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4-14 09:16:04
原標題:集成電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駐青高校共獲批25個省級專業特色學院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集成電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駐青高校共獲批25個省級專業特色學院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駐青高校共獲批25個省級專業特色學院,涵蓋集成電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現代農業等領域——
“特色學院”精準服務重點產業
山東省教育廳于日前公布2024年省級專業特色學院名單。至此,山東已分兩批確立了109個省級專業特色學院。青島共有10所高校的25個學院入選,約占全省的1/4。
專業特色學院?是指具有鮮明行業背景和特色學科的高等教育機構,其通常在某一專業領域內具有突出的優勢和影響力。而建設省級專業特色學院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于國家重大需求和我省優勢產業發展戰略需要,探索特色化專業建設規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校企協同創新、產教融合等,全面提升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駐青高校的省級專業特色學院已做出了諸多有益探索和實踐。
駐青高校獲批25個省專業特色學院
建設省示范性特色學院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高校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2023年,山東省教育廳等5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示范性特色學院建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提出加快推進本科高校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專業特色學院建設,推動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緊密對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強化優勢特色,完善科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培養一批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和基礎學科緊缺人才。其中一個目標,是到2025年計劃建設約150個山東省專業特色學院。
此次,駐青高校共獲批10個省級專業特色學院,包括中國海洋大學的國家保密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能源與裝備材料特色學院、山東科技大學的能源特色學院、青島大學的網絡安全學院、康復大學的生命科學與健康特色學院、青島科技大學的集成電路特色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的數智商業創新特色學院、青島農業大學的黃河水產特色學院、青島濱海學院的人工智能特色學院、青島黃海學院的智能海洋裝備特色學院。
此前,已有9所駐青高校的15個學院獲評為省級專業特色學院。駐青高校省級專業特色學院的數量至此達到25個。其中,山科大數量最多,為4個;其次是海大、中石大、青島理工和青島農大,各有3個。其余5所高校中,除康大僅有1個外,其他4所高校則各有2個。
專業特色學院的特色在什么地方呢?《方案》提出,專業特色學院包括但不限于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示范性能源學院、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一流網絡安全學院等。駐青高校獲批的省級專業特色學院除了涉及上述領域外,還涉及綠色低碳、生命健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大數據、海洋裝備、智能制造、跨境電商、城鄉規劃、現代農業等,基本上都是相關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專業,也切合了時下經濟社會、企業產業發展的熱點。
“專業特色學院更加側重發揮高校在某一學科領域的專業、創新、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服務于重點領域、優勢產業的發展,提升高校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中國海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鄭海永介紹,專業特色學院主要聚焦行業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探索特色化專業建設規律,重構課程和實踐能力教學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推進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融合發展。
探索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本學期,中國海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三學生的實驗課程《CPU組成與設計》如期開課。與以往不同的是,課堂上除了高校教師以外,還有來自于龍芯中科行業頭部企業的資深工程師共同參與教學。“企業工程師講授的內容實用性很強,引用的很多都是實際案例,這對學習具體的CPU開發流程與方法非常有幫助,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們的學習思路。”該專業2022級學生杜哲浩在校企共建實驗課中受益匪淺。現在他正在校企老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CPU設計與開發全流程。
海大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是首批省級專業特色學院,主要依托電子工程學院而建,重點面向集成電路專業領域。企業參與專業課教學大綱設計與修訂是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的嘗試與探索。在企業的支持下,《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數字系統設計》《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等專業核心課程均已增設實驗課時,并將當下行業前沿科技等融入實驗教學,企業導師切身參與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集成電路是山東省、青島市重點發展的產業,企業真正參與到人才培養當中,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工程性問題的能力,將為集成電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內在動力。”鄭海永告訴記者。
