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冬日問暖 | 小番茄為何能住進“地暖”房?

來源:中國山東網

作者:

2024-12-11 10:34:12

原標題:冬日問暖 | 小番茄為何能住進“地暖”房?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冬日問暖 | 小番茄為何能住進“地暖”房?

來源:大眾日報

棚外-2℃,棚內20℃。12月10日,位于德州天衢新區的財金智慧農業基地,一排排架子爬滿綠色的枝蔓,一串串紅綠相間的番茄若隱若現。

“我們從去年開始采用地熱能供暖,不僅可以給大棚升溫,還能促進形成番茄紅素,番茄上市時間整體提前。”德州財金智慧農業產業園技術工程師付文琦說,目前智慧大棚的番茄正進入盛果期集中成熟上市,日均產量在30噸以上。

德州作為全省地熱資源最富集地區之一,目前探明的地熱資源總量約500億立方米,占全省的21.4%。近年來,德州不斷探索在農業、工業等領域的“地熱+”多場景應用,地熱開發利用規模居全省首位。

“地暖”房農作物增產超兩成

“番茄是喜溫喜光植物,大棚常年溫度要保持在20℃左右,所以10月份大棚就開始供熱了,這樣種出來的番茄才更酸甜可口、色彩鮮艷。”付文琦告訴記者,目前智慧大棚的番茄正進入盛果期集中成熟上市,日均產量在30噸以上。

財金智慧農業基地占地面積505畝,2019年投產運營,是亞洲單體面積最大的文洛式智能玻璃溫室。“往年冬天都是使用天然氣對大棚進行供熱,為降低能源成本,我們在2023年使用了地熱井供暖系統。”付文琦說。

要想大棚冬天保持20℃左右的恒溫,供熱水溫至少要達到80℃,但開采出來的地熱水水溫只有50℃左右。作為地熱供暖項目技術方,省地礦局第二水文隊研發出省內首個“中深層地熱能+定制高溫水源熱泵”供熱系統。省地礦局第二水文隊地質工程中心主任王肖波解釋說,該供熱系統共設置了200多個傳感器,當室外溫度低于零度時,中溫和高溫熱泵將同時啟動運行,確保供水溫度達到80℃。

2023年供暖季,財金智慧農業基地大棚農產品同比增產超20%,節約供暖運行成本1500萬元,替代標準煤1.0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2萬噸。

24眼井預計每年省下597萬元

近幾日,德州德達綠能熱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對安頌科技人工陶瓷髖關節假體研發制造項目的供熱換熱站進行最后的電控調試,不久后該項目廠區將實現地熱井供熱。

安頌科技人工陶瓷髖關節假體研發制造項目是德州德達綠能熱力有限公司4月份取得天衢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續建項目礦區后,開發的首個地熱井工業項目。礦區整體面積8.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項目占到七成左右。“作為一家清潔能源供熱企業,這也是我們首次嘗試為工業項目提供地熱井供熱。”德州德達綠能熱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正說。

工業廠房空間大,取暖是不少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地熱供暖則可對工業廠房用暖進行有效補充,啟用后企業可以自行根據需要調控使用流量。張正介紹,天衢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續建項目礦區規劃建設6個取熱平臺、24眼地熱井、10座換熱站,采用“分散開采—集中傳輸—分布供熱”模式,建成后可滿足115萬平方米建筑供熱需求。該礦區地熱資源開采一年,相當于節約標煤約2.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12萬噸、二氧化硫365.02噸、氮氧化物128.83噸、懸浮質粉塵172噸;每年可減少相應的環境治理費用共計597萬元。

記者了解到,為促進地熱資源規范利用,德州推行實施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五案合一”一件事改革,方案編制和評審由五次變為一次,地熱開發企業承擔的方案編制及評審費減少30%以上,時間縮減50%以上。天衢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續建項目地熱采礦權項目便是德州首個“五案合一”示范項目。

城郊小區用上地熱能

12月10日,天衢新區永鋒·百合新城小區居民周潔家中暖意融融,溫度計顯示22.8℃。

百合新城小區靠近東外環路,距離中心城區市政集中供暖主管道較遠,且短時期內難以接入。但隨著居民不斷入住,小區冬季供暖需求日益迫切。去年7月,德州天衢熱力有限公司經與該小區開發商、物業及居民協商溝通,決定啟動地熱能集中供暖項目。

