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9-28 09:38:09
進入9月,山東人的朋友圈頻頻被“金秋藍”刷屏。隨著采暖季的臨近,這樣的藍天白云還能持續多久?近日,記者從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了解到,為落實省政府秋冬大氣污染防治部署,公司將對全省10萬城鄉用戶實施冬季采暖“煤改電”工程,改造供暖面積達900萬平方米,以清潔采暖助力今冬“藍天夢”。
昔日的煤爐口已封,煙囪只是擺設 王瑞超 攝
供暖費用不漲,采暖“煤改電”悄然而至
研究表明,燃煤已成為冬季北方地區霧霾天氣頻發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工業小鍋爐、居民散煤燃燒對低空PM2.5貢獻較大。作為能源消費大省的山東,能否降低冬季煤炭消耗,是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所在。
在已經完成改造的濟南飲虎池街一小區,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去年的取暖費還是按照熱力公司的統一標準繳納,沒有改變,家里的溫度也跟之前沒有區別。同住一棟樓的多位居民反映,取暖費沒漲,跟原來一樣。也就是說,改造所用成本,居民不用額外負擔。
“終于不用人往大爐子里填炭了!大煙囪也不冒煙了!”11號樓的楊女士去年偶然得知采暖“煤改電”的消息,一次遛彎時還與同伴一起前往附近的熱力公司能源站參觀,“看到一些大設備,很干凈,只有兩個人值班,工作很輕松,就看看表調節調節。”由于在小區居住多年,見慣了燒煤取暖的弊端,看到改電后的新局面她很欣喜。
楊女士居住的是財政部駐山東辦事處的單位宿舍,去年采暖“煤改電”后,家里的溫度提高了,“以前16度,開著暖氣在家穿棉襖,去年達到18度了,跟改造有關系。”他們的供暖費也沒沒變。
記者發現,昔日的燃煤爐口已經封住,高高的大煙囪也成了擺設;取而代之的是市中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熱力公司的能源站,其中整套設備采用國際先進技術、兩臺鍋爐以每臺8000千瓦的負荷帶動起回民小區部分及周邊片區近13萬平方米的居民樓供暖。
據濟南供電公司營銷部的孫大偉介紹,回民小區的采暖“煤改電”方式屬于集中式改造,供電公司和所屬熱力公司的成本會提高,但居民的供暖成本并未改變。
分散式采暖有補貼,補電價每戶千元
與濟南不同,德州市的多數地區采用“煤改電”分散式采暖。
國網山東省電力營銷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通過與各地政府積極協商,推動出臺了不同標準的支持政策,“以德州市為例,在設備購置方面,當地政府將給予每戶4000元的一次性補貼。在電價方面,政府每戶每年補貼1000元,期限3年。同時,‘電代煤’居民用戶,采用電鍋爐、電地熱等方式采暖的,年用電量超出4800度的部分,暫不執行居民階梯電價第三檔用電價格。”
“煤改電”將帶來冬季用電負荷的快速增長,對供電承載能力是個嚴重考驗。為此,國網山東電力將加大投資,通過改造低壓配電線路,增加配電容量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改造地區的供電能力。“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煤改電’的政策支持力度是歷年來最大的。”該負責人強調。
清潔采暖要算環保賬,也要算經濟賬。電采暖設備貴不貴?用電成本高不高?這些都是改造用戶所關心的。記者獲悉,采暖“煤改電”所用電采用外電入魯方式,充分利用棄風棄光的直購電,省去中間環節,最大限度降低發電成本,從而降低運行成本。
11月中旬改造完成,減少燃煤消耗22萬噸
藍不藍,看供暖。
8月份以來,按照山東省《2017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要求,國網山東電力對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7個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開展實地調研,統籌考慮供電能力、電網建設工期、用戶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冬季采暖“煤改電”用戶10萬戶,計劃于11月15日前全部改造完成。根據初步測算,改造后,今冬可減少燃煤消耗2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等廢氣物51萬噸。
今年以來,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落實“生態立省、綠色惠民”要求和“工業綠動力”計劃,牽頭成立國內首家電能替代促進會,啟動實施“煤改電”“油改電”等電能替代十大示范工程,在青島港建成高壓船舶岸電系統,在濰坊、濱州、濟寧建成6個沿海、運河岸電系統。上半年,新增電采暖等電能替代項目2554個,替代電量56.5億千瓦時。累計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595座,實現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全覆蓋。建成省市政府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在濟南初步形成分時租賃服務網絡。累計充換電量2.49億千瓦時,居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第一位。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王瑞超 通訊員 郭軼敏 徐寧 張治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