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1-21 10:48:01
原標題:煙臺黃渤海新區:走在前列 當好先鋒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煙臺黃渤海新區:走在前列 當好先鋒
來源:大眾日報
□郭傳義 姜乾 李艷玲 邢亮
剛剛過去的2024年,疊加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煙臺黃渤海新區大事扎堆,喜事連連——
縱觀區域發展,煙臺開發區迎來建區40周年,煙臺片區在全國首創35項成果、全省最多。
盤點項目亮點,國家微納制造創新中心落戶,華潤高端合成材料制品產業園建成,漢高鯤鵬工廠啟動設備安裝調試,黃渤海實驗室、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創新園圃、北京大學—萬華聯合研究中心科研大樓投用。
回顧城市建設,煙臺機場二期轉場運營,濰煙高鐵煙臺西站建成通車,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開工建設。
2024年,煙臺黃渤海新區錨定在煙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中走在前當先鋒,發揚奮勇爭先、一馬當先的“兩先精神”,大力實施“11235”發展戰略,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全年增長6%左右,五大主導產業產值達到3100億元,兩大新興產業產值增速高達39%,外貿進出口穩住2000億元大關。
“5+2”現代化產業體系壯大新質生產力
走進煙臺黃渤海新區力華儲能基地,項目廠房已經建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
目前全區已落戶力華電源科技25GWh大圓柱儲能電池、泰和新材芳綸隔膜等產業項目16個,力華電源科技項目將于年內逐步投產。
“該項目入駐的新型儲能產業園計劃今年3月投入使用,目前已落戶力華電源科技25GWh大圓柱儲能電池、泰和新材芳綸隔膜等產業項目16個。”煙臺黃渤海新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說。
新型儲能產業園圍繞先進材料、電池制造、高端裝備、系統集成、應用示范五大方向,重點建設“4個集聚區+1個示范區”,計劃今年集聚上下游企業50家以上、產值達到100億元,到2030年突破1000億元規模。
以新型工業化為方向,煙臺黃渤海新區加快構建“5+2”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其中,編制新型儲能產業規劃,持續發力新型儲能、特色半導體兩大新興產業,煙臺光電傳感產業園、力高新能源電池控制系統等項目竣工,研制出世界首個石墨烯功能半導體,創為科技榮獲“2024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企業獎”,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到40%。
此外,該區深化拓展實數融合,實施數字產業“名品名企名群”工程,獲市級以上項目及榮譽100余項,趣丸(煙臺)數字經濟產業園投用,7個項目入選山東省“工賦百景”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4家單位入選山東省首批數字經濟創新平臺,特色半導體數字產業集群獲評首批省級數字產業集群,微納傳感器產業集群獲批省級“產業大腦”建設試點,正海集團數字產業化園區獲評省級數字經濟產業園區。
科技創新是構建特色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動力。2024年底,面向全球、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國家微納制造創新中心正式落戶黃渤海新區,實現了煙臺市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零”的突破。
2024年,煙臺黃渤海新區提速科創平臺“六大體系”建設,系統打造協同創新生態,黃渤海實驗室、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創新園圃建成,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化工新材料)揭牌,新設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7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8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850家和1400家,柔性引進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等頂尖人才4名,自主培育市級以上領軍人才34名,引進外國專家和海外留學人員288名。
服務業新業態點燃經濟增長引擎
臨近春節,正是消費旺季。走進位于煙臺綜合保稅區西區的日韓消費品跨境電商中心京東綜合倉,7000平方米倉儲區內,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品、美妝等擺滿貨架,工作人員忙碌地將貨物分揀、打包,再經傳送帶裝車運輸。
“一直到春節期間都是我們倉的年貨節,整體單量預計在40萬單左右。”日韓消費品跨境電商中心京東綜合倉項目負責人董強說。
京東綜合倉自2022年開倉,業務量逐年攀升。2024年單量約為380萬單,平均每天1萬多單,貿易額達15億元。“在山東省京東跨境電商平臺下單的貨物,70%以上來自這個倉庫。”董強說。
作為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核心區,煙臺黃渤海新區搶抓政策機遇,加快創新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讓“買全球”更快速、“賣全球”更便捷。2024年,全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100億元,同比實現3倍增長、占煙臺市總額50%以上,成為山東區域日韓跨境包裹量最大的集貨中心。
持續釋放消費潛力,該區還在煙臺區市層面首推汽車“以舊換新”消費券和家電惠民補貼,推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超4.5億元,6家企業獲評省市品牌首店、數量居全市首位。拓展年輕態消費、數字消費,依托亞東文創園、萬達廣場等舉辦年輕態促消費活動35場以上。英迪格酒店、福朋喜來登、希爾頓逸林、萬楓酒店等一批品牌酒店集中投用,全區國際品牌酒店達到13家,八角灣國際文旅中心建成,打造千里觀光廊道最美岸線、濱海國際品牌酒店集群效應不斷放大凸顯。此外,舉辦2024年中國電影導演之夜、山東跨境電商生態大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大會等品牌會展活動50多場。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放大戰略疊加效應,過去的一年,煙臺黃渤海新區推動改革開放創新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國家級制度創新成果數量穩居全省第一。同時,高標準謀劃推進高鐵西站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濰煙高鐵煙臺西站、煙臺機場二期全面投用,煙臺港西港區至龍口裕龍島原油管道項目建成投產,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正式啟用。全區加快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建設,構建全貨類保稅混配格局,成為全市穩外貿的重要增長極。
吹響繼續“走在前當先鋒”號角
1月15日,煙臺黃渤海新區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奮力在煙臺市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當先鋒。
2025年,全區將狠抓產業培育,圍繞做強“5+2”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推進產業轉型,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深入實施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和先進制造業鞏固提升行動,著力打造垂直產業生態、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取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800億元,“四新”經濟占比達到40%。強化“四鏈”融合,實施產業延鏈強基行動,力爭五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3200億元。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光電傳感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加快建設國家微納制造創新中心,推進力華儲能、東德氫能等重點項目投產,集聚特色半導體上下游企業達到70家,爭取新型儲能項目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2025年,全區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優化招商體制機制,開展產業鏈招商、股權招商、資本招商,力爭引進過10億元項目20個以上。加快建設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搭建礦產品保稅混配平臺,全力爭取混銀業務。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出海+海外倉”模式,加快建設日韓消費品跨境電商中心,爭取海外倉達到15家。
2025年,全區將加快構建優良創新生態,健全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和極點尖峰企業100家以上,高企總數突破900家;高標打造創新平臺,開展技術攻關及產品研發、轉化成果,爭取新增市級以上研發平臺10家以上。加強人才引育,構建“人才友好”城市生態,培育市級以上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30個以上,招引各類青年人才9000人以上。
2025年,全區將持續提升城市能級,高水平建設八角灣新城,爭取八角灣國際體育中心、國際創智中心竣工。高標準建設高鐵西站產城融合示范區,完善醫教、商住、科研等業態,做強煙臺“高鐵經濟”新引擎。強化民生保障,推進八角灣國際醫院、耀華國際學校等重點民生工程,提升群眾幸福感。
立足新起點、擔當新使命、實現新跨越,煙臺黃渤海新區將砥礪奮進、勇毅前行,奮力在產業培育、項目建設、外資外貿、改革創新、民生福祉等方面繼續走在前列、當好先鋒。
①煙臺黃渤海新區魅力風光
②煙臺港西港區
③萬華煙臺產業園
④企業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工作
⑤煙臺光電傳感產業園
⑥煙臺金沙灘星空馬拉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