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5-21 07:56:05
齊魯網5月21日訊 第15屆文博會展覽接近尾聲,但是山東文化和齊魯故事依然驚艷。
“用了6年的時間,前前后后做過無數次試驗,6年時間才做成第一件蛋殼陶。”山東膠州孔子六藝文化園黑陶藝術館館長劉錦波回憶起十幾年前第一次做成蛋殼陶時的經歷仍然唏噓不已。
蛋殼陶是4000多年前,新時期時代后期出現的一種陶器 ,之所以稱之為蛋殼陶是因為它的成品比普通的黑陶器具薄了百倍。
劉錦波現場給記者展示了一件專程從山東帶來的黑陶杯,“這件蛋殼陶是目前我們做的最薄的一件,最薄的地方只有0.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超過1毫米,整個器物有21厘米高,重量卻只有32克。”
記者小心翼翼地將這件僅厚0.1毫米的黑陶捧在手心,不敢有大動作,生怕不小心碰壞這件陶器。
“這件作品可能比紙還薄”,聽到參觀者的提議,記者又拿出了一張紙與這件蛋殼陶做對比,果真不出所料,竟然比紙還薄。
蛋殼陶集中出土地分布在山東,已經出土的器具中,最薄的器壁為0.3毫米,如今劉錦波已經把這個數字縮小了7成。在制作拉坯時,蛋殼陶看起來和普通陶器一樣,但是在坯體變硬之后,外層的坯體都需要一層一層地刮掉,最里面的一層才是最后要留下來的成品。這就要求工匠們在拉坯時就得有“內外兼修”的本事。而即使這樣,最后的成品率也只有不到10%。
“我們今年打算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最薄的陶器!我有這份自信。”劉錦波告訴記者。
閃電新聞記者 廖亮 李靜怡 王安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