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1-29 16:53:11
齊魯網德州11月29日訊(記者 王佳亮 齊河臺 趙志濤 許寶)連日來,在德州市齊河縣趙官鎮錦川社區三期,一派喜慶熱鬧的景象,來自邢莊、水西、水東、張莊、律西、律北、律東、郭莊8個村莊的3000多名群眾喬遷新居,從普通的村居搬進了配套齊全的樓房,每位搬遷群眾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樓房有地暖,外面有廣場,愿意上哪里玩,就上哪里玩。”錦川社區搬遷群眾邢遵達高興地說。
近年來,齊河縣趙官鎮將社區建設,特別是鎮駐地社區建設,作為擴大鎮區規模、增加鎮駐地人口、推動城鎮駐地大變樣的總抓手,集中一切資源要素,全力加快社區建設步伐,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錦川社區作為該鎮打造的萬人農村社區,規劃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計劃安置43個村的2.1萬名群眾。然而,啟動之初并不是一帆風順,只得到了4個村2100名群眾的認可,這與社區的規劃有較大差距。
齊河縣趙官鎮人大主席張成強感慨道:“那時候最難,群眾不認識,對上樓的概念、政策不了解,各村老百姓都很反對這個事。”
搬遷群眾邢遵達說:“一開始都不愿意向外搬,那時候覺得不如在家里方便。”
群眾有顧慮,政府解民憂。趙官鎮堅持“用一把尺子衡量”的原則,按人口分房,最大限度縮小貧富差距,讓搬遷群眾同等條件住樓房。同時,大膽探索,勇于擔當,多渠道籌集資金,不斷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在實現水、電、暖、氣、有線電視、寬帶、太陽能等配套設施全部入戶的基礎上,高標準建設了幼兒園、中小學校、社區廣場、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用心為群眾打造愜意、宜居的生活環境。
“本著讓利于民的原則,把惠民政策放到最大,讓群眾拿最少的錢,搬入配套比較全、標準比較高的社區。”趙官鎮人大主席張成強告訴記者。
搬遷群眾拿了幾萬塊錢,拎包住進了新社區,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這眼睜睜的事實,讓周邊群眾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從“要我上樓”到“我要上樓”的根本性轉變,搬遷熱情極度高漲。
“社區建成后,跟已經搬進來的居民聊天,聽他們說搬進來之后各方面都好,冬天有暖氣,夏天又涼快。所以,我們也愿意早點搬進社區。”搬遷群眾邢遵達說。
經過5年堅持不懈的社區建設,一共有14個村的8680名群眾搬進了錦川社區。2018年,全縣首個萬人農村大社區將在趙官鎮初長成。
“我們將繼續穩步推進社區建設,目前正在建設的錦川四期是規劃建設38棟5+1的住宅樓,擬搬遷5個村近4000人,預計明年12月底達到搬遷入住。”張成強表示。
“搬新家住樓房,社區群眾喜洋洋。”這是記者在錦川社區采訪時最真切的感受。每位搬遷群眾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透射出他們對享受城市便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滿足。在農村社區建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善生活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才能讓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