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1-26 14:31:11
齊魯網青島11月26日訊(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劉洋 王敏)
11月26日上午9時,“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緩緩駛離中科院海洋所薛家島碼頭母港,赴西太平洋執行“西太主流系潛標觀測網維護及升級”2017年綜合考察航次。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68名科考隊員參加了此次調查。中科院海洋所張林林副研究員擔任首席科學家,王慶業研究員擔任科考隊長。胡敦欣院士、李超倫副所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到碼頭送行。
該航次是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的航次之一,分為2個航段。航次主要任務是維護并升級優化我國在西太平洋構建的深海潛標科學觀測網,同時新布放一批潛標。
胡敦欣院士詳細了解了航次的總體規劃,并對實驗室以及甲板上設備安全狀況、性能指標等進行了詳細詢問。在與航次科考人員的談話中,胡院士回顧了我國科學家30多年來在西太平洋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歷程,由衷贊嘆近幾年在“海洋強國”戰略支持下取得的一系列優異成績,并勉勵年輕科考人員要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的精神,勇于探索,不斷創新,順利完成航次任務,并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西太平洋是我國從近海挺進大洋的必經之路,對我國的海洋環境安全保障至關重要。同時,西太平洋既有復雜多變的環流結構,又有全世界最大的暖水體-西太平洋暖池,臺風生成及活動的海域也位于這里,因此西太平洋的變化可通過改變大氣環流進而調控季風、臺風路徑及我國的降雨情況,并對全球氣候具有重要影響。本航次將以西太平洋水文過程調查為主, 通過維護升級西太平洋主流系潛標觀測陣列,對太平洋西邊界流、緯向流系和中深層環流等開展大規模同步連續現場觀測。本航次還將在去年深海潛標數據實時化傳輸試驗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潛標陣列的實時化規模,并進行4000米深海連續觀測數據的實時傳輸探索性實驗。同時,航次還將投放1套國產綜合觀測浮標,13個雙向通訊Argo浮標,25個漂流浮標,并進行溫鹽深儀、LADCP、湍流剖面儀、走航ADCP、氣象站、生物多聯網等觀測,為西太平洋環流與暖池的三維結構及多尺度變異規律研究、海洋模式的驗證和改進提供觀測數據支撐。
據悉,本航次是NPOCE國際合作計劃2017年的重大任務之一。NPOCE國際合作計劃是由我國為主發起,8個國家19個研究機構參與的大型國際合作計劃,致力于通過強化觀測、機理研究和數值模擬手段提高對西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的認知能力,該計劃的成功發起和實施標志著我國在西太平洋環流與氣候領域的研究實現了從跟蹤到引領的歷史性跨越。根據航次安排,“科學”號預計于2018年2月上旬返回青島母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