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政策、基建、消費與產業鏈共振,山東新能源汽車消費“加速跑”

來源:舜網

作者:戴岳 呂華遠 蘇月鵬 張文藝

2025-06-13 10:45:06

原標題:政策、基建、消費與產業鏈共振,山東新能源汽車消費“加速跑”

來源:舜網

原標題:政策、基建、消費與產業鏈共振,山東新能源汽車消費“加速跑”

來源:舜網

汽車產業具有強大的產業鏈帶動效應。提振消費,汽車消費是關鍵領域。

2024年山東家用汽車總銷量為188.124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88.9314萬輛,增長率達67.82%。汽車報廢更新數量為49.2萬輛,數量超全國總量1/6,居全國首位。

山東作為“私家車”保有量全國第一的大省,汽車消費呈現哪些新趨勢?

以舊換新政策

推動新能源汽車銷售攀升

家住濟南市的邵豐,2024年底有了將家中15年的老燃油車以舊換新的念頭,國補政策、以舊換新是促使他換車的關鍵因素。

“當時還不確定國補政策2025年是否延續,就趕在2024年最后一個月買了小鵬p7+。這款車首發上市,搶車現場火爆,銷售系統一度宕機。價格也確實很‘香’,國補2萬元+置換補貼3000元,相當于整車打了88折。”

像邵豐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2024年,山東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印發《山東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涵蓋新車、二手車、報廢車、汽車后市場等汽車消費全鏈條。以舊換新政策的拉動作用尤為突出:提交的汽車報廢更新申請量占全國比重超過1/6,帶動銷售超40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6成,汽車以舊換新工作成效居全國前列。面對龐大的審核工作量,山東不斷優化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發放流程,汽車以舊換新審核時限縮短15天以上。

今年1月22日,山東省商務廳等8部門印發《2025年山東省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實施細則》,持續擴大汽車消費。截至4月26日,全省汽車報廢更新提交申請12.9萬輛,汽車報廢及置換更新數量累計突破百萬輛,達到102.4萬輛。

從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數據中,可以感受到購車需求新趨勢:

——從汽車類別看,山東新能源汽車銷售數量增長快。2024年山東家用汽車總銷量為188.124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88.9314萬輛,增長率達67.82%。截至今年3月底,山東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同比增長56.7%,再創歷史新高。

——從汽車品牌看,2024年山東家用汽車品牌銷量前十名中,國產品牌已占據半壁江山。其中,比亞迪居榜首,以超30萬輛的數據遙遙領先,第二名上汽大眾的銷量為13.8萬輛。

——從區域分布看,棗莊、濟寧、濱州、菏澤、青島、淄博6市2024年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2024年16市家用新能源汽車銷量均有所上漲。濟南、青島兩市銷量領先,分別達到12.19萬輛和11.87萬輛。

——從驅動因素看,多數購車消費者是老車主置換,置換補貼力度加大是促成因素,以新能源車替換老舊燃油車趨勢明顯。銀座品鑒二手車總監田道賢介紹,“目前置換的比例走高,參與置換的車輛多是2012年之后的車,2012年之前的舊車可以享受國家報廢補貼。”

作為“私家車”大省,2024年山東省私家車保有量已超過1700萬輛。因此,山東汽車市場的轉型或許更具代表性,正從傳統燃油車主導,逐步邁向新能源與燃油車雙軌并行的局面。

從長期趨勢看,山東汽車消費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理性化將推動行業向綠色、智能、高效方向轉型。

2025年齊魯春季車展暨第51屆齊魯汽車展覽交易會上人頭攢動

消費提振離不開政策的暖風。政府持續推出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補貼政策,用政策“組合拳”來擊破消費壁壘。

在國補、省補的基礎上,山東有些地區跟進推出補貼政策,與國家和省級政策形成疊加。4月10日至25日,濟南市槐蔭區推出2025年槐蔭區汽車消費券活動,發放消費券1500張,補貼金額200萬元。

此外,不少品牌或4S店也會提供置換補貼、金融貼息等配套優惠。如小鵬汽車提供報廢舊車或者賣掉舊車相關證明,可再領取3000元置換補貼;比亞迪汽車濟南乾元新景4S店提供店端3000元置換補貼。

“充電樁下鄉”計劃

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全國蔚來車主密度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不在北上廣,而在山東博興縣的興福鎮。

這個常住人口僅3萬、總人口8萬,開車十幾分鐘就能穿越全境的小鎮上,平均每80人就擁有一輛蔚來汽車。

這離不開其強大的充電基礎設施——這里集齊了從一代到四代的換電站。

2024年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通知,選取部分縣鄉地區進行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應用推廣,山東有4個縣區入選,其中就有興福鎮。

