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1-20 09:48:01
原標題:青島:向“新”聚能,重塑城市產業版圖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向“新”聚能,重塑城市產業版圖
來源:青島日報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AI為代表的技術革命正在重塑產業版圖,城市產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如何抓住機遇?基于對自身稟賦的洞察,更是對產業演進內在邏輯的深刻把握,青島提出加快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這是立足青島實際、順應產業發展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際行動。
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青島鼓點密集——
2024年12月14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提出“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
2024年12月23日,市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專項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提出圍繞“10+1”重點產業方向,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大力推進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做到產業方向更加聚焦、細分賽道更加精準、產業布局更加協調、責任分工更加優化。
2025年1月14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工作有關情況,亮出了青島面對新時期新挑戰升級產業體系的“路線圖”:將聚焦優先發展2個先導產業、突破發展5個新興產業、提質發展3個優勢產業、超前發展1批未來產業的“10+1”重點產業方向,布局40個細分賽道。
區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圍繞“10+1”重點產業方向,加快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青島各區市正加緊布局,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推動一批影響力強、創新潛力足的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力的細分賽道在市場競爭中構筑優勢,一批研發投入高、產品競爭力強的創新型企業加速崛起,一批引領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的領軍人才加速集聚。
先導產業聚能起勢
作為先導技術,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的深度嵌合,不斷開辟賦能經濟增長的新領域。青島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2個戰略引領作用突出的先導產業。
新年伊始,青島新型顯示產業再添大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青島超大尺寸面板后道(Open-Cell)項目簽約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預計建成后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產值超300億元。瞄準新型顯示這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核心產業,西海岸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獲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24年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新投產燦恒光電等5個項目。產業園還將突破發展OLED、MLED顯示技術,探索建設海信視像等龍頭項目配套產業園,加強產業鏈群發展。
西海岸新區精準研究青島市創新型產業發展體系和承接賽道,構建“鏈長+鏈主+鏈創”工作體系,推動“5+5+7”重點產業裂變增長。圍繞“5+5+7”重點產業,優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突破發展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提質發展家電制造、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等優勢產業,超前發展深海開發等未來產業。
作為全市“一核四極”協同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的“關鍵一核”,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園在青島自貿片區揭牌成立兩年多來,相繼落戶40家重點企業,總投資1793億元。產業園精準研究市級創新型產業體系,積極培育車規級芯片、磁存儲芯片等特色工藝新賽道,加快制定細分賽道行動方案和產業圖譜,建設集成電路產業新增長極。
圍繞“10+1”重點產業方向,嶗山區將建設基礎更實、質態更優、創新力更強的“7+4+1”現代化產業體系,即做大做強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七大重點產業,突破發展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四大優勢新興產業,超前謀劃一批未來產業。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近年來,該產業在嶗山區發展勢頭日益強勁。其中,2024年園區實現新增載體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圍繞智能家居、工業智能等領域,共落戶優質項目40個,帶動全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350億元、增長25%,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獲評首批山東省數字產業集群、山東省支柱型雁陣集群。
