
敢于主動作為、堅持開放包容是根本
盡管開埠是清廷為應時局之變采取的應變策略,卻是一種主動行為,開啟了現代化進程。開放包容和自主意識是濟南從封建城市向近代城市跨越的轉折點,由此生成城市社會結構的變化、市政設施和城市管理系統的形成、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活的提升以及文教發展的現代化,使濟南成為山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華北最重要經濟貿易中心。這對于加快建設現代化濟南都市圈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加快提升濟南的國際國內影響力、區域經濟帶動力、高端資源要素集聚力、開放門戶樞紐輻射力,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發達交通網絡、良好區位優勢是基礎
膠濟鐵路、津浦鐵路濟南濼口段通行,使濟南成為北上京、津,南下滬、寧,東聯膠、萊的交通樞紐;將濟南與周村、濰縣商埠聯通,山東對外開放從沿海青島、煙臺擴展到內地。對于濟南大力推進“強省會”“省市一體化推進”戰略,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和“通道+樞紐+網絡”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進國家商貿流通試點城市建設具有重要啟發性。
歷史現代交融、文化傳承保護是動力
開埠將西洋文化、商業氣息、相對現代的生活方式植入保守的古老城市,東部老城與西部新區牽手而立,從一個封閉的城圈變為開放的商業帶,銀行、洋行、老字號及商場紛紛在商埠區扎堆,聚集了眾多中式、歐式或中西合璧建筑,見證了濟南城市的變遷。濟南抓住城市更新機遇,加快老商埠區更新改造,讓濟南從“千城一面”中脫穎而出,讓商埠文化為濟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政府政策支持、良好營商環境是保障
自開商埠伊始,山東當局制定了一系列“通商惠工”政策,免減緩多種稅費,政府還專門制定了獎勵措施以鼓勵國人投資工商業;不斷改進公共交通和通信設施,為招商引資創造有利條件。有利的政策扶持、良好的商業環境、便利的交通運輸、廣闊的區域市場使各地商業資本紛紛涌入,濟南一躍成為山東內陸第一大流通商貿中心,傳統商業結構與資本構成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其成功經驗值得當今學習,如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府依法行政,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促進國內外商品自由流通,實現市場對資源合理配置等。
商人之都——周村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麗霞
周村位于山東省中部長白山脈向平原過渡地帶,連接起山地丘陵與廣川平原,田野廣闊、交通便利,是魯中山區通向外部世界的咽喉要地,商旅往來常在此停宿。
歷史上,齊地以盛產絲綢而知名。秦漢時期,山東已成為全國蠶桑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司馬遷《史記》載“齊魯千畝桑麻”。在國內消費市場和國際市場上,齊國絲綢最受歡迎,以質優而得名“齊紈”。春秋戰國時期,“蜀錦、戎氈、越紙、齊紈”揚名天下。正是種類繁多、光澤鮮麗的絲綢搭建了中國與西方的貿易之路。絲綢之路開通后,從長安出發走向絲綢之路的絲綢主要來自山東,唐代杜甫在長安所見“齊紈魯縞車班班”說明山東的絲綢從長安啟程走向西方。齊地蠶區極廣,以東阿、臨朐、淄川、青州等周村周邊地區為主,周村因此成為絲綢主要產地。趙占元《周村絲麻織業調查(1934)》謂:“齊本產絲名地,練紈織造,在春秋時代已負盛名。至戰國之世,於陵織造棉綢,更為當時所稱許,而織戶之多,實占齊境織綢區之冠。昔日於陵,即今日長山縣之周村鎮。”
清初,刑部尚書李化熙辭官回鄉后,為了建設發展家鄉,他開設義集,代商民納稅,發展商業,并把代納市稅寫進家訓中。這一由李氏家族承擔起的招商引資政策極大地吸引了各地商人,晉商、閩商和燕趙等地商賈紛紛來到周村,推動了周村商業的快速發展,數十年間“周村一鎮若都會”。到乾隆年間,周村已發展為“齊魯間巨鎮”。
1904年,周村開埠,鐵路開通,周村快速與國際商業接軌,走上了現代化的快車道。到1916年,運輸業發展成為周村規模龐大的熱門職業,“車夫一項以數千計”,數千人從事交通運輸業,說明周村物流業的繁榮。作為發展的新契機,周村商業開始騰飛,成為“(山)東省商業最繁盛之區”。伴隨新市場網絡的發展及絲綢紡織品生產的專業化,山東蠶繭和絲綢迎來生產史上的黃金時代。