強大的基礎設施是消除電動汽車用戶疑慮的關鍵。新能源汽車補能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帶動興福鎮周邊廣饒縣、臨淄區、曹王鎮等地新能源車數量迅速增加,更多的“綠牌車”駛上街頭。

興福鎮集齊了一到四代換電站

在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眼中,與廣東、浙江、江蘇等汽車消費大省相比,山東在汽車消費政策扶持和服務上有特色。

在政策方面,山東省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通過“充電樁下鄉”計劃,讓充電樁覆蓋率在淄博、濰坊等三線城市突破60%,鄉鎮換電站實現70%的縣域覆蓋,打開縣域市場。

按照超前布局、分類實施的原則,山東統籌推進公共領域和居民充電設施建設。在今年4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岳建如介紹,截至3月底,全省各類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117.35萬臺,同比增長89.7%,帶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同比增加69萬輛,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70萬輛。全省公共充電樁23.42萬臺,同比增長83.4%;高速服務區充電站645座,充電樁2985臺,基本實現服務區全覆蓋,較好保障了新能源車主出行充電需求。

岳建如表示,目前山東農村地區,各類充電基礎設施達到31.72萬臺,同比增長138.9%,已提前一年實現公共充電設施“鄉鄉全覆蓋”任務目標,有力助推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

與此同時,山東省推行“五段式”分時電價政策,降低用戶用電成本,激發企業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山東對電動汽車個人充電樁單獨設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時段,電價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設置了低谷、深谷時段,深谷時段電價為每千瓦時0.222元,僅為尖峰時段電價的1/4。

山東汽車消費政策扶持和服務的特色凸顯——深入縣鄉。除“充電樁下鄉”計劃外,在服務上山東開展“2024山東新能源汽車百場下鄉活動”,通過差異化的政策補貼和渠道下沉策略,促進縣鄉汽車消費。

“山東造”汽車上新

消費行為反哺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改變汽車產業區域格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產量前五省市分別是廣東、安徽、重慶、江蘇和山東,產量分別是570.74萬輛、262.03萬輛、254萬輛、224.99萬輛、183.81萬輛。

誰也沒想到,今年1-4月全國汽車產量數據排名,安徽以99.31萬輛反超廣東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速達30.19%。3至5名的位次也有變動,山東以81萬輛位列第三,江蘇、重慶緊隨其后。

從數據來看,前四個月山東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8.84%,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中國重汽、濰柴動力在新能源重卡領域持續發力,通過“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山東打造從制氫、儲運到應用的完整生態,為產業增長注入新動能。

此外,山東還聚集了比亞迪、吉利、奇瑞等多個整車企業,帶動新能源汽車產量快速增長。

在青島,奇瑞青島基地迎來新進展,沖壓車間二期近日接近完工,即將進入設備調試階段。2025年,奇瑞青島基地計劃整車產量25萬輛以上。今年一季度,基地整車產量21311輛,同比增長139%;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7064輛,同比增長175%,增勢迅猛。

奇瑞汽車青島基地生產車間

在濟南,騰勢N9第10000輛整車5月21日在比亞迪濟南工廠正式下線,成為騰勢品牌從“技術標桿”向“市場爆款”華麗蛻變的生動寫照。吉利汽車濟南公司2024年累計產量超14萬輛,同比增長9.5%,實現產值約55億元。今年1月份下線新能源汽車1.4萬余輛,同比增長3.6%。

在新能源汽車產量大增背后,是一條各個環節相互關聯的汽車產業鏈。以奇瑞青島基地為例,青島即墨汽車產業新城“鏈式牽引”引進富卓座椅、成飛瑞鵠等16家奇瑞一級供應商落戶,同時將海聯金匯、富晟復合材料等26家本地零部件企業納入奇瑞的一級供應商,使得奇瑞汽車本地配套率達到30%。

從產業鏈條看,山東汽車產業上游有原材料以及動力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生產企業,中游有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等各類整車生產企業,下游有充換電設備、電池回收等企業,形成前后貫通的配套體系。

在上游產業鏈上,東營的輪胎、煙臺的汽車零部件、濱州的輕量化鋁材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壯大。今年,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繼濟寧基地之后再次選擇布局山東,與東營市達成戰略合作,全球首個高比例綠電直供零碳產業園落戶東營……行業巨頭們助山東形成專業化分工,覆蓋上中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條。