“2025年,我們規劃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中心,招引培育一批垂直領域大模型企業,全力建設青島機器人創新中心、青島汽車電子產業基地兩個‘園中園’,力爭新招引項目30個以上,帶動全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400億元。”1月16日,在嶗山區“鉚足干勁抓落實、奮勇爭先開新局”工作動員大會上,青島高科技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公布了嶗山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新打法。
市南區深度融入全市創新型產業體系,全力壯大以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等為引領的“1+6+1”主導+創新產業體系。在高端軟件研發方面,市南區2024年規上互聯網、軟件信息業營收同比增速11.1%,連續13個季度高于全市平均增速,高端軟件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山東省數字產業集群名單,工業控制系統(軟件)特色產業集群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今年,市南區將持續打造石化工業軟件產業集群、工業控制系統產業集群。新培育省級首版次高端軟件、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5個以上。此外,市南區還將發力人工智能產業,做強垂直領域大模型,支持山東港口科技打造港口AI垂域模型、埃克曼建立海洋海浪垂域模型、松立控股打造靜態交通垂域模型等。
新興產業向高攀升
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青島將突破發展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5個產業,提升產業支撐力。
當下,位于城陽區的鵬輝能源儲能電池生產項目正按照計劃穩步推進。“青島基地是我們公司在華東地區最大的生產基地,總投資130億元。規劃設計產能36GWh,電芯廠房是鵬輝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單體廠房。”該項目負責人賈曉盼介紹。
從軌道交通“一業獨大”,到軌道交通、新能源、集成電路、空天和低空“四輪驅動”,城陽區正重塑產業骨骼。其中,在新能源領域,鵬輝能源10萬平方米電芯廠房竣工交付,銳嘉科新能源完工,23個上下游項目加快聚鏈成群。下一步,將聚焦新型儲能、鈣鈦礦、固態電池等賽道,推動鵬輝能源項目穩產達產,集聚10家標桿企業,布局10個示范及產業化項目。
重點布局新興產業賽道,李滄區今年將開展創新型產業體系構建行動。以全市“10+1”產業為重點,聚焦全區“3+2+4”產業方向,突破發展綠色能源、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等產業賽道,全年力爭簽約落地過百億元項目3個、過30億元項目5個,其中,各重點賽道招引行業引領性項目不少于2個、聚集上下游企業10家。
在綠色能源領域,李滄區成立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工作專班,重點發力氫燃料電池細分賽道。依托海創·新能源專業產業園較為完備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支持海卓科技、創啟信德等龍頭企業創新發展,推進燃料電池快速活化、低成本模塊化矩形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開發及產業化等項目技術攻關。不斷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在李滄區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快氫燃料電池在汽車、船舶、無人機、海上風電等領域推廣。
在生命健康產業方面,李滄區將聚焦合成生物、基因和細胞診療、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細分賽道,制定產業發展計劃,編制招引圖譜,常態化聯絡駐省市重點高校院所,構建具有李滄特色的生命健康產業格局。開展項目招建并進攻堅行動,加速財寶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進彩暉生物等在研藥械研發,推動未米生物等盡快達產,打造耀洲·新經濟產業園、華瀾·健康小鎮等生命健康產業基地。
瞄準“10+1”重點產業方向,2025年,即墨區將集中力量打造汽車和綠色能源兩個千億級產業。目前,汽車已成為即墨區的支柱產業,擁有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等四大整車生產基地,400余家零部件企業聚勢成鏈。2024年,即墨區整車產量突破45萬輛、增長15%,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20%。下一步,將瞄準智能網聯和新能源發展方向,力爭整車產量突破5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30%;推動奇瑞滿產運行、沖壓車間竣工投用,支持智能網聯車型和核心部件生產擴量,本地配套率達到40%以上,全年產量超過25萬輛;促進解放微卡整車上市,建成一汽-大眾寶來車型換代生產線,形成新增長點;著力引進“三電”核心配套,加快推進新能源動力總成、百度智能網聯等項目。
在青島的綠色能源產業布局中,即墨區在海洋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前期,位于鰲山灣附近總投資102億元的中電建海上光伏項目正式獲得國家批復。目前,一期項目陸上升壓站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海上部分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3月首批并網發電。此外,華能、華電等百億級海洋風電項目也都在即墨區布局。下一步,即墨區將瞄準風電裝備制造、海上風光氫儲等賽道,主動融入省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戰略,加快“港能產城”一體化發展,推動中電建海上光伏項目一期建成并網、二期啟動,爭取投資過百億元的華電、華能海上風電項目落地開工,依托東方電氣等龍頭企業招引風電裝備全產業鏈,立足女島港打造百億級新能源裝備產業園。
