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聊城日報
2024-12-09 11:11:12
原標題:講好“兩河”故事聊城篇章
來源:聊城日報
原標題:講好“兩河”故事聊城篇章
來源:聊城日報
■ 魏泓茹
黃河和大運河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層文化記憶的符號,黃河治理和運河開鑿相伴相生,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相互碰撞并融合,對中華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聊城是黃河文化與運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一座城市,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華夏農業文明的黃河在這里交匯相融,也保留了豐富的文化文物遺存。
如何讓靜止的歷史文物講述生動的“兩河”故事,有兩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怎樣講好“黃河故事”和“運河故事”,以文化的力量和歷史的厚重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大活力。另一方面,“兩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還取決于文化形式如何被傳播、被接受。尤其在新的傳播格局下,應如何準確把握和認識“兩河文化”,如何突出傳播弘揚,講好“兩河”故事聊城篇章,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合理選擇傳播主體,優化傳播內容。首先,講好“兩河”故事,離不開歷史學、地理學、考古學、美學等學科的協同研究,所以需要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深度參與,通過發揮多學科交叉、多專業融合的優勢,構筑科學、合理、高效的傳播內容體系。同時,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工作者、志愿者群體等社會各界人士也不可或缺,要努力打造一支既有專業人員又有更多人群廣泛參與的“兩河”故事傳播隊伍。其次,要理性看待“兩河文化”,不能采取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的絕對態度,應當去蕪存菁,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合理取舍、揚棄。尤其在新的媒介生態格局下,進行傳播之前要甄別適合新時代傳播與表達的文化內容,將現代文化與優秀的“兩河文化”融合,真正做到傳播內容最優化。
依托全媒體傳播平臺,推動內容“破圈”傳播。內容正確不等于效果就好,要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還需要在傳播策略、傳播技巧、文化敏感性等方面下功夫,確保傳播內容被有效接受和理解。短視頻是目前最具爆發性的媒介形式,將“兩河文化”與之結合,形成爆款或現象級傳播是極有可能的。但任何爆款都并非妙手偶得,背后都與社會各方面進行了深層次互動,與社會潮流和傳統文化價值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比如黃河流域鮮明的農業文化色彩,大運河博大厚重的運河商業文化,都可以為短視頻創作提供素材。通過幽默的方言俚語、情感相通的風俗人情、共同的集體記憶,生動講述“兩河”故事,展現“兩河文化”與聊城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精神特質,讓曾經的集體記憶“再嵌入”當代生活。
科技賦能,打造“兩河文化”數字資源儲備庫。在深挖聊城歷史脈絡的基礎上,全方位梳理“兩河文化”資源,開發“兩河文化”數字藏品資源。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數字藏品資源進行篩選,設計打造獨具聊城地區“兩河文化”特色的數字藏品資源清單,并利用數字化技術對實物進行三維掃描,開發制作高品質數字藏品。數字藏品能否為人們所接受,還取決于它如何被傳播。要強化宣傳推廣矩陣,加強與傳統媒體、新媒體及數字藏品發行平臺的溝通合作,進行全方位強勢宣傳營銷和顧客引流。尤其要在數字藏品發行前進行宣傳造勢,全方位推介要發行的數字藏品,深入挖掘數字藏品原型文物背后的故事,讓數字藏品在人們心里提前“種草”。
文化只有新起來、活起來、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以文立心、以文鑄魂、以文化人。保護傳承弘揚“兩河文化”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只有著力將優秀的“兩河文化”資源轉化成文化資產,才能使“兩河文化”融入聊城文化建設。
(作者單位:中共聊城市委黨校,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兩河文化”研究專項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ZXKT2024284)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