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日報
2025-03-16 14:18:03
原標題:“濰坊智造”再進階
來源:濰坊日報
原標題:“濰坊智造”再進階
來源:濰坊日報
□本報記者 方文婷
外形酷似“變形金剛”手臂的定位抓手,精準抓取每一個零部件并將其準確無誤地放置到移動機器人上;打孔機器人搭配可90度旋轉的開槽鋸片,快速進行孔位精度校正;各類現代化設備在緩緩移動的總成生產線“地軌”上,協同完成數百道復雜的生產工序……一場“智造”領域的深刻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全國第一批“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我市濰柴動力、英軒實業兩家企業成功入選,這是我國智能制造領域含金量最高的榮譽之一。當前,我市以濰柴動力、英軒實業為代表的廣大企業正在用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生動勾勒出一條攀登制造業高峰的創新路徑。
“濰坊智造”邁入“升級版”
AGV智能運輸車來回穿梭,精準投遞各類零部件;視覺識別、在線檢測、機器人等先進智能制造技術廣泛應用……在濰柴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化產業園內,高度智能化生產線拉高了產能,實現從傳統機械制造到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制造的轉型。
“發動機裝配線裝配零件較多、工藝繁瑣,機器人、機械手、視覺識別系統的應用,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濰柴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化產業園裝配線總裝一線班長韓帥介紹,項目加工自動化率已達100%,裝配自動化率80%,零部件物流配送自動化率100%,關鍵過程100%在線檢測。
作為全球“燈塔工廠”,濰柴對“端到端”價值鏈進行了全面數字化改造,借助智能網聯、AI大模型等新技術,產品研發周期縮短20%,運營成本降低35%。
曾經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超級工廠”,已成為濰坊數字浪潮下最真實的工業圖景。走進山東英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檸檬酸系列產品經過自動上袋、充裝、熱合、縫包、復檢等一系列流程后,包裝好的成品在機械手、運輸機、高位叉車等自動化設備配合下,被送往高達30余米的智能立體倉庫。整個車間忙碌而有序,各類機器人一刻未停,如此繁雜的操作過程幾乎不需要人工參與。
智能、科創因子出現在生產線上的每一個角落。逆著生產線向上追溯,玉米原材料經過液化、發酵、提取等流程,“搖身一變”成為檸檬酸系列產品,上述全部生產過程已經基本實現自動化控制。
“英軒檸檬酸綠色制造智能工廠實現了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可視化、可溯化,全自動包裝系統、智能立體倉儲系統等已投入使用,生產效率較原有生產線提高2倍以上。”英軒實業總經理李儉告訴記者。經過智改、數轉、網聯,英軒迅速完成智能化升級迭代,勇攀創新高峰。
這兩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從傳統產業中走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看緊“制造”家底,率先重塑生產方式,為各生產環節裝上“最強大腦”,用“智造”轉型串聯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憑“硬實力”在行業內持續“爬坡登頂”。
“拼”出“濰坊智造”萬千新氣象
在濰柴動力、英軒實業的示范引領下,諸多濰坊企業正逐步完成“智造”轉型。在山東大業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車間,幾秒內就能完成產品結構智能化質檢;在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環車間,不到一分鐘就能生產一個復雜、精密的介質盒;在壽光市魯麗木業股份有限公司,28分鐘便能生產一套家具……
許多企業迅速完成了從“跟跑”向“領跑”跨越,一個個傳統車間裝上數字引擎,一條條流水線揮舞著機械手臂,一道道生產工序擁有了智慧大腦……濰坊這座制造業強市不斷積蓄起澎湃的發展動能。
走進山東宏力異型鋼管有限公司冷彎型材車間,帶鋼原材料正經過由28架轉軸模具組成的高精度冷彎成型設備,一步步加工成異型鋼管成品。“車間內擁有11條高精度冷彎成型生產線,是省內最大的冷彎鋼材生產基地之一,上新全自動化設備后,出管效率從每分鐘80厘米提升至每分鐘3米,精度也提高了70%至80%。”公司生產部長李偉表示。
與濰柴、英軒、大業、魯麗等企業不同,山東宏力異型鋼管有限公司尚處于智能工廠建設階段,正通過不斷更新生產設備,積極挖掘企業改造潛力,推動企業技術改造邁上新臺階。
同樣,濰坊華寶紡織有限公司也正在闊步實現智能制造。“企業已投資1億元以上,上新了退煮漂一體機、斜臺式印花機、四幅式蒸化機等先進設備,紡絲、加彈、織布、印花等生產過程實現了智能化,生產效率提升100%。”公司副總經理高文濤表示。
領先企業持續創新,在問鼎科技之巔的同時,不斷為“后起之秀”提供示范模板;“后起之秀”主動求變,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稟賦,迅速完成技改轉型。雙向奔赴,“拼”出“濰坊智造”萬千新氣象。
“數轉智改”強勢突圍
這些企業進階的背后,是濰坊“數轉智改”的強勢突圍。
從去年開始,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了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建立“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領航級”四級智能工廠培育體系。
在智能工廠培育上,傳統產業占比較重的濰坊也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從“數轉智改”抓起,通過“鏈主”延伸聯動、龍頭示范帶動、“專精特新”群起齊動、規上全面發動“四條路徑”,開展生產全流程“智改”、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服務商引育、公共服務平臺搭建、基礎支撐夯實、生態體系完善“六大攻堅”行動。
一場場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探索,正在推開一扇扇躍升之門,激發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目前,濰坊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環節數控化率等指標位居全省前列。“數轉智改”、數實融合,正在成為濰坊傳統制造業進擊的“靈魂”。
在傳統產業轉型過程中,濰坊著重聚焦核心技術突破,推動工業大數據分析、工業應用開發等關鍵技術攻關,加速平臺技術成果開源及商用。
安丘博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研發的“AGV機器人協調作業生產線”“機器人拆垛拆包投料生產線”等智能生產設備,走進濰坊乃至全國諸多企業,成為智能工廠機械設備的“締造者”;山東焦易網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炭素產業鏈協同工業互聯網云平臺,串聯起一張張互聯互通的數字化“巨網”,為諸多智能工廠提供云端服務……
能“明察秋毫”的處理芯片,會“穿針引線”的機械臂,懂“望聞問切”的傳感器……
在濰坊,這些支撐智能工廠的前沿科研成果早已落入現實,深度融入產業發展脈絡。
在如此肥沃的轉型與研發土壤中,我市不同層次的智能工廠魚躍而出,“卓越級智能工廠”順利開花、結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