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6日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濟南磐升生物依托技術創新,填補了市場空白,把小細胞做成大產業。
最近,聊城燒傷雙胞胎哥倆再次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燒傷整形科復診。誰都沒想到經歷了2年前的那場意外,倆小家伙現在還能活動自如。因為煤氣爆炸,當時只有2歲的小哥倆被重度燒傷,哥哥燒傷面積達到70%,弟弟更為嚴重,超過了97%。
濟南中心醫院燒傷整復外科主任宋國棟介紹說:“第一階段主要是救命,特別是老二的救治,我們除了全身治療之外,如何把這個創面把給他修復起來,他身上沒有皮。”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重要的屏障保護作用。然而如何快速為大面積燒傷病人提供皮膚,一直是個難題。緊急時刻,濟南磐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主動對接,利用最新的組織工程技術,提取弟弟的健康皮膚組織,在體外培養擴增皮膚。
濟南磐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轉化部部長張平介紹說:“這就是我們用人體組織分離出的皮膚細胞,用我們的膠原蛋白加上真皮細胞,讓它分化出來真皮層,然后再在上面加上一層表皮細胞,讓它分化出表皮層,這樣皮膚就有了真皮和表皮的層次。”
磐升生物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門從事“再生醫學”技術領域研究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科研團隊由1名院士2名博士領銜,目前在皮膚再生與修復技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濟南磐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吳訓偉表示:“皮膚再生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不能形成皮膚的附屬器官。我們進行深入探研,發現一套新的體系,能夠形成皮膚的附屬器官,像毛發、汗腺,我們就能應用到很多皮膚損害的修復當中去。”
10天后,磐升生物就順利為弟弟培養出了可供移植的皮膚。
濟南中心醫院燒傷整復外科主任宋國棟說:“我們用了多次,每次在一定的面積上進行使用,當然最后加起來的面積還是比較大的,大概占到了體表的1/4。”
現在2年過去了,弟弟的身高體重都與哥哥相當,移植的組織工程培養皮膚沒有影響他的生長發育,與自身的皮膚沒有任何差異。自體細胞培養皮膚,關鍵時刻救了急。但是在這次救助中,磐升發現這一技術在臨床應用中存在美中不足:那就是自體細胞再生皮膚,需要5到10天的培養時間,急癥病人根本等不及。
濟南磐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邢志青表示:“尤其像燙傷的病人,他沒有時間等5到10天,所以說只有把人工皮膚做成一個普通的醫療器械,做成一個通用型的產品,產業化才更有意義。”
用異體皮膚細胞培育人工皮膚,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合法、有效的獲取種子細胞。了解到磐升生物的困難后, 濟南市科技、發改、食藥監、衛健委等部門主動對接,幫助磐升籌建起擁有合法資質的組織細胞資源庫。與此同時,科研人員加強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了具有細胞活性、可隨意剪切的通用型人工皮膚。
濟南磐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轉化部部長張平表示:“在培育的過程中,去除了免疫原性,所以誰用都可以,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反應。”
作為三類醫療器械,人工皮膚已經通過了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注冊檢驗、生物相容性評價和省藥學科學院的有效性評價。目前磐升生物已與全國17家大型醫院開展臨床合作,為燒燙傷、老年褥瘡等患者提供幫助。
濟南磐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邢志青介紹說:“對燒、燙傷的病人來講,5到8天的時間就完全愈合,所以對于我們在組織工程這個領域我們就增加了信心。下一步可能針對組織工程材料,我們會更加大投入,尤其在人才、資金方面,爭取早些讓這些組織工程產品實現產業化,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