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5-03-28 14:32:03
原標題:濟南市博物館新館正加快建設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濟南市博物館新館正加快建設
來源:濟南時報
3月27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加速沖刺五年成形”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一場舉行,介紹起步區經濟領域有關工作開展情況及全年重點工作相關安排。
發布會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經濟發展部部長牟曉麗介紹,2024年,起步區構建量質提升經濟工作推進體系,健全實時監測分析、包掛服務企業、問題閉環解決等工作機制,精準施策,1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2項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9項指標貢獻度躋身全市前列。
起步區堅持抓項目增投資,愛旭太陽能電池、太平水庫等項目開工建設,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高中項目、山大二院起步區新院項目等項目建成投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通過國家審核債券需求210億元、發行80億元,列全市第一。11個省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137.4%,26個市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139.8%,在全市重大項目現場觀摩綜合評議中再登榜首,項目投資加力提速。
起步區聚焦產業升級,打造綠色經濟新增長極。印發《起步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實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產業機會清單》等系列文件,創新了從規劃到行動、到招引的產業發展路徑和從“給政策”到“給機會”的轉變模式,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車、高效太陽能電池、氫能源等新能源研發與應用為主要業態的大制造產業,產業規模上千億元。
起步區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綠色建筑達標率100%,政府投資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執行二星級及以上標準。目前,在建綠色建筑約1400萬平方米,竣工約320萬平方米。聚焦重點環節節能降碳,探索推廣建筑師負責制,發展裝配式建筑,試點推行全過程BIM技術應用,逐步建立綠色建筑全過程監管服務機制。11個項目被列為山東省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創建項目。
發布會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經濟發展部副部長葛德林表示,2025年將切實做好項目建設工作。針對今年計劃新開工的100余個項目,按照“建立項目臺賬和甘特圖、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人、緊盯關鍵環節確保按期完成”的工作要求,逐一明確項目開工前拿地、手續辦理、開工納統等關鍵時間節點,每周調度項目進展、協調解決問題,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濟南市博物館新館、太平水質凈化及再生水廠工程等4個全省春季集中開工項目已按期開工、進入順利實施階段。
起步區將強化要素供給,切實提升項目實施要素保障水平。全面梳理閑置、低效利用土地資源,通過合理的規劃調整與盤活存量土地等,加快土地特別是凈地供應進度,為新項目落地建設騰出充足空間。搶抓山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自審自發”以及國家加力擴圍實施“兩新”以及“兩重”項目等政策機遇,積極爭取更多政策性資金用于項目建設。持續發揮基金引導撬動作用,做大做強黃河母基金規模,用好新增股權投資基金,為項目建設提供重要資金支撐。
2023年1月,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現代農業優勢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打造中國北方國際種業產業園”,起步區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產業發展。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單波表示,從具體舉措看,起步區強化創新平臺搭建。在育、繁、推三個環節,實施了“百千萬”工程,打造“百畝科創港”,項目去年12月成功摘地;啟動北方種業總部基地(一期)項目,引進8家種業企業。建設“千畝農創城”,搭建全流程農業產業鏈條。建成“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實現“耕種管收儲”全過程智慧化管理,展示小麥、玉米、大豆品種168個,獲批國家農作物評價展示基地。
起步區將持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支持種業科研創新,持續招引種業企業。繼續提升“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加快推進“百畝科創港”項目建設,搭建種業示范推廣、創新發展平臺,不斷推動種業產業集聚發展;積極擴建良種繁育基地,延伸補全“研育繁推”種業全產業鏈,提升育種科研創新、種子生產加工、良種推廣服務等能力。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黃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