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晚報
2025-04-11 11:13:04
原標題:淄博婦幼“小切口”解決“大難題”
來源:淄博晚報
原標題:淄博婦幼“小切口”解決“大難題”
來源:淄博晚報
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魏敬敬)體育場塑膠跑道上,13歲的李杭(化名)重重摔下的瞬間,熟悉的“咔嚓”聲讓空氣瞬間凝固。
前臂劇烈的疼痛伴隨彎曲畸形的外觀,讓李杭的心緊緊揪了起來:這已是同一個部位的第二次骨折。就在兩個月前,植入前臂的鋼板才剛剛取出,兩道蜈蚣般的手術疤痕至今還猙獰地烙印在皮膚上。要是這次再來一次手術,自己的胳膊還能成什么樣子?李杭不敢再往下想。
經X光片檢查,李杭的前臂再次斷成了四截。當地醫院接診醫師看著片子搖頭道:“這種情況再放鋼板創傷太大了,并且很可能出現骨折不愈合的情況。”他隨即建議:“你們去淄博市婦幼保健院看看吧,他們更專業,接觸的兒童青少年病例更多,或許有更好的治療辦法。”
當晚,李杭在父母陪同下,馬不停蹄地趕往淄博市婦幼保健院。
抵達時,已是深夜。小兒骨科醫師戚家林接診后,第一時間進行了病情評估:13歲青少年男性,體重85千克,一年前前臂尺橈骨骨折,接受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2月前取出內固定。目前螺釘釘道未愈合,骨骼質量差、強度差。
戚家林凝視著CT影像沉吟道:“要是繼續采用傳統的切開復位方案,不僅會加重廢用性骨質疏松,還可能導致骨折不愈合,甚至引發內固定周圍再次骨折。而微創閉合復位彈性髓內針內固定,雖說強度比不上鋼板螺釘,但能最大程度減少骨折斷端血運破壞,加速骨折愈合進程。配合早期功能鍛煉,還能有效減輕后期肢體功能障礙和廢用性骨質疏松的程度。”
“不用再把胳膊切開?這樣也能恢復到受傷以前的狀態?”聽完治療意見后,李杭的父母一臉不可思議,驚訝地問道。
“孩子情況比較特殊,相對而言,這個治療方案創傷最小、并發癥最少,是最優選擇。”
“那可就拜托你們了,我們實在不愿再讓孩子受罪了。”
翌日一早,李杭就被推進了手術室。術前評估核查、麻醉、患肢消毒鋪無菌單……在術中導航系統實時監控下,主刀醫生憑借精湛的技術,在毫米級的精細操作中,嫻熟地完成骨折閉合復位。當2枚彈性髓內針穿越破裂的骨縫,斷裂的前臂被精確拼接在一起。隨后,醫生進行皮內縫合、關閉刀口、石膏固定。手術歷時50分鐘即順利結束。
“這么小的口子,就把骨折治好了?還這么快!”看著骨折復位固定后的X線片和刀口照片,李杭的父母難以置信,相對視后,連連向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早知道第一次受傷就來這里了。”
術后1周,李杭順利出院。在醫護人員反復叮囑注意事項和康復鍛煉方法后,一家人懷著滿滿的感恩,離開了病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