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10-19 16:37:10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9日訊 繼今年5月28日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成立后,10月17日,德州學院、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德州學院德州扒雞產業學院也簽約揭牌。
此次揭牌德州扒雞產業學院是山東打造集產業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社會服務、學科建設、專業互融于一體的特色產業學院,攜手促進傳統食品產業振興,實現校企、校地合作共贏的又一有益嘗試。這些年,致力于實現校企、校地合作,推進產業振興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0年10月17日,德州學院德州扒雞產業學院簽約揭牌儀式舉行。
提前布局,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因大學而榮。閃電新聞記者注意到,山東在校企、校地合作方面布局已久。
山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校企、校地合作創新,并大力推進校企、校地合作對接,從1991年至今每年舉辦產學研展洽會,有規劃、有目的地統籌安排各種校企、校地合作對接活動。
就拿近一兩年的事情來舉例。2019年8月8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與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產業政策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培育、落地,社會服務等多方面進行實質性合作。
2020年5月19日,濟南大學壽光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約儀式舉行,濟南大學與壽光市簽訂多項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進一步推動壽光市與濟南大學在高端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6月30日,棗莊學院—山東大方城市空間設計有限公司“文化創意產業校企聯盟”研發合作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雙方致力于研發具有棗莊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創項目,培養更多文化創意人才,全面深化產學研用一體化,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機銜接,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文創產業需求側要素全方位融合。
就在5天前,首屆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論壇在濟南舉辦。在論壇上,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正式揭牌成立,此次論壇發布,濟南市對非駐濟知名高校畢業1年內來濟參加面試的畢業生,可依據面試通知書、交通票據、住宿發票,申請領取不超過1000元的補貼。吉林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副主任馮彥杰介紹,每年,吉林大學有700余名畢業生來到山東就業,“相信通過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聯盟,我們有更多畢業生走進山東,為山東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而日前共建德州扒雞產業學院的新探索,推進了以扒雞為代表的德州特色食品品牌建設、科技創新和文化傳播,是企校雙方響應國家有關戰略要求,深化產教融合、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企業與高校的“無縫對接”,是產業與專業的“同頻共振”,是企業發展與學校建設“攜手并進”。
2020年6月11日,“校地同聯手·精準促就業”行動暨2020屆畢業生校園專場招聘會在煙臺大學舉行。
化解矛盾,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
“德州學院深入推進校城融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培育新興工科專業,打造對接產業體系的高端創新平臺,加強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新醫科人才培養。”10月17日,德州扒雞產業學院簽約揭牌儀式上,德州學院黨委書記車濱表示,德州扒雞產業學院將服務德州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不斷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形成有機銜接。
以校企合作建設為平臺,在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有力推動了學生就業。這是山東省加強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化解結構性矛盾,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一個縮影。
長期以來,結構性矛盾制約著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提升。一邊“有活沒人干”,一邊“有人沒活干”,如何破解這種矛盾?近年來,山東省突出基層導向和用人導向,不斷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引導高校畢業生在山東就業創業。
以往,高校大多聯系企業到學校進行招聘,如今,“送”學生到企業和地方求職已成為常態。近年來,山東省先后組織多所高校到省內各地開展“校地對接促就業”系列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熟悉企業情況。高校也針對地區和行業實際需求,加強學科建設,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6月17日,由煙臺市人社局和山東工商學院主辦的“校地同聯手·精準促就業”行動暨2020屆畢業生校園專場招聘會就在煙臺舉行。來自玲瓏輪胎、東方電子、山東十二學等34家單位,提供了1800余個崗位,每一個崗位的“含金量”都非常高。招聘會上,一家實業公司的企業招聘負責人曲先生表示,招聘會對招聘方和求職者來說都是雙向共贏的,不僅是在秋招、春招之后又為還未實現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提供了找工作的新機會,同樣也為企業發展需要新力量提供了原動力,對雙方來說也都是機遇和挑戰。
2020年9月24日,全國職業教育混合組優質辦學研究聯盟辦學實踐研討會在濰坊舉行。
企地合作,攜手共唱發展“大戲”
企地合作,不僅僅是實現企業、學校雙贏,更是實現產業甚至經濟社會發展的共贏的重要舉措。
不久前,全國職業教育混合組優質辦學研究聯盟辦學實踐研討會在濰坊舉行。在研討會上,參會者分享了在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學院企地融合、校企合作從最初興辦養殖場、飼料廠、獸藥廠等校辦企業起步,到建立資產運營公司,再到校企合資成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歷程,經過了30多年實踐,探索創立了企業顧問、專家常駐、股份合作、訂單培養、文化共建、企業助學、聯合研發、頂崗實習、專家互聘、資源共享等多種校企合作模式。其中股份合作模式成效尤為突出,建成了功能多樣、效益多維、覆蓋所有專業的校內實訓基地,實現了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共育、過程共管、風險共擔、成果共享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
校地合作層面,高校與地方政府互動,合作共建項目遍地開花。截至2018年,山東省政府已與24家國內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就企地合作協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全省17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152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都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9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項目采用產學研合作方式完成,產學研結合的作用日趨增強。
通過校企、校地合作,攜手共唱發展“大戲”,山東必將迎來一個創新發展的春天。
閃電新聞記者 梁金鳳 通訊員 許文豪 劉偉東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