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9日訊 “‘十四五’《規劃綱要》設置的指標體系與‘十三五’相比有很多創新,在設置上主要有哪些考慮?”今天上午,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展望‘十四五’”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上,記者針對“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創新設置提出問題。
“《綱要》設置了‘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等指標,以更好引導全省深化動能轉換。”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張中英介紹,“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展指標共設置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5大類21項指標,指標的設置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突出結構優化和質效提升
《綱要》設置了“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等指標,以更好引導全省深化動能轉換,加快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設置了研發經費投入增長、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速等指標,旨在引導全社會強化創新核心地位,努力提高研發投入強度、經濟增長密度和綜合產出效益。
突出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聚焦增進民生福祉和實現共同富裕,設置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城鎮調查失業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人均預期壽命等指標,力求覆蓋每類群體、每個階段,引導擴大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有溫度、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供給,讓全體人民充分共享現代化發展成果。
突出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
21項指標中,包括13項預期性指標、8項約束性指標。預期性指標,集中在經濟、創新和民生領域,主要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依靠市場主體自主行為實現。約束性指標,包括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糧食和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進一步強化政府責任,確保兜牢生態、安全底線。此外,在《綱要》相關篇章里,還設置了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高鐵通車里程、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等30多項具體目標指標,確保了規劃各項措施任務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