開埠為中外商人提供了更多貿易機會,西方現代化商業模式進入周村。鐵路和商業不僅把周村與中國的主要城市相連接,而且把主要城市同市鎮網絡以及農村也都連接起來。周村的市鎮經濟經歷了從家族主導到行業公會經營再到商會自治的過程,而這正是中國從傳統到現代的過程。開埠打破了傳統的經濟格局,使周村快速融入全球化貿易體系中,成為山東內陸最活躍的商業中心,不僅是一個因開埠而繁榮的商業城市,也是研究全球化時代中國國際化的經典。
周村因1904年開埠而迅速崛起,短短十余年間以驚人速度發展為引人矚目的商業明星,創造了近現代史的一個商業奇跡。
自開商埠與濟南城市規劃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本森
濟南自開商埠后,在西關外膠濟鐵路以南劃為商埠區,其規劃體現出三個特點。
觀摩受益,學習青島的城市規劃
濟南商埠受到德國人經營青島的啟發。1902年,山東巡撫周馥訪問青島,意識到“惟有講求工商諸務,通功易事,與之相維相制,而因以觀摩受益”。濟南商埠的規劃聘請德國人設計,建設借鑒了西方城市規劃理念,當時規劃的內容主要有劃地租賃、房屋建筑、道路建設,突出特色是經、緯路互相垂直,形成棋盤式的道路網和大小不等的矩形街坊,主要道路走向也盡可能與舊城以及對外交通的大道相連。矩形街坊四邊安排眾多臨街店鋪,街坊內則安置居住建筑,貼近西方近代商業城市的規劃手法。濟南自開商埠,與條約開放的各口岸不同,主權完全由中國掌握,其行政、司法、巡警、建筑、工程等事,均由山東巡撫派官監督。在土地政策方面,土地由政府實行壟斷和廣泛控制;在城市建設方面,事先繪制平面規劃圖,由政府撥款進行馬路、排水系統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稘仙滩航M建章程》強調:濟南商埠的“一切事權,皆歸中國自理,外人不得干預”。
鐵路口岸,商埠規劃受膠濟鐵路影響
濟南、濰縣、周村等地均有鐵路經過,且都不濱江靠海,這正是御史陳其璋所謂“鐵路口岸”的體現。濟南開埠時,“本為黃河、小清河碼頭,現又為兩路(指津浦、膠濟)樞紐,地勢扼要,商貨轉輸較為便利”,商埠區的選址與規劃深受膠濟鐵路的影響。濟南商埠區選在西關之外的膠濟鐵路終端一帶,商埠界內的土地價格因距離膠濟鐵路的遠近不同而高低不一。開埠伊始,《濟南開埠組建章程》中明確規定,商埠土地的價格以膠濟鐵路為界,由北向南分作四等,以“福、祿、壽、喜”等字分別編號,距離膠濟鐵路愈近,地價則愈貴,經一路至經四路間、緯二路至緯五路間遂成為商埠區最先發展起來的、最為繁華的地段。
開放格局,商埠規劃有別于舊城
濟南舊城規劃以官署為中心,主要依據傳統禮法等級思想,同時注重軍事防御功能,然后才考慮地理交通環境。而商埠建設規劃拋棄了傳統城市布局方式,采取了現代城市的開放格局,更好凸現出經濟商業功能,成為近代濟南城市規劃的起步。商埠區與老城并立,這樣既保持了城市原有特色,又為經濟發展拓展了空間,新區舊城功能互補、相得益彰。
濟南開埠:中國自開商埠的成功典范
□濟南社科院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 董建霞
1898年自開商埠正式出現,并逐漸代替條約口岸成為近代中國對外開放的主要形式。截止到1924年,一切不平等條約廢除,中國自開商埠城市共52個。與全國自開商埠城市相比較,濟南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典范。
開埠煥發了濟南經濟發展的活力
明清以來,濟南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但還只是一個消費城市,商業集中在服務型行業。光緒末年,西關發展成為商業中心,當時經營國藥、雜貨、綢布、鞋帽、錢莊的行業尤為繁盛,被稱為西關“五大行”。
自開商埠以及膠濟鐵路、津浦鐵路相繼貫通,煥發了近代濟南經濟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開埠前,濟南的商業戶數不足千家,截止到1927年,已猛增至近9000家,商埠區也從之前的荒郊墳地變成了商鋪林立的繁華市區。各國洋行紛紛來濟開辦業務。如德國的禮和、德孚、瑞記等,英國的和記、仁得等,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慎昌洋行,日本的三井、湯淺、大倉等,俄國的開治、永昌洋行等。開埠后,濟南“商業日趨繁盛,舉凡周圍各縣,莫不依此為銷售市場”。
濟南開埠后,近代企業相繼涌現,“其勃興之程度,實出常人意料之外”。濟南電燈房、濼源造紙廠、振業火柴公司、成豐面粉廠、仁豐紗廠等先后創辦。20世紀20年代,濟南面粉業、火柴業、紡織工業在華北地區占有重要的地位?!皾纤觳华殲樯綎|政治中心,更為山東工商業之要埠”。
濟南開埠后迅速趕超周村、濰縣
周村與濰縣自清以來,均為山東腹地以工商業著稱的古鎮,素有“金周村”“銀濰縣”之稱。開埠前,周村、濰縣的經濟發展都在濟南之上。1905年,周村市場的年貿易額已達2500萬銀兩,而濟南的貿易額尚不及其一半,但是到1918年濟南市場交易額已猛增至1億元,大致4倍于同期的周村。開埠后十余年時間,濟南市場的集散水平就已超過了周村和濰縣,貿易量躍居內地市場首位,成為全省商品貿易的中心市場。周村、濰縣作為濟南的分關,與濟南同時開埠。但開埠后,濟南即迅速趕超了周村和濰縣。