“我們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2+6’特色產業體系為重點,積極承接全市‘10+1’產業、細分賽道,突出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統籌推進全區產業提檔升級。”市北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卜濤說。
早在2022年,市北區就將醫養健康產業作為全區重點發展的“2+6”特色產業鏈之一。目前,全區已經高標準打造生命健康科技高端智造基地、百洋大健康產業園、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三大產業載體,擬引入百洋大騁、五維康、百年康健、普泰科等醫療器械智造行業頂尖企業。
市北區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媛媛介紹,下一步,市北區還將加強產業鏈招商,立足生命健康產業優勢特點,圍繞合成生物、康養醫療、康復醫療器械領域,完善生命健康產業鏈招商圖譜及招商路線,開展高質量精準化招商。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及產業平臺的生態效應,帶動關聯度高、協同性強的中小企業進入產業鏈,構建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配套、共性平臺支撐、上下游產業聯動的集約集群化發展格局。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廣闊。萊西市利用空域條件優勢,探索融合飛行新模式,打造通航產業園,加快發展整機制造產業,引進行業優質項目,落地飛機整機生產、復合材料制造、零部件生產、飛行服務等配套項目12個,在固定翼飛機及無人機整機制造、飛行培訓、航空教育等方面不斷實現突破。2025年,萊西市將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圍繞飛行器制造、教育培訓、飛行服務運營等領域,完善通航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提升店埠通用機場能級,拓展低空服務應用場景;加快引進無人機研發、制造等企業及上下游配套項目,支持萬豐鉆石飛機整機制造30架以上。城陽區將在測試驗證、融合飛行等4個方面爭創示范,圍繞人才培養、產業集聚等9項任務建鏈強鏈,打造低空試飛試驗場,建設輻射長江以北地區的低空裝備適航測試基地。
優勢產業提質升級
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等千億級規模的優勢產業,是青島長久以來形成的制造業積淀,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石。
智能家電產業是膠州市立足自身實際重點布局的產業領域。在這方面,膠州市將以海爾集團為龍頭牽引,加快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建設,帶動新材料、高端壓縮機、芯片等核心配套領域集聚,引領家電、家具、家裝等“多家合一”融合發展,加快打造千億級智能家電產業格局。
膠州市副市長周林介紹,膠州市圍繞聚焦突破、重點實施、加快布局三個維度、三次產業梯次發展模式,形成矩陣式產業發展梯隊。其中,聚焦突破類將有力承接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發展。具體而言,膠州市將大力度支持培育智能家電(青島市智能家電—智能服務型家電細分賽道)、綠色食品(青島市現代輕工—健康食品飲料細分賽道)、新能源(青島市綠色能源—新型儲能細分賽道),推動產業擴量提質;重點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空經濟兩個具有發展潛能的新賽道,助力提升新質生產力發展能級。
在智能家電方面,嶗山區擁有家電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目前,該中心已突破變頻芯片、智能傳感等20項共性關鍵技術。2024年6月,中心發布了家電行業全鏈條覆蓋驗證平臺、智慧家電行業垂直領域大模型兩項“全國唯一”創新成果。根據規劃,2025年,嶗山區將依托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引進一批智能家居領域上游傳感器、芯片等企業。
高端化工與新材料是平度市重點發力的產業體系之一。依托新河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基地,平度市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加速崛起。目前,基地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落戶項目84個、總投資530多億元,初步形成了精細化工、海灣化工、化工新材料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成為青島重要的專業化工園區和產業聚集區。2025年,新河化工基地抓好高性能氮化硅等總投資82億元的24個項目實施,爭創國家級綠色化工園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以“兩翼”展開撬動協同發展“乘數效應”。
健康食品飲料、新型紡織服裝等是現代輕工產業的細分賽道。市北區將聚焦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健康食品飲料、新型紡織服裝等。尤其是在健康食品飲料這一賽道上,將充分發揮青啤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在產業升級、技術創新、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給予場景開放和政策指導,通過購置智能化設備、工業機器人等,鼓勵相關領域中小企業做大做強。膠州市將進一步發揮益海嘉里等鏈主企業作用,做強糧油食品加工產業。
此外,在未來產業方面,各區市都在超前謀劃。例如,市南區將支持中國移動等企業推進衛星通信與地面5G、物聯網融合發展,助力青成科技加快特種四足機器人、水下智能仿生機器人研發應用。嶗山區加快推動太赫茲、深海開發、空天信息等一批未來產業短中期內規模實現倍數級增長。即墨區將聚焦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環節,發揮科研優勢,加快前沿技術研發突破,推動深海裝備與技術成果落地轉化。(周偉 曹森 余瑞新 張晉 衣濤 王凱 王濤 王萌 李德銀)(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