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日報
2025-03-02 13:09:03
原標題:從民企發展看淄博民營經濟新機遇
來源:淄博日報
原標題:從民企發展看淄博民營經濟新機遇
來源:淄博日報
□本報記者 楊靖
從傳統制造到新質生產力,從通信科技到人工智能,從新能源汽車到人形機器人,從行業龍頭到科技新銳……傳承與競進的巨浪,為民營經濟未來發展傳遞出強烈信號。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淄博,同樣占據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中,實體經濟要實現興盛強大,關鍵在于運用數字技術改造傳統企業,借助智能制造提升生產效率,通過互聯網重塑供應鏈。
近年來,數字經濟和實體產業深度融合,在淄博眾多制造業企業中掀起陣陣轉型浪潮。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都藥業)率先在醫藥制造領域邁出數字化應用第一步。該公司以“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為導向,全力建設智能車間,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迭代步伐。
齊都藥業建成的年產10億瓶(袋)大型注射劑生產項目,可實現人均產能提升4倍,生產成本降低25%,綜合能耗降低30%,為注射劑行業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標桿,引領帶動著整個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企業打造的“齊都注射劑藥品智能調度排產”典型應用場景,近日入選2024年“數字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名單。
山東仁豐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豐特材)在發展之路上同樣穩健前行,成績顯著。企業投資超5億元的13車間包裝紙項目順利投產,且迅速實現滿產滿銷,包裝紙產能翻倍。同時,公司引入國際先進的自動化制造生產線與檢測設備,積極吸納精益生產管理理念,在生產中持續節能降耗,有效降低成本。
此外,仁豐特材還建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實現能源循環利用與低碳排放,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2024 年,企業訂單充足,產銷平衡,營收突破30億元,在全市百強企業中位列第62位,在制造業百強企業中排名第41位。
在制造業領域,技術積累至關重要。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的與會企業,無一不是憑借長期的技術沉淀與積累,才取得如今的成就。
“公司攻克多項‘卡脖子’技術,實現耐高溫透波材料、密封材料、氮化硼纖維等產品的技術突破。我們研發的低成本氣凝膠材料,對國內水泥工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意義重大;開發的纖維膜產品,成功解決了玻璃、耐火材料行業氮氧化物超低排放難題。”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工陶院)經濟運營部主任宋濤介紹說。
在先進陶瓷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一項項技術突破,讓山東工陶院站穩腳跟。
公司持續圍繞高性能陶瓷及其復合材料,開展技術攻關、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建設,不斷提升高性能陶瓷部件的自主可控水平,多項科研成果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
當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加強技術積累與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王興興的宇樹科技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做到世界第一,梁文峰的DeepSeek在人工智能領域橫空出世、驚艷全球,王傳福的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下線1000萬輛新能源車的企業……
在淄博,同樣有眾多民營企業努力“走出去”,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并憑借不斷精進的產品技術和更優的價格,迅速贏得國外市場青睞。
新華醫療在印尼、越南、埃及等地設立海外辦事處,并將醫療設備銷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馬藥機的產線設備憑借質量更穩定、性價比更高等優勢,產品銷往韓國、加拿大、白俄羅斯等國家以及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區;英科再生布局全球,幾年前就已在東南亞建廠……
民營經濟發展并非一路坦途。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客觀辯證分析問題,既回應了市場主體的現實關切,又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制度性動力。
“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期許,也讓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接下來,我們將擼起袖子、甩開膀子繼續加油干。”淄博大亞集團董事長韓慶吉深有感觸地說。
從C919大飛機到高鐵動車,從981鉆井平臺到愛達魔都號,從通用、豐田到比亞迪、華為問界……大亞的身影隨處可見,如今,他們又有了更明確的發展目標。
“2025年,我們將抓住設備更新窗口期,推進船舶海工制造全過程的表面處理綠色智能裝備項目和年產3萬噸超大型船舶配件項目。同時,聯合西門子、華工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研發更多智能化、綠色化表面處理裝備和環保除塵設施,并加強產學研合作、人才引進,牢牢把握行業發展主動權。”韓慶吉說。
乘東風而奮起,淄博民營企業正破浪前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