濟南是全國自開商埠的成功典范
由于經濟基礎、區位條件及交通發展水平等原因,各開埠城市的發展也是很不平衡的,相較而言,濟南可以說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商業貿易方面,各自開商埠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如自然條件較好的秦皇島,在1911年進出口值達950余萬海關兩,1914年增至1200余萬海關兩。1911年,哈爾濱進出口貿易總值達5400余萬海關兩。1914年,長沙進出口貨值為230余萬海關兩。同年,濟南市場年貿易額已發展到1200萬銀兩。近代工業發展方面,各自開商埠皆獲得新發展。1912-1927年間,全國自開商埠共開設近代工商企業100余家,其中,無錫33家,武昌9家,濟南最多,達34家。
自開商埠是濟南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濟南由原來一個相對封閉落后之城,迅速發展為華洋商行林立、中外商民云集、多元文化融匯的繁華開放之市。無論是開埠前后自身相比,還是與省內同時開埠的周村、濰縣相比,以及與國內自開商埠其他城市相比,濟南開埠后的經濟發展都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說是中國自開商埠的成功典范。
武漢開埠與城市近代化轉型
□武漢社科院文化與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陶維兵
近代以來,伴隨漢口、武昌先后開埠與洋務新政的舉辦,武漢逐漸從封建市鎮發展為近代都會,成為中國具有國際影響的商貿港口、新式交通通信樞紐與工業重鎮。武漢開埠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文化強市建設中具有不可忽視的時代價值。
武漢開埠具有典型性
武漢開埠包括漢口開埠和武昌開埠,既有“約定開埠”,也有“自主開埠”,這種模式在全國具有典型性,代表了近代中國社會在西方列強的巨大沖擊下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求變的特點。
漢口是“約定開埠”,是在外部軍事威脅下的被動開放地。武昌是“自主開埠”。張之洞督鄂期間,抓住建設粵漢鐵路的契機,于1900年11月奏準在武昌城外北3萬余畝的土地上“自開商埠,建設自由貿易區,以杜絕外國人在武昌辟為租界”。由于粵漢鐵路的修筑和通車一再后延,致使武昌商業區的建設計劃遲遲不能開展。不過,張之洞設置商場局、繪制《武昌開埠》地籍全圖和道路規劃工程詳圖等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貿活動發展,推動了武昌近代城市的初步形成。
開埠對武漢城市近代化轉型產生重要影響
開埠通商不僅使武漢在經濟上直接進入國際市場,也引起社會結構、思想文化、城市治理等各個方面的變化。比如,促進了近代工業的發展,加速了集內外貿易為一體的商業樞紐地位的形成,加快了城市空間形態的優化,推動了比較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創立,激發了思想觀念的脫舊開新,促進了近代郵政、電報電話、水電以及近代警察制度、近代消防制度等市政管理體系的產生。
開埠后,受交通、工業、規劃等現代因素影響,城市空間形態走向近代化。其中,漢口中心街區沿漢江扇面展開,向今江漢路及以下沿長江帶狀延伸,市區大大拓展;武昌城區逐步向南北雙向擴展,城市空間持續擴大;漢陽城市空間則向漢江上游擴展,形成十里工業長廊。
武漢開埠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一是塑造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品位。開埠后,西方城市建設、規劃理念進入武漢,西式風格的建筑、街道、工業廠房等在租界區大量出現,豐富了城市文化景觀,體現了城市文化的多樣包容,成為今天打造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基礎。二是塑造城市性格,造就文化“新質”。開埠后,武漢成為長江流域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的核心區之一,各種中外文化因子滲透進武漢的城市肌理,塑造了武漢市民開放包容、通變任放、樂觀豁達等心態。三是塑造城市形象,擴大城市傳播。開埠后,江漢關的進出口總額不斷上升,經濟強勢崛起,使武漢成為國際化大城市,擴大了國際影響。(根據專家發言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