專業特色學院的重要任務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開發針對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課程體系和新形態教學課程資源,迭代更新教學內容,推進基于產業目標的人才培養方式創新,探索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駐青高校的專業特色學院根據自身特點,在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契合度等方面進行了諸多的實踐。
青島大學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做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實驗。
山東省首批專業特色學院、青島大學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主要依托該校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青島市疾控中心建設。該學院秉持“新醫科”理念,構建“醫工交叉”課程體系,開設《公共衛生大數據分析》《環境與健康》等多學科融合課程,培養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依托青島市疾控中心搭建“雙師型”教學隊伍,創新“實驗-實踐”教學新路徑,構建理實貫通實踐新體系,解決知識轉化應用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我們致力于系統構建‘醫工交叉、理實貫通、研創融合’的復合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共衛生專業知識、公共衛生實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創新創造能力的復合型公共衛生人才,更好服務于健康中國、健康青島建設。”青島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沈曉麗介紹。
山科大能源特色學院則依托該校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與山東能源集團、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共建,圍繞“能源安全”“生態安全”“職業健康”三個特色方向,培養引領國家能源安全生產、滿足國家生態安全治理需求和服務人民生命健康的高素質專業技術及科技創新人才;濱海學院人工智能特色學院聚焦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等領域,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工智能+”人才為目標,打造的高素質應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基地,將為“人工智能+”行動和“數字強省”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協同創新產教融合服務產業發展
高校具有高水平人才隊伍多、學科專業綜合性強的優勢,如何將人才優勢、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更好推動產業創新,是專業特色學院建設的題中之義。駐青高校專業特色學院積極與企業、行業等對接,共建科研平臺,圍繞行業共性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等,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工作,推動應用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競爭力。
青島市農藥連續流制備技術創新中心實驗室內,青島農業大學現代農化科技學院、海利爾藥業集團子公司青島恒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恒寧生物”)的科研人員正聯合攻關,開展農藥新工藝研發。現代農化科技學院是依托青農大化學與藥學院建設的省級專業特色學院,去年,學院聯合恒寧生物共建了青島市農藥連續流制備技術創新中心,開展技術攻關。未來,該項研究將有效減少農用精細化學品制備的開發步驟,提升農藥等產品的研發效率,有效助推青島相關產業的創新發展。“我們還在農用復合材料、農產品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及應用等重點領域發力,開展了農藥緩控釋材料、天然植物源生物農藥等研發,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副院長徐魯斌介紹。
強化產教融合才能更好提升育人實效,加快實現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的融合。去年,中國海洋大學入選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2.0建設高校,基地建設與“省專業特色”示范性軟件學院的建設緊密契合。“我們在課程建設、教師培訓、學生創新實踐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已參與開發了22門產教融合課程,共同開展自主可控CPU、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等課程的教學與實踐,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中國海洋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曲海鵬告訴記者。中國海洋大學還成立了開源鴻蒙研究團隊,去年10月,經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審議批準,成功入選全國首批開源鴻蒙開發者協會,學院教師、學生等均可深度參與開源鴻蒙生態軟件的開發,為國產操作系統貢獻智慧和力量。與此同時,學院與海爾、海信、易海陸圓等青島本土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研發的關鍵技術成果也已應用于海爾洗衣機等家電產品。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能源數智管理省級專業特色學院以該校的經濟管理學院為建設載體,依托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等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聯合企業共建。該學院專門制定了產教研深度融合的協同管理機制,組建由校、企、學會等育人主體組成的學院理事會。學院強化校企協同,組建校企聯合教研室,在師資隊伍中設置專門的企業教師崗位;在教學參與上,聘請企業高管作為現場導師,參與核心課程建設,共同指導學生實習;在資源建設上,將企業實際案例、項目、技術等資源引入課堂,校企教師聯合出版教材,校企科研資源共享,共同開展企業管理課題研究工作。
此外,學院特別強化了產教融合,與多家單位共建聯合實踐平臺。在校內,學院與用友網絡、山東省大數據局、中石油山東銷售等單位共建能源大數據實驗中心,將企業數據、案例和技術引入實驗課程,校企雙導師指導學生參加創新活動和學科競賽;在校外,學院與澳柯瑪、海信財務共享中心、科大訊飛、中海油青島海油工程等企業簽署實習基地協議,形成完善的多元育人生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