“項目由省地礦局第二水文隊承建,采用‘一采兩灌’地熱供暖模式,建設熱源站1座,提取地下1500米中深層熱能,出井水溫52℃。”德州天衢熱力有限公司地熱供暖運行負責人楊劍介紹,今年共有290戶居民用暖,較去年增加近一倍,供暖面積達4.2萬平方米。

地熱能可持續開發建立在“取熱不耗水”、“取熱不取水”的基礎上,以最大限度降低對土壤、巖層、水體的擾動。在開發利用方面,德州組織專業團隊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先后實現了“取熱不耗水,地熱尾水同層等量回灌”“取熱不取水、井下無干擾換熱”等技術突破。

“在取熱不取水的基礎上,通過改變井下換熱裝置,探索在不同條件下對已有地熱井工程改造的最優解。”省地礦局第二水文隊高級工程師楊亞賓介紹,通過適宜技術的推廣,將不斷豐富地熱能應用技術方法、提高地熱能利用效率、擴大適用性范圍。

“德州地熱能使用主要集中在制冷供暖方面,在農業、工業、溫泉康養、農村社區等領域均有相關項目落地,全市采用地熱能供暖的面積達1800萬平方米,惠及群眾60余萬人。”德州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洪利說。下一步,對市政供熱管網覆蓋不到的農村社區,將優先考慮地熱供暖,保障群眾取暖需求。(記者 賀瑩瑩 通訊員 石秀秀 郭靜)(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菏澤機場貨郵吞吐量再創新高

□記者蔣鑫通訊員溫祿耀報道本報菏澤訊12月6日,記者從中國民航網獲悉,截至12月5日,菏澤機場2024年貨郵吞吐量突破1000噸,較去年同比增長...[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濰坊濱海區再添省制造業單項冠軍

□記者石如寬通訊員孫昱麗報道本報壽光訊12月4日,省工信廳發布了《關于公布第八批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通過復核的第二、五批制造業...[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濰坊5個品牌入選2024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記者張鵬報道本報濰坊訊近日,濰坊5個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4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單,分別是昌樂西瓜、安丘大蔥、濰縣蘿卜、昌邑...[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煙臺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24年煙臺市市級 第二次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煙臺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2024年煙臺市市級第二次預算調整方案》。會議決定批準2024年煙臺市...[詳細]
煙臺日報 2024-12-11

菏澤學院600余名師生挽袖獻血

□記者王兆鋒通訊員郭麗報道本報菏澤訊“我是第一次獻血,感覺非常有紀念意義。”菏澤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大學生許鑫燁在獻血后說,“一次獻血...[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讓愛在熱血中傳遞

□記者蔣鑫通訊員郭麗報道本報菏澤訊12月6日,菏澤醫學專科學校無償獻血表彰大會暨無償獻血活動啟動。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學校無償獻血工作...[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威海“惠工保”擦亮“金融為民”底色

□本報記者徐佳本報通訊員趙林徐鋼一個保險項目如何精耕細作十個年頭,并極大地減輕了參保職工的醫療和經濟負擔,成為工會組織和中國人壽全...[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菏澤:志愿微光閃耀 讓城市更溫暖

□本報記者趙念東“志愿者們,你們是最亮的星,匯聚成最美的星河。12月4日,菏澤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在菏澤學院舉辦“志愿微...[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萊蕪海關助企樂享減免稅政策紅利

□記者胡羽報道本報濟南訊近日,經萊蕪海關審核確認,山東眾源食品有限公司進口的一臺全自動真空包裝機順利辦理征免稅確認通知書。“這是我...[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青島4年5次提高孤困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

□記者李媛報道本報青島訊12月3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4年來青島市先后5次提高孤困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青島企業赴武漢 “創新訓練”

□記者張曉帆報道本報青島訊12月3日,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主辦,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承辦的青島市“千校萬企”中小企業產學研創...[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獲全球隧道行業 “奧斯卡”

□記者白曉報道本報青島訊在近日舉行的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第十屆隧道工程年會上,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濱海復雜地質環境綠色地鐵建造...[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濰坊:讓城市精神扎根市民心中

□記者王佳聲都鎮強報道本報濰坊訊人無精神不立,城無精神不興。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的特質、風格、靈魂,也是城市文化獨有的IP。今年8月,...[詳細]
大眾日報 2024-12-1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