“隨著國內頭部企業陸續引進、重大項目快速布局、產業配套體系完善,山東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從蓄力期轉向爆發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必須充分發揮基礎優勢,加快實現換道超車、后發趕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之前,山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提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力爭達到100萬輛左右,排名躋身全國前五位。如今,隨著這一目標的迫近,產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這將是一場政策、基建、消費與產業鏈的共振。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分析,汽車產業(包括零部件企業在內)和相關產業的就業比例關系是1∶7,即汽車產業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就會帶動相關產業增加7個就業崗位。汽車消費帶動了“山東造”汽車不斷上新,也帶動更多人就業,實現收入與消費的循環。

“汽車消費行為能從多方面反哺產業鏈。消費端對新能源、智能化汽車的需求增長,促使山東汽車企業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如加大電池技術研發、智能駕駛技術應用等。大規模的汽車消費能帶動零部件配套產業發展,提高本地零部件企業的產能和市場份額,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此外,旺盛的汽車消費還能吸引更多相關企業落戶山東,進一步完善和強化汽車產業鏈。”劉德軍表示。

不過,山東汽車發展也面臨著核心技術突破與區域競合問題。以氫燃料電池領域為例,山東企業專利數量處于第二梯隊,相比江蘇、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還有一定差距。山東車企需進一步打破路徑依賴,將規模優勢轉化為創新動能。

原標題:政策、基建、消費與產業鏈共振,山東新能源汽車消費“加速跑”

作者:戴岳 呂華遠 蘇月鵬 張文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人民日報記者調查 | 山東濟南等地探索家庭托育點,如何不負所“托”?

“鄰居”其實是托育師,“鄰居家”則是一個家庭托育點。家庭托育點,是指利用住宅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托...[詳細]
舜網 2025-06-13

山東巨野:生態修復讓廢棄礦山變綠水青山

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自2015年實施全域封山禁采工程以來,按照“一礦一策”原則,持續對關停礦山、廢棄礦坑開展生態修復治理。在消除因采礦活...[詳細]
壽光日報 2025-06-13

濱州學子連創佳績捷報頻傳

本報訊近日,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山東省區域賽在濱州舉行。據悉,在ICode未來編程賽中,由濱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與濱...[詳細]
濱州日報 2025-06-13

濱州民營企業文化大使專題培訓開課

本報訊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行動走深走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品質濱州建設,6月11日,市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招商銀行濱州分行...[詳細]
濱州日報 2025-06-13

濱州市第二屆應急管理科普講解大賽舉辦

本報訊6月11日,濱州市第二屆應急管理科普講解大賽舉辦。本屆大賽由市應急管理局、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為主題...[詳細]
濱州日報 2025-06-13

濟南一大型三甲醫院即將更新擴容

商報濟南消息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北院區更新擴容建設項目規劃許可批前公示,從規劃中獲悉,山東省立第三醫院...[詳細]
山東商報 2025-06-13

“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每日開行

商報濟南消息昨日,記者從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第二組車底已改造完成,于6月12日起正式上線運行,...[詳細]
山東商報 2025-06-13

日照綠茶打造“北方茶鄉”新名片

2025年3月31日,日照市農業農村局發布《日照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宣布將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模式,打造“日照綠茶茶莊”發展模...[詳細]
山東商報 2025-06-13

財經深一度丨支持科技創新 財政“花式”發力

??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優化完善財稅政策,加強財金協同聯動……記者近日在山東、重慶調研中感受到,財政部門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持續增加...[詳細]
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5-06-13

煙臺:創新是文旅產業鏈的命脈

□本報記者楊秀萍人山人海的海水浴場、排隊等待的大排檔餐廳、暮色下滿滿的人間煙火氣……黃渤海之濱,港城煙臺以獨特的山海地緣風貌和歷史...[詳細]
大眾網 2025-06-13

AI2.0時代,“青島模型”如何進化

AI2.0時代,“青島模型”如何進化不需要任何實拍鏡頭,只用AI就可以生成微短劇。眾所周知,以2022年底ChatGPT問世為標志,全球科技界迎來...[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5-06-13

40家全球知名跨境電商平臺首聚青島!2025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開幕

40家全球知名跨境電商平臺首聚青島2025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開幕,1.5萬種展品參展,助力打造北方跨境電商產業生態中心2024年,我國跨境...[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5-06-13

青島機場雙跑道:實現四架飛機同時起飛降落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周建亮本報6月12日訊日前,隨著廈門航空MF8065航班在青島機場16號跑道平穩落地,青島機場平行跑道相關平行儀表進近...[詳細]
青島日報 2025